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奉天子以令诸侯(1 / 1)
中军大帐内,袁绍疲惫地靠在凭几上,灯火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议事结束后,这位四世三公的贵公子难得显露出几分倦态。
“主公。”亲信大将蒋义渠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袁绍没有睁开眼,语气甚至有些不耐:“说吧,可是又出了什么事?”
“邺城来人了!”
袁绍这才睁开眼瞧了瞧蒋义渠,见其没有再说的意思,皱着眉略一沉吟,吩咐道:“让他进来!”
“诺!”蒋义渠领命退出。
不多时,一个全身裹在黑袍中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帐内。
来人摘下兜帽,露出一张阴沉的脸——正是袁绍麾下“袁卫”的大统领窦辅。
“邺城出事了?”袁绍猛的坐直身子,神色凝重,“审配、沮授为何没有军报传来?”
窦辅行了一礼,却没有多言,直接掏出两份帛书递上:“主公,这是陈皮从中都安邑发回来的紧急情报!”
袁绍微怔,随即接过打开细看。转眼间,他脸色骤变,看完之后猛的将其中一份布帛摔在地上。
稍后,他霍然站起,焦躁的踱步不停。
“如此大事,怎么现在才报!”袁绍站定后,低声怒道。
窦辅微低着头:“臣下也是不知,想必是路途遥远,多有不便……”
“哼!那都是借口,分明就是办事不力!”袁绍怒气未消,“你去信陈皮,朝廷若有异动即刻回报!”
“诺!”窦辅的语气仍是冷冰冰的,行礼后直接退了下去。
帐中再次变得寂静,袁绍捡起那份布帛,又重新看了一遍。
他神色复杂,喃喃道:“看来朝中并非奸臣当道,我倒是小看你了!可如今大汉的危局,你真能一一解救?”
说着,他露出了一抹冷笑。
随后他唤来蒋义渠,命其速召许攸、田丰和郭图等人进帐议事。
许攸等人刚回帐歇息不久,得到传令后又急匆匆的来到中军大帐。
只是看着袁绍那面沉似水的表情,众人就知必定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而且许攸眼尖,一眼就看见上首案上摊开的帛书,心中若有所思。
袁绍看着众人,直接拿起一份布帛:“你们且看看,这是当朝司空张喜写与我的书信!”
许攸上前几步接过布帛打开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他又传给了其余人。
待几人看完后,袁绍说道:“朝廷发生了如此巨变,尔等可有什么看法?”
郭图仍难以相信布帛中的内容,迟疑的问道:“主公,李傕和郭汜可是足有十余万大军,怎么一夕之间就全军覆没了?而且长安收复、关中鼎定,朝廷这是真要借此重生了?”
许攸不满的瞪了一眼郭图,随后说道:“即使是真又如何?大汉倾颓至此,岂是一两场胜仗就能颠覆的!”
他转向袁绍,禀道:“主公,朝廷此次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再者,李傕和郭汜聚集的那些兵马不过是乌合之众,又内斗不休,败亡是迟早的事。”
郭图心中不满,但看着袁绍神色,他也只能闭嘴不言。
与许攸同为南阳人的逢纪笑道:“子远说的极是,朝廷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只是信中说范先谋逆却被天子诛族……”
说着,他望着袁绍眼神闪烁了一下:“仅此一罪,天子就诛灭全族,臣下不禁想起了孝武帝!”
袁绍的脸色更加阴冷,他已经听出逢纪话中的深意。范氏被诛,那他袁氏将来如何?是不是也要步范氏后尘?
孝武帝时,可是动不动就诛除三族!
在这些大族出身之人的眼中,孝武帝并非是千古明君,反而认为其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冷酷滥杀!
当今天子要是真如孝武帝那般,那可是天下所有大族的不幸!
“元图所言极是!”许攸紧接着说道,“主公,范氏乃河东大族,即使有罪过,也不该诛除全族!
要是奸臣当道也就算了,可若是天子无道,主公决不能袖手旁观!”
说着,他声情并茂:“主公出身天下望族袁氏,当为我们这些心向汉室的士人主持公道!”
许攸说完,逢纪紧跟着附和。而郭图虽然恼怒许攸之前对他的无礼,但此时念于共同利益,也是出列附和。
至于田丰,还有陈琳、辛评和辛毗都是面露犹豫。他们觉得许攸太过冲动了,仅凭范氏一族被诛,就认为天子无道,这不是他们的行事准则。
而且,具体情况如何,他们也是不知,更不会轻易做出不理智的跟风决定。
当然,朝廷近期发生的事情已经传至冀州,只是袁绍出征在外,没有及时了解最新消息。
袁绍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又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布帛:“这是从河东安邑发来的密报,里面也是详细说了最近朝廷发生的事情。所以,你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不过……”他话锋一转,“有些事情你们还是不知,朝廷定都安邑前,张司空和杨太尉曾提议朝廷应迁往冀州。”
他的眼神渐冷:“可是却被天子断然拒绝,而且说我袁绍心中没有朝廷、没有大汉社稷!你们说,是也不是?”
袁绍的话,让帐中的气氛顷刻间凝固,众人只觉得后脖颈凉飕飕的。
许攸顿时是义愤填膺,怒道:“主公,天子年幼无知,不听从朝廷老臣忠言,以致汉室堕落至此!
如今国贼董卓残余俱灭,关中空虚,主公当整兵西进,只要夺取并州诸郡,关陇在望!届时,天子自会知晓谁才是大汉的柱石!”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意动,轻轻点头。
田丰心中发急,连忙劝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幽州公孙瓒未灭,兖州曹操虎视眈眈,大军怎可轻易西进!”
许攸瞥了一眼田丰,不屑的撇撇嘴:“公孙瓒连败数次,实力大损,而且刘虞的残部不甘寂寞,他哪有余力再犯我冀州!
至于曹操,听说徐州如今是局势诡异,若有机会,他怎会放过兵进徐州之机!”
“话虽如此,可曹操为何此次率军救援臧洪,公然与主公撕破脸面?”田丰心中不服,直接反驳。
不待许攸回话,袁绍语带酸意的冷哼“曹操遣长子曹昂和族弟曹纯入朝,如今曹昂为羽林郎,曹纯任越骑校尉。曹操此番出兵,已经不可否认,他是受朝廷指使!”
“主公说的不错。”逢纪笑着附和,“曹操素来狡诈,见朝廷有势大之势,便急着表忠心。阉宦之后,不过如此罢了!”
而许攸却是瞧出袁绍的心思,呵呵一笑:“主公,越骑校尉、羽林郎那只是一些虚名而已!
不过,也正因此可以看出,曹操此番出兵乃是被迫,并非他愿意与主公为敌!”
袁绍微微颔首,郭图、逢纪等人也纷纷点头附和。唯有田丰眉头紧锁,却不再多言。
此时,袁绍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几分,帐内凝重的气氛也随之缓和。
他轻抚案几上的布帛,目光投向了许攸:“子远,依你之见,如今困局当如何破解?”
许攸眼中精光一闪,郑重的拱手笑道:“主公,臣下有三策可为主公解忧。”
“哦?”袁绍精神微振,身子微微前倾,“既如此,还请子远细细说来!”
许攸竖起一根手指:“其一,主公应与曹操立即言和,至于臧洪,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
其二,大军回返邺城,若要整军西进,需要做充足的准备。”
“准备?”袁绍心有疑惑。
许攸嘴角上扬,脸上挂着一丝一抹冷笑:“主公,莫要忘了黑山军。”
“黑山军?”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恨意和不屑,哼道:“黑山军屡次进犯冀州,我早晚率军灭之!”
“这自是必然!”许攸恭维一声,“届时主公以平乱之名兵进河东,只要朝廷在手,大义名分皆有,那时主公主政朝廷,奉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谁人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