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关平宣诏(1 / 1)

加入書籤

第二日拂晓,晨雾尚未散尽,檐角滴落的露水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关平便已整装来到关羽房前请安,深吸一口气,抬手轻叩门扉。

“父亲,孩儿来请安了。”

关羽昨夜心绪不宁,仅仅睡了不足两个时辰便起来了。此时,他的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

打开门看着外面恭谨的关平,他捋着长须微微点头。“嗯,且与为父用膳!稍后再随为父去州牧府面见你的叔父们!”

“是,父亲!”关平躬身一拜。

半个时辰后,关平跟在关羽身后走出宅院。他盯着眼前高大的背影,忍不住说道:“父亲,您会奉诏前往河东吗?”

关羽闻言,突然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来,凤眼微眯,审视着关平那年轻而热切的面庞。

关平问的问题,他昨夜思考了多时。按理说,天子有诏,又是那么情真意切,他要舍弃一切奉诏前往,可是……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轻叹道:“为父不知,在与你的叔父们商议后再定吧!”

说罢,他毅然转身向州牧府走去。

关平也不再多言,只是默默跟着。

他知道,父亲与刘备情同手足,但天子诏令在前,忠与义之间,终究要做出抉择。

关羽的住处离州牧府很近,不到两刻钟的时间,父子二人已经行至州牧府大门前。

在进去之前,关平突然低声道:“孩儿与您分别十余载,日夜盼望着能与父亲并肩沙场。”

关羽身形一顿,却并未回答,转而向守卫的执戟甲士说道:“别部司马关羽,求见州牧,速去里面禀报!”

州牧府正堂,接任陶谦自领徐州牧的刘备,正在与一众文武议事。

不过,他虽是徐州牧,但能控制的势力范围却是有限,唯有下邳国和彭城国。

即使如此,徐州仍是内忧外患。

所谓的内忧,就是那些徐州本土豪强,如陈登、糜竺等,他们与陶谦的旧部,如丹阳兵将领曹豹、许耽等,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刘备虽然多次调和,但收效却是不大。

至于原因,无非是两点。

其一,刘备威望不够。他常自称汉室中山靖王之后,可却没有确凿的证据。

此外,他的家族早已没落,说白了就是一个寒门。这与陈登、曹豹皆是徐州大族出身,落差实在太大。

即使是糜竺所代表的糜氏,那也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大豪强。

而且,陶谦病逝后,遗嘱他接任徐州牧,并非是很多人都同意,自然心中对他是极其不满的。

其二,刘备自身实力不足。他从豫州前来徐州接任徐州牧,不过是带了数千兵马。

即使加上陶谦特意留下的四千丹阳兵,也不过万余。况且,那些丹阳兵将领们并非是真心归附。

还有,陈氏、糜氏等本土豪族虽然拥立他,但支持却是有限。尤其是陈珪、陈登父子,更是心思多变。

而对于外患,徐州乃四战之地,外部强敌环伺。北有曹操、袁绍,南有袁术,西有暂栖小沛的吕布。他们对徐州皆是虎视眈眈。

即使如此,满怀信心的刘备,仍是不知疲倦的处理州中大事。

“主公!别部司马关羽求见!”刘备的亲卫统领陈到,突然在堂外禀道。

刘备正与文武议事,不禁双眉一挑,诧异的望向堂外。

这几日关羽身体有些不适,一直被刘备安排在家休养。

他准备今日议事后,就去前往探视一番,谁知关羽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面带微笑,吩咐道:“那就请云长进来,几日未见,我也甚至想念。”

“诺!”陈到拱手一拜,转身走了出去。

不多时,关羽大步走入堂中。他抱拳行礼,一身绿袍在堂中格外醒目:“大哥。”

“云长!”刘备快速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关切地握住关羽的手臂,关切的问道:“身体可无大碍?我不是让你在家好生养么?”

关羽心中感动,拱起手回道:“多谢大哥挂念,只是小小风寒而已,不足挂齿!”

刘备闻听,当即不满的就要责怪,却听关羽郑重说道:“大哥,我此次来是有大事禀报!”

“大事?”刘备心头一紧,“可是曹操又来进犯?亦或者袁术北上了?可我怎么没有得到消息?”

关羽却是微微摇头,一字一顿的说道:“大哥,朝廷派使者来了!”

“什么?”刘备心中大惊,其余文武也是满脸惊诧的望着关羽。

一旁一直想上前插话的张飞,此时终于耐不住跳了出来:“二哥莫要玩笑!天使何在?俺怎么没见着?”

关羽瞥了一眼张飞,其连摸着后脑勺嘿嘿直笑。

刘备见状,心知关羽所言并非虚假,当即正色道:“云长,既然天使到了,你怎么不早说!如今天使在哪?速带我去迎接!”

刘备说完,就要走出正堂。

关羽苦笑一声:“大哥不必亲迎,人我已经带来了!”

刘备、张飞和一众文武均是莫名其妙,看着关羽的神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待众人反应,关羽朝外吩咐一声:“速将关平带进!”

“关平?”刘备心中一动,随即问道:“云长,莫非天使就是你曾留在家乡的关平?”

“正是!”关羽点头确认。

“啊?”张飞不可置信的嚷出声来,“原来朝廷派来的天使是俺那十余年未见的侄儿啊!只是……”

他伸手在身上摸了摸,顷刻间变得尴尬不已:“大哥,二哥,俺那侄儿来的太突然了,俺今日来没带什么礼物啊……”

刘备连眼都不抬,无心理会张飞的絮叨,目光紧盯着堂门方向。

很快,关平在陈到的引领下走入正堂。

他观察了堂内众人,见一身高八尺的中年人正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再瞧瞧站在一旁的父亲关羽,心头微动。

他上前几步,躬身一拜:“天子亲军羽林郎关平,见过徐州牧!”

刘备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这个“徐州牧”毕竟只是自封,未经朝廷正式任命。

但他很快调整好神色,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上前几步亲切地扶起关平:“原来是我的好侄儿关平!多年不见,竟已这般英武!云长有后了啊!”

关平被刘备夸的很不好意思,随后正色回道:“多谢州牧,只是在下奉天子旨意来徐州宣诏!”

“宣诏?”刘备一时有些愕然,他好像没有向朝廷上供上表。

关平不管堂内众人表情的各异,大踏步走至上首,转身面对堂内所有人。

他面色一肃,环视众人:“事急从权,今日羽林郎关平受天子命宣诏!诸臣跪听!”

稍后,他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色的帛书,小心翼翼的展开。

刘备和众人一看,当即是惊的跪地拜倒。他们已经看出关平手中拿的确实是天子诏书。

这时,关平缓缓朗声诵读。

制诏豫州刺史刘备:朕绍承大统,思靖四方。

徐州牧陶谦,忠勤王室,临终表卿继其州事,以安黎庶。今览郡国奏报,咸称卿德能服众,威惠并著。

其以刘备为徐州牧,假节,督徐州军政二事,锡以玺绶。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如律令!

兴平二年十二月乙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