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问将军三事(1 / 1)

加入書籤

段煨保持着躬身作揖的姿势,纹丝不动地等待着贾诩的答复。

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是悬了起来。

若是贾诩同意相助,那自是皆大欢喜。可若是不同意,他又该如何应对?

对于贾诩,他却是故作沉默,目光始终观察着段煨的细微表情。

他要选段煨作为自己下一个护身符,自然是要有一番考验。

良久后,贾诩面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段煨的态度还算诚恳,那接下来就是他初步展现自己的诚意了。

他缓缓说道:“将军言重了,不过将军可知如今朝廷局势如何?”

段煨直起身,眉头蹙起。现在朝廷的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出,那就是危如累卵。

可看着贾诩的神情,他又有些不自信起来,开口问道:“文和,你这话是何意?”

贾诩没有回答,反而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排在案上:“请容在下问将军三事。”

段煨疑惑的看着摆在案几上的三枚铜钱,默不作声。

“第一问,”贾诩轻推出一枚铜钱,“李傕、郭汜纠集十余万之众,比当年董太师的西凉精锐如何?”

“那自然是不如。”段煨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他心里清楚,如今十余万大军,除了李傕、郭汜、张济还有他的本部还算精锐,至于其他,纯粹是凑数罢了。

但他又警觉地补充:“但毕竟人多势众、声势浩荡……”

还未说完,贾诩直接推出第二枚铜钱,与第一枚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第二问,天子在河东重整朝纲,比困守长安时如何?”

段煨此时终于面色变得严肃起来,华阴离河东很近,先不说茅津渡时覆灭白波军又大败西凉军,天子立足河东后的一系列举措,他都能及时得到讯息。

如今的朝廷怎样,与之前已经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他突然觉得他随李傕和郭汜东进,似乎是一个错误。

贾诩瞧着段煨的神色变化,眼中精光一闪,推出最后一枚铜钱:“第三问,将军兄长段纪明(段颎字)平羌之功,那是利于大汉社稷,虽偶有挫折,但却是功在千秋!

而李傕、郭汜等祸乱长安,如今又是欲围攻安邑,则是毁灭汉室,必将遗臭万年!不知将军此次随行,可否深思熟虑?”

段煨愣立半晌,心中怅然若失,苦笑道:“我岂能不知,只是局势所迫,就如文和此番前来,身不由己而已。”

贾诩微微摇头,淡淡道:“局势所迫,却不能挡住将军心怀忠义!”

段煨神色微怔,随即问道:“文和这话如何讲?”

贾诩说道:“将军可知,秋后的蝗虫虽然遮天蔽日,不过是三日性命罢了。”

他话锋一转:“可春草萌新虽然弱小,来年却是可以覆盖万里。”

他又压低声音:“李傕、郭汜此番东进,不过是困兽之斗。更何况,人心各异,未必就能撼动安邑!”

“我明白了!”段煨心中明堂了许多,“兄长平羌大功筹就了武威段氏之威名,我虽不才,但也不愿做那违逆之举!”

“哎!”他轻叹一声,“可是时势使然,我如今已经率军前来……”

贾诩却是说道:“无妨!只要将军心怀忠义,时机总会到来!”

段煨闻言,精神微振,目光炯炯的盯着贾诩:“难道文和已有良策?”

贾诩轻摇了一下头:“将军若此时违背李傕和郭汜,必定会招来祸端,不妨假意配合,待势而估!”

“待势而估?”段煨颇为认同的点头,转眼就是忧心的说道:“只是又如何待势而估?毕竟一旦兵临安邑城下,势必要攻城,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已经是与天子和朝廷为敌了!”

贾诩笑道:“将军麾下不过数千兵马,怎能担当攻城大任。将军可向李傕和郭汜邀请那些胡兵和流民前来助战。

而且,李傕遣李暹前来督战,不若令其监督率领那些乌合之众打头阵,而将军却可以置身事外,保存实力之余,还能静观形势变化!”

“可李暹怎会同意……”话一说出口,段煨就猛拍了一下脑袋,自嘲的笑道:“李暹盛气凌人,若有立功的机会,怎不会拼尽全力,更何况损伤的又不是他的兵马!”

“将军明鉴!”贾诩恭维了一句,随即又说道:“此外,在下以为将军还有一个天大的机遇!”

“哦?”段煨此时已经对贾诩信任了许多,言辞之间也是恭敬了些。他郑重的一拱手:“还请文和不吝赐教!”

贾诩见状,满意的颔首:“銮驾东归至华阴时,将军不但亲自迎驾而且赠了不少粮草物资。想必天子定会心中铭记,在下以为,天子或许会有所行动!”

“什么?果真会如此?”段煨两眼露出希冀的光芒,若是天子伸出了橄榄枝,那他或许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将军若是不信,大可静心等待便是!”贾诩说完,躬身一礼。

段煨看了片刻,突然变得豪爽起来,大笑道:“好好好!一切都依文和说的办!若真是如此,我必厚待文和!”

当夜,为了表示对贾诩的敬重,段煨选了一处宽敞明亮的营帐为住处,而且派出专人伺候,所需什么一切照办。

可是贾诩回到营帐,却是谢绝任何人靠近,而是静静的坐在案几后闭目沉思。

他今日与段煨一番细谈,好像是为段煨谋划,是在考验段煨是否为自己的下一个护身符。

但实际上,他却是为自己谋划,下一盘更大的棋。他要找那个坐在安邑城内的大汉天子作为自己的怙主。

只是那个传闻中英明神武的少年天子,究竟是否值得托付?他需要去验证。而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便是最好的试金石。

也正如他最后对段煨所说,如果天子真是英明睿智,如今面临李傕和郭汜纠集十余万大军的威压,定会寻找破解之策。

“若天子真能洞察先机……“贾诩喃喃自语,“那么策反段煨这等尚有忠义之心的将领,便是最稳妥的选择。”

他举目望向前方,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