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绝不姑息养奸(1 / 1)
养心殿内,天子刘协端坐在御案后,手指有节奏地轻叩着案面,而在嘴角处,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校事郎史阿躬身立于殿中,他刚刚奏报完毕,此刻正屏息等待天子的反应。
“卫觊和董承,倒都是聪明人。”刘协的声音带着几分赞许,“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史阿小心地抬头,正对上天子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他心头一颤,连忙奉承道:“此皆陛下圣明烛照、运筹帷幄之功。只是……”他犹豫片刻,“卫固自尽一事,是否太过草率……”
“你不懂!”刘协笑着微微摇头,“卫固也是聪明人,死他一人却可保卫氏一族。
如今卫瑗入宫,卫氏不但不会因卫固之事而受影响,反而会有蒸蒸日上之趋势!”
说到这,他轻叹了口气:“朕要中兴大汉,对于大族不能一味打压,你可明白?”
“陛下苦心,臣明白!只是……范先怎么办?如今已有数百精卒聚于城西的范氏别院!”
“哼!”刘协突然冷笑,“朕留下了卫氏,范氏却不能轻易揭过!李傕和郭汜不是想让他们趁乱起事吗?那朕就先清除他们,拿范氏一族警示天下人!”
史阿只觉得后背发凉,连忙跪伏于地。
范氏可是比肩卫氏的大族,听天子之意,恐怕难逃灭顶之灾了。不过,那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不过,他也深刻的明白一点,那就是如今朝廷趋于稳定,天子的手段也是越来越狠辣。
他正要起身告辞退出,却听刘协又道:“你先在一旁候着,朕还有事要吩咐!”
稍后,刘协看了一眼穆顺。穆顺心领神会,行礼后走出了养心殿。
养心殿前殿,也就是公车署,是臣子们等候天子召见的地方。
此时,公车署内,平准令卫觊和安集将军董承正闭目养神。
只是卫觊面色灰败,至于对面的董承则微微睁开眼,不断用眼角余光打量着他。
二人同时等候天子召见,起初在一番虚礼后,就再也没有说过话。
卫觊因卫固之死,心中甚是难受。而董承则是把卫觊当做了潜在的政敌,毕竟卫觊之女卫瑗入宫做了天子的美人。
卫瑗乃卫氏出身,朝廷迁都安邑定会倚重卫氏,天子势必要对卫瑗恩宠有加。
而这,就威胁到了董贵人的地位。好在宫里的那些嫔妃都没有诞下龙嗣,不至于那么剑拔弩张。
等了好久,董承实在忍受不了公车署内静默的氛围,他故意时不时的轻咳一声。
可是卫觊如老僧入定一般,根本没有任何反应。
董承心中有气,可又不敢放肆,只是轻轻哼了一声表达不满。
“穆黄门!”他瞥见穆顺走近,连忙起身迎候。要是搁在以前,他眼皮都不抬一下,可是如今他却是长进了不少。
卫觊闻听,也是睁眼起身见礼。
穆顺始终笑眯眯的,朝董承和卫觊一一行礼:“陛下有诏,宣二位觐见!”
“二位请吧!”他侧身一让,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董承瞥了一眼卫觊,当仁不让的昂起头率先向养心殿走去。
几人来到殿内,见校事郎史阿也在,不由得心头一凛,随即又是释然。
天子刘协在二人行礼完毕后,抬手示意二人起身,而目光在二人身上逡巡。
片刻后,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所报之事,朕已尽知。朝廷危难之际,能有你们这样的忠臣,朕心甚慰。”
说到这,他目光落在卫觊身上,缓和了语气:“卫固之事,朕可以既往不咎,可卫氏却是不能无动于衷!”
卫觊听出天子话中的弦外之音,知道不可能这么简单,但他心中早有腹稿。
他径直跪地,眼眶有些微红,泣道:“臣族弟卫固罪孽深重,本罪该万死!今蒙陛下天恩,得以宽恕卫氏。臣无以为报,愿再献五万石粮以赎卫氏之过!”
刘协轻轻颔首,微微叹道:“卫卿忠心可嘉,如今城内聚集了大量百姓,粮食消耗实在太大,那五万石粮就以卫氏名义赈济吧!”
卫觊心头一喜,他知道天子这是给卫氏留了体面。他正要谢恩,却听刘协话锋一转:“不过,范先之事却不能轻饶。”
刘协的目光转向董承,目光却是变得凌厉:“如今胡才已死,但你诛除逆贼有功,朕就交给你一项差事!”
董承精神一振,抬起头目光炯炯。虽然天子没有明确的恩赏他,可用他做事,那就是对他最大的恩宠。
只要天子肯用他,那就说明他还有用,他就简在帝心。对于这一点,他心中自知。
心中振奋之余,他躬身一拜:“请陛下示下,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嗯!”刘协心中甚是满意,董承此人要是用的好,对于他来说,将是一把锋利的刀。
“你有此心,朕很欣慰。”他鼓励了一下董承,语气骤然冷了下来,“范先与胡才秘密谋逆,虽还未行动,但却已暴露。朕不能等到他们行动才有所决断!
所以,朕决定由安集将军董承领麾下部众协同校事郎史阿,联合铲除范氏!”
铲除范氏,虽然是天子决定,可却是安集将军董承和校事郎史阿执行。
校事府是特殊的存在,以后臣子们自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天子和校事府怎样,那么他们定会针对董承。
让董承参与进去,既是要用他,也是拿他以防未来。
话音刚落,卫觊心头突突直跳,冷汗更是浸透了里衣。
他偷眼望向天子,只见那张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冷酷的决断,心有余悸的暗自松了口气。
可董承却不会想那么多,兴奋的慷慨激昂道:“请陛下放心,有臣在,在这安邑城内,谁也翻不起浪来!”
等史阿、卫觊和董承退去,刘协独自站在殿中央,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忽然开口:“穆顺。”
“奴婢在!”穆顺连忙上前。
“私下传话给史阿,”刘协眼中寒光闪烁,“行动之前,先散布胡才已死的消息。”
穆顺一愣,问道:“陛下,奴婢冒昧,这是不是……打草惊蛇了?”
刘协瞥了一眼,穆顺讪讪的笑了笑:“奴婢多嘴,奴婢实在是怕误了大事!”
刘协轻轻摇头,淡淡一笑:“范氏乃是河东望族,若要灭其全族,就需要有足够的理由。”
穆顺听了更加疑惑:“陛下,不是已经查明范氏家主范先不满朝廷,而纠集部众私通逆贼胡才欲图不轨吗?”
“那是蓄谋,却没有行动!”刘协的目光愈发深邃,“若只凭着蓄逆谋反之罪,只能定范先的死罪,可朕要的却不止如此。
朕要以范氏为例,要那些天下世族与豪强明白,与朕作对、对大汉不忠者,朕绝不姑息养奸!”
稍后,他缓了口气:“另外传旨骁果中郎将徐晃,一旦城内惊变,要提防李傕和郭汜等人趁机攻城!”
穆顺心一抖,不敢再多言,领旨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