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伏寿试探(1 / 1)

加入書籤

残阳如血,将安邑皇宫的青砖黛瓦染成一片赤金。

邑宁宫的琉璃瓦上跳跃着最后几缕夕照,宫女们轻手轻脚地点亮宫灯,铜雀灯台里跃动的火苗在暮色中格外明亮。

邑宁宫,是皇后伏寿的寝宫。

宫名“邑宁“二字,正是天子刘协为表彰原河东太守王邑迎驾之功所赐。

更是为了向天下昭示:忠于汉室者,天子和朝廷不会忘了他们的功劳。

此时,皇后伏寿跪坐在锦垫上。

她今日特意换了件素色深衣,只在衣领袖口绣着暗纹,发间也只簪一支白玉步摇。

而女御长郭氏正指挥着宫女们布膳,几道简朴的菜肴摆在漆案上,连盛菜的器皿都换成了寻常陶器。

膳食刚摆好,就听宫外传来黄门令何柱的唱喝:“陛下到~”

伏寿连忙起身,抬眸望去,只见刘协身着常服跨过宫门槛,而且面色略带着倦色。

“臣妾拜见陛下。”伏寿盈盈下拜。

刘协快步上前扶起她,笑道:“皇后不必多礼。朕有些饿了,还是赶紧用膳吧!”

说罢,他径直走到了漆案后坐了下来。

就见案几上摆着的几道菜肴——一碗粟米饭,一釜豆羹,一碟腌菜,一盘清蒸河鱼。

最奢侈的当属那壶温着的葡萄酒,这是平准令卫觊近日进献的,也是他来到这个时代最中意的酒。

“如今国事艰难,宫中用度能省则省。”刘协执箸夹了片鱼肉,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皇后此举,甚合朕心。”

伏寿抿唇浅笑,眼波如水:“臣妾身为后宫之主,理当以身作则。倒是陛下日夜操劳,该多用些才是。”

正说着,忽见小黄门穆顺在殿门外探头探脑。

刘协眼中精光一闪,招手唤他到近前。

小黄门穆顺弓着身子碎步进来,在阶下恭敬行礼:“陛下,奴婢已见过平准令卫觊了。”

刘协执箸的手微微一顿:“哦!那他可有说些什么?”

穆顺偷眼瞧了瞧皇后神色,才小心翼翼道:“卫大人只问陛下有何旨意,奴婢按陛下吩咐,只说奉旨探望。”

“嗯。”刘协又夹了一块鱼肉,慢条斯理地咀嚼着,“后来呢?”

穆顺谄媚的一笑:“圣明无过陛下,奴婢留了心眼,发现卫府派了不少人出去打探卫固的消息。”

玉箸在漆案上轻轻一顿,刘协嘴角浮起若有若无的笑意:“卫伯觎果然是个明白人。”

稍后,他抬手示意穆顺。穆顺心领神会,欢喜的上前伺候进膳。

可皇后伏寿听后,却是若有所思。

半晌后,她为刘协斟了半杯葡萄酒,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陛下欲召卫觊之女入宫?“

刘协抿了一口酒,微微闭目回味了一下,随后才睁眼笑道:“皇后身处后宫,消息还是挺灵通的!”

伏寿笑了笑:“朝廷大臣之女入宫,臣妾身为皇后,不能不重视!”

“皇后说的是!”刘协没有反驳,“确有此事,朕觉得其女卫瑗颇有才学,朕想诏其入宫做个女官罢了!”

他转念一想,看着伏寿,话语中略带有深意:“要不,皇后先帮朕把把关?”

伏寿心中会意,微微欠身:“臣妾领旨便是,只是如何安置?真的只是做个检校秘书?”

“暂时就这样,皇后自己安排就是,此事朕不参与。不过,此事要尽快。”

说罢,刘协转头看着穆顺:“西凉军兵临城下之时,你派人去卫府接卫氏女瑗入宫!”

“唯!”穆顺躬身领旨。

进膳完毕,刘协又待了一会才出邑宁宫。伏寿送至宫门,望着天子仪仗消失在回廊转角,才缓缓收回目光。

女御长郭氏见状,小声问道:“皇后,陛下诏卫氏女入宫,真是的只是做个女官?”

伏寿微微一笑:“陛下深意,你我不要妄自猜测。但东面的永和宫却是要收拾一番了!”

“哦!”女御长郭氏心领神会。

忽然,伏寿低声道:“去查查这个卫瑗,我要知道她的一切。”

………

夜风渐起,吹动宫灯摇曳。刘协坐在步辇上,手指轻叩着扶手,闭目沉思。

“陛下,是回宫歇息?还是......”穆顺小心翼翼地问道。

刘协睁眼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算算时间还早,在望向西面时,轻叹了口气:“摆驾永乐宫吧!”

永乐宫,为董贵人的寝宫。

自从移驾安邑后,刘协就很少踏足这里了。安集将军董承虽有大功却未得封赏,朝中风言风语都说董家要失势了。

“贵人!贵人!陛下来了!”永乐宫的女御长甄氏满脸喜色的跑进来。

董贵人正坐在铜镜前,看着里面那姣好的美颜发呆。

忽听甄氏这么一喊,她手中的玉梳“啪”地落地。

她慌忙起身,却见那道熟悉的身影已踏入殿中。数月未见,天子似乎又清瘦了些,眉宇间的威严却更甚从前。

“陛下……”她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不顾礼仪扑进那个朝思暮想的怀抱。

穆顺、甄女御长及其他伺候的宫女、内侍一见,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刘协没有拒绝董贵人,顺势把她揽入怀中,右手更是轻轻抚摸着她的满头秀发。

看着董贵人梨花带雨的消瘦脸庞,他不禁一叹。他之所以冷落董贵人,是要给安集将军董承一个警告。

好在董承近日还算规矩,刘协思虑一番后便决定前来永乐宫。

待董贵人情绪好些后,刘协安慰道:“好了,今日朕不是来了吗?朕也是好久没与婉儿……”

“陛下……”董贵人惊喜莫名的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刘协一见,心知她想多了,便解释道:“婉儿莫要多想,只是好好唠唠,朕还有国事在身!”

董贵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调整好心情,引着刘协入内。

待刘协坐在榻上,看着面容憔悴的董贵人,不禁又一阵感慨。

她是无辜之人,但他也没有选择。

二人一番深谈后,董贵人犹犹豫豫的说道:“陛下,家父……”

“婉儿,你是朕的嫔妃,后宫之人,前朝之事你莫要牵扯!”刘协溫声劝慰,“安集将军虽有护驾大功,但他居功自傲、带兵犯上也是有的,朕是天子,不能无动于衷!”

董贵人心头一紧:“陛下,臣妾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家父如此,臣妾也是无能为力,望陛下能原谅家父……”

说着,董贵人声音越来越小,显然心里也是有些发虚。

刘协却是笑了笑:“你放心,朕没有追究便是不予计较,只要以后他能忠心于朕,忠心于大汉,朕照样会重用于他!”

“陛下……此言当真……”话刚说出口,董贵人就觉得不妥,连忙要跪下施礼,却被刘协拦住。

刘协握住董贵人的双手,动情的说道:“你我本为夫妻,患难与共,朕岂会骗你,以后切莫如此了!”

“臣妾……谢陛下!”董贵人心中感动至极,身子一歪再次躺入刘协的怀中。

她媚眼如丝,俏丽的脸变得绯红,小声说道:“陛下……今晚可否在此……让臣妾好生伺候陛下……”

刘协看着怀中楚楚动人的董贵人,要说心里不动心,那是柳下惠。

可今晚要是临幸董贵人,定会引起后宫不稳、前朝动荡,而且大战在即,他心中压力也大。

忍住心中的那份冲动,他笑了笑:“此事不急,待击败西凉军朕会再临幸永乐宫!”

又在永乐宫待了半个时辰,天色已经渐深,刘协安抚好董贵人,才走出永乐宫。

站在宫外的回廊下,他举目望向苍穹,已是星斗满天,而且银河像一柄出鞘的宝剑横贯天际。

他深吸一口春夜的凉气,让自己清醒了些许。

今日他让皇后伏寿负责卫瑗入宫之事,其实就是希望卫觊早做决断。

至于在永乐宫与董贵人言及安集将军的一番话,他也是欲借董贵人之口传入董承耳中,目的是让他安心。

也是让他明白一点,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应该做什么选择。

“陛下,夜深了,该就寝了……”身旁伺候的穆顺再次小声叫道。

刘协从重重思绪中醒悟过来,瞥了一眼穆顺,好似未听到穆顺的话,淡淡道:“去诏匈奴右贤王去卑觐见!”

“陛下,现在宫门已经落锁……”

“哦!”刘协这才恍然,自嘲的一笑:“那好吧,明日一早宣他养心殿见驾!”

说罢,他转身坐上步辇,向天子寝宫太极宫的方向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