第157章 一年春节(1 / 1)
时间一晃到了年末,春节如期到来。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如锋利的刀片般掠过者多村,发出“呜呜”的呼啸声。
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在皎洁月光的轻抚下,泛着冷冽而圣洁的银辉,宛如一条沉睡千年的巨龙,横卧在遥远的天际,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然而,这个被雪山环抱的小村庄里,却处处跳跃着温暖的灯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像是热情的鼓点,敲打着浓浓的年味。
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将喜庆的红色,晕染在皑皑白雪之上,仿佛给这冰天雪地的世界,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红纱。
张遥静静地站在自家新建的二层别墅前,这座别墅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气派。他望着院外张灯结彩的街道,五彩斑斓的灯光与白雪相互映衬,思绪不禁飘回十年前。那时的者多村,宛如被时代遗忘的角落,村民们住着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墙壁上布满了岁月侵蚀的裂缝。
走的是泥泞不堪的山路,每到雨天,道路就变得异常湿滑,村民们出行艰难。大家靠着微薄的农耕收入,以及偶尔上山采些草药,勉强维持生计。每到冬季,凛冽的寒风总能轻易穿透破旧的窗棂,像冰冷的魔爪,让屋内的人们在寒夜里瑟瑟发抖,牙齿不住地打着寒颤。
而如今,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如一条黑色的丝带,直通村口。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气派的别墅,别墅的外墙贴着精美的瓷砖,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不少人家的院子里,还停着崭新的小汽车,车身锃亮,反射出时代的变迁。曾经贫瘠的山村,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雪山脚下绽放着独特的光采。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始于那场意义非凡的全国性登雪山比赛。
记得比赛成功举办后,者多村一夜成名,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络绎不绝。
张遥敏锐地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
大家齐心协力,开起了温馨舒适的民宿,民宿里布置着充满民族特色的装饰,让游客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办起了风味独特的农家乐,一道道农家菜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还精心制作特色手工艺品,那些精美的刺绣、古朴的木雕,无不展现着村民们的心灵手巧。
日子就在大家的努力下,越过越红火。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从游客的接待、住宿安排到餐饮服务,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
“阿遥,新年好啊!”一声热情洋溢的招呼,打断了张遥的思绪。
只见隔壁的李大爷,戴着一顶厚实的毛线帽,那帽子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但却洗得干干净净。
他拎着一个精致的礼盒,脸上堆满了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过来。礼盒上系着一条鲜艳的红丝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满满的祝福。
“李大爷,您这是干什么呀,快进屋坐!”张遥赶忙迎上前,双手接过礼盒。礼盒沉甸甸的,他能感受到里面装着的满满心意,那是李大爷对他深深的感激之情。
“阿遥,这是自家熏的腊肉和新采的茶叶,一点心意。要不是你带着咱们发家致富,我们哪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啊!”
李大爷眼眶泛红,声音有些哽咽。他不禁想起以前过年,家里穷得连一块像样的肉都舍不得买,一家人只能对着粗茶淡饭发愁。
如今不仅能吃上丰盛的年夜饭,还能给恩人送上自己的心意,这一切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
话音未落,院门外又传来热闹的喧哗声。王婶挎着竹篮,竹篮里装满了自家晒的菌菇,每一朵菌菇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精心挑选,晾晒得恰到好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年轻的赵强开着新买的皮卡车,车厢里堆着新鲜的山核桃,还冒着淡淡的烘烤香气,那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就连平日里最腼腆的小周,也抱着一坛自酿的米酒走了进来,酒坛上贴着喜庆的“福“字,仿佛在向大家传递着新年的祝福。
很快,张遥家的客厅、院子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品。
有腌制精美的腊味,那红亮的色泽,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有包装精美的山货,每一包都承载着者多村的特色;还有村民们亲手编织的手工艺品,那些色彩斑斓的织物、栩栩如生的竹编,无不展现着村民们的智慧和手艺。
一些老人甚至将祖传的老物件都拿了出来,非要送给张遥留作纪念,这些老物件,见证了者多村的岁月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看着这如山的礼物,张遥既感动又为难。
他深知这些礼物饱含着村民们最真挚的感激,但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为村民服务是职责所在,不能收大家这么多东西。
“乡亲们,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东西我真的不能收。咱们者多村能有今天,是靠大家齐心协力,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张遥站在人群中间,语气诚恳而坚定。他的身后,是堆积如山的礼品,每一份都承载着村民们沉甸甸的情谊,仿佛一座爱的小山。
“阿遥,你可别这么说!”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感激,希望张遥能收下这份心意。
“要不是你当年力排众议办比赛,咱们现在还在穷山沟里打转呢!”
村里的老会计激动地说道,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还记得当初筹备比赛时,张遥连续几个月没日没夜地工作,四处奔波联系各方资源,为比赛的成功举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些都是自家产的,不值钱,您就收下吧!”王婶急得直跺脚,眼眶里泛起了泪花。她觉得张遥为村子付出了太多,这点心意根本不足以表达大家的感激之情。
“是啊,您要是不收,我们心里都不踏实!“年轻人们也跟着附和,现场气氛热烈而真挚。他们深知,没有张遥的带领,就没有者多村的今天,更没有他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就在张遥不知如何是好时,手机突然响起。是邻村的王村长打来的,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声音:“阿遥,我们村今年收成不好,很多人家连年货都置办不起,能不能请你帮忙想想办法......“王村长的声音里带着无奈和恳求,让张遥的心猛地揪了一下。他仿佛看到了邻村村民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为年货发愁的情景。
放下电话,张遥望着满屋的礼品,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有个提议。邻村今年日子不好过,咱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可不能忘了邻里乡亲。不如把这些礼品都捐出来,给邻村的乡亲们送去,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你们觉得怎么样?“
院子里先是一片寂静,大家都在消化这个提议。随后,爆发出热烈的响应。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善良和热情的光芒。
“好!阿遥说得对,咱们不能忘本!“李大爷第一个举起手赞同,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他觉得张遥的提议不仅帮助了邻村,也让者多村的村民们更加懂得感恩和团结。
“对,把这些好东西送给更需要的人!“王婶说着,已经开始整理礼品,将它们分类摆放。她动作迅速而利落,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我愿意多出几袋大米!“赵强一边说,一边发动皮卡车,准备去仓库取米。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热情和担当。
第二天清晨,寒风依旧刺骨,但者多村的村口却热闹非凡。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把礼品分类装车。李大爷特意杀了自家养的年猪,还请来了村里最会杀猪的老师傅,将猪肉分割得整整齐齐,每一块肉都透着新鲜和香气。王婶又回家包了两大筐饺子,每一个饺子都捏得精致饱满,那是她满满的心意。大家都想把最好的东西送给邻村的乡亲,让他们感受到者多村的温暖。
车队出发时,阳光正好洒在雪地上,折射出温暖而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仿佛是希望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张遥坐在最前面的车上,看着后视镜里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心中满是欣慰。车上的广播里播放着欢快的过年歌曲,那喜庆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仿佛忘记了冬日的寒冷。
邻村的村民们看到者多村的车队到来,都惊呆了。当他们得知这些都是送给他们的年货时,许多人当场落下了感动的泪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拉着张遥的手,颤抖着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她的手布满老茧,却紧紧握着张遥,传递着最真挚的感激。那双手,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也表达着对者多村村民的深深谢意。
在邻村,者多村的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男人们帮忙打扫院子、张贴春联,那一幅幅红彤彤的春联,为村子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女人们则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年夜饭,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红烧肉的香味、饺子的麦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大家一起包饺子、炖红烧肉,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庄。张遥也挽起袖子,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中,和村民们有说有笑。他熟练地拿起饺子皮,包出一个个漂亮的饺子,和村民们分享着者多村发展的故事。
两村的村民围坐在篝火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喝着暖心的米酒。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大家开始轮流表演节目。有人唱起了山歌,歌声嘹亮,在山谷间久久回荡,那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有人跳起了民族舞,舞步轻盈,充满活力,展示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孩子们在一旁放着烟花,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与篝火的光芒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个特殊的春节,不仅温暖了邻村村民的心,也让者多村和邻村的情谊更加深厚。张遥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场景,深深体会到,真正的幸福,不仅是让自己的村子富裕起来,更要带动周边共同发展。他想起自己曾经在村民大会上说过的话:“我们者多村不是一座孤岛,只有大家一起好,才是真的好。“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心中坚定的信念。
春节过后,者多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张遥组织村民们开会讨论,决定开发一条新的登山路线,同时建设一座民俗文化展览馆,展示者多村的历史变迁和传统文化。
会议室内,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规划方案,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有的人拿着笔在图纸上圈圈画画,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人则在一旁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筹备过程中,邻村的村民们得知消息后,纷纷主动前来帮忙。他们带着工具,怀着热情,加入到建设队伍中。者多村的工匠们耐心地向邻村村民传授建筑技艺,从如何搭建房屋框架,到如何铺设屋顶瓦片,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详细。
年轻人则一起搬运材料、设计规划,他们充满活力,在工地上忙碌着,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两村村民齐心协力,共同描绘着美好的蓝图。工地上,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大家一边工作,一边交流着生活趣事,分享着者多村发展的经验。
新的登山路线开通那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不仅被壮丽的雪山景色吸引,那连绵起伏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辉,宛如仙境一般。更被两村村民团结互助的精神所感动。
民俗文化展览馆里,古老的农具、精美的手工艺品,以及记录者多村发展历程的照片,都让游客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展览馆内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游客们可以亲手尝试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他们拿起针线,尝试刺绣;拿起刻刀,体验木雕,在动手的过程中,深刻领略者多村的文化传承。
随着者多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张遥开始思考如何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他主动联系邻近几个村子的负责人,提议联合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