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平阳暗涌(1 / 1)
平阳,河东北部重镇。
其地处汾河谷地,土地肥沃,农耕兴盛,又靠近匈奴等游牧势力活动区域,曾是大汉防御北方的前哨之一。
自光武中兴以来,归附的南匈奴不断内迁,朝廷便将他们安置在并州、河东一带。
自此,平阳及其周边地区便成了匈奴人与汉人的杂居之地。
中平年间,匈奴右贤王去卑随于夫罗率部南下,便以此地为据点,已有数年。
这里半耕半牧的环境,让去卑及其部众如鱼得水。
只是好景不长,李傕、郭汜围攻安邑时,天子刘协为防去卑生变,强行迁走了他部众的家眷。
虽然安邑之围解后,归还了他的部众家属,但这根刺,却在他的心头扎了下去。
更让他愤懑的是,自护驾东归以来,他为大汉屡立战功,却始终未得到一丝封赏。
天子只给了他一个空头承诺,那就是择机助他返回匈奴王庭。
此外,他的部众早就心生不满。
在部众的不断蛊惑和叫嚣下,他的不臣之心也是日渐显露。
恰就在此时,袁绍密使抵达了平阳。
在袁绍许诺的重利面前,他终于动摇了,只是还有一些犹豫。
袁绍麾下数万大军迟迟未有进入并州的迹象,才让他一直没有实际行动。
此时,夜色渐黑。
平阳城南一座僻静的院落里,袁绍麾下谋士辛毗负手而立,凝望着虚空。
他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是心思重重。
去卑近来的态度越来越暧昧,已经不是犹豫不决,而是有些反常。
至于原因,无非就是关中不但未因朝廷“两政”出现乱势,反而是趋于安稳。
这就意味着,朝廷在河东的根基已稳。更让去卑忌惮的是,天子已从长安回銮中都。
自从临河堡与天子刘协相见后,去卑心中对天子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
忽然,“吱呀”一声,院门打开,一名随从领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商贾打扮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辛毗眼睛一亮,心中隐隐有一丝期待。
“先生,主公派信使来了!”随从走上前行了一礼,随后指着那名中年人说道。
“嗯!”辛毗轻点了一下头,看着信使问道:“可有书信?”
那信使从怀中掏出一份卷轴,双手奉上:“回先生,此是主公急信,请先生查阅!”
辛毗精神一振,眼神示意随从。
随从心领神会,接过信件转给了辛毗。
待确认卷轴完好无损后,辛毗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从卷轴中取出了一方布帛。
他瞧了瞧末尾的印记,微微一笑,随后吩咐随从:“速带这位信使下去休息。记住,定要好生款待!”
“是,先生!”随从领着信使退下。
待二人走后,辛毗才回到内堂,命仆人掌灯之后,在灯光下细细观看由荀谌寄来的书信。
连看了三遍,他才收回目光闭目沉思。
半晌之后,他忽然睁开眼,并朝外吩咐道:“来人,备车,我要去拜访右贤王!”
………
平阳县寺,这里早已被去卑鸠占鹊巢。
此时,县寺正堂内。
匈奴右贤王去卑高坐上首,堂下两侧席地盘坐着一众匈奴悍将。
他们面前的案几上,摆满了酒肉。
而在堂中,九名年轻貌美的匈奴少女正在起舞,跳着热情奔放的草原舞蹈。
那些匈奴悍将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肆无忌惮的在少女身上来回扫视,不时发出粗野的笑声。
可上首的去卑却是无心于此,他心中焦虑,不知在大汉天子和袁绍之间如何抉择。
他心中越想,越觉得烦躁。忽然将手中酒盏重重的掷在案几上,发出一声冷哼。
堂下两侧悍将们顿时心头一凛,连忙正襟危坐。
去卑见状,这才心情稍缓了些。
这时,堂外一名矮壮的匈奴大汉走进。
在抚胸行了一礼后,禀道:“大王,那个叫辛毗的汉人又来求见!”
去卑听闻,心中不耐,随意的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是!”矮壮匈奴大汉应道。
不多时,辛毗缓步走入堂内。
刚一入内,刺鼻的酒气扑面而来,他却是恍若未闻。
而对于那些虎视眈眈的匈奴悍将和堂中妖娆的匈奴舞女,他更是视若无睹。
他淡淡一笑,拱手道:“在下见过右贤王。”
去卑面无表情,却没有答话,猛挥了一下手。那些跳舞的匈奴少女停了下来,行礼后有序的退了下去。
稍后,他扫了一眼两侧,才冷冷道:“辛先生既然来了,那就随意的坐吧。我匈奴人向来豪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无拘无束!”
辛毗瞧了瞧堂内,根本没有一个空位。
他没有生气,仍然是面带笑意,“多谢右贤王盛情,只是在下不习惯如此放肆,在下还是站着吧!”
话音刚落,那些懂汉话的匈奴人顿时目露凶光,狠狠的瞪向辛毗,甚至有人的手已经按上了腰间的刀柄。
去卑愣了片刻,再瞧瞧一脸淡然的辛毗,咧嘴哼道:“辛先生,你来此可是有求于我,若是如此不礼貌,那可休怪我不讲情面!”
辛毗不卑不亢,向前走了一步昂首道:“以在下看,右贤王定不会如此不智!”
“哦?”去卑冷笑一声,“这是为何?”
辛毗面色一肃,正色道:“因为我主已经率大军出冀州直奔壶关,待壶关已下,数万雄兵将直逼河东。届时,右贤王将如何自处?”
去卑闻听一怔,随即霍然起身,惊呼道:“袁冀州终于起兵了?”
“那是当然!我主的信使今日刚到,如今就看右贤王如何决断了!”
辛毗轻捋着胡须,表情淡然,“若是右贤王执意继续效忠中都,那数万大军兵临平阳时,右贤王唯有纳城归降。可要是如此,那我主之前的承诺,就不复存在。”
他顿了顿,“可若此时右贤王举大义反抗暴政,为我军前驱,我主自当履行承诺,一年之内必送右贤王回匈奴王庭!”
顷刻间,堂内的一部分匈奴悍将顿时骚动了起来。对着上首的去卑,用匈奴话叽里咕噜一大堆。
去卑此时已经是神色平静,目光凌厉的扫视麾下的那些悍将,淡淡道:“你们且退下,我有要事与辛先生相谈!”
那些悍将慑于去卑的权威,行礼后陆续的退出大堂。
稍后,去卑才抬手示意,“辛先生且坐!”
辛毗微微一笑,却没有拒绝,在右侧挑了一处稍干净的位置坐下。
他向去卑一拱手,“不知右贤王意下如何?要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去卑却不为所动,反问道:“听说朝廷的鹰扬军已经先行占据壶关,袁使君真的能击溃朝廷兵马占据壶关?”
辛毗捋着胡须,轻笑一声,“右贤王,你要知道,我主所领数万大军乃是百战精锐,岂是一支新军可以撼动的?
即使他们占据险隘要地壶关,也不过是多撑几日而已!”
见去卑仍是心有犹疑,辛毗继续道:“幽州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横行塞外,乃是天下强军,可界桥一战,公孙瓒麾下精锐悍卒尽失!不知右贤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去卑心头一凛,沉思了半晌,轻点了一下头,转而说道:“请问,袁使君欲助我返回匈奴王庭之事,可有什么凭证?”
辛毗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份布帛,“右贤王,此乃是我主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去卑狐疑的瞧了一眼,待接过细看之后,不禁面露喜意。
辛毗见状,笑道:“右贤王且放心,我主绝不会如朝廷那般只是许诺,而是实实在在的承诺!”
“只是,”他话锋一转,“待右贤王回到匈奴王庭主持大局时,还请依照约定,共同维持汉匈友好!”
去卑心中激动难抑。他知道,只要袁绍做出了书面承诺,那自然是不会反悔。
否则,只要他把这封亲笔信公之于众,就可将袁绍外通匈奴的罪行昭示天下。
当然,他也明白,袁绍此举也是不怀好心。意欲借助他的力量搅动河东局势,好让袁绍有机可乘。
可那又如何?他只是一匈奴人,一个外来者。汉人之间的打打杀杀,与他何干。
话又说回来,他甚至希望汉地越来越乱,汉人之间杀的更激烈些。
如此一来,他们匈奴人就有了全面进入汉地的机会,就可实现历代匈奴大单于未尽的野望。
归根究底,他与袁绍之间,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半晌之后,他平复了一下心情,毅然说道:“既然袁使君有如此诚意,那我去卑也不会让袁使君失望!说吧,袁使君打算让我如何配合?”
辛毗闻听,心中一喜,但面上却是满脸笑意的恭维道:“右贤王英明,相信右贤王很快就会达成所愿!”
他顿了一下,面色一肃:“以我主之意,待我主攻下壶关后,右贤王便可尽起麾下部众搅乱河东,伺机骚扰中都!”
“好!此事简单!就这么办!”去卑果断的点头答应。
稍后,他又贪婪的问道:“只是那些劫掠所得的财帛女子等,袁使君如何打算?”
“自然都是归右贤王所有!”辛毗说完,心中一阵黯然。
显然,他对袁绍的这般决定很是不以为然,可他身为臣子,只得奉命行事。
可去卑听后,却是大喜不已,当即表态道:“请辛先生放心,我立即下达招募令,十日之内便可召集五千以上匈奴轻骑!”
辛毗闻听,摒弃心中的杂念,拱手道:“那就拜托右贤王了!”
………
平阳城南五十里处,两万骁果军正在安营扎寨。而营寨周围,骁果将军徐晃布置了众多明哨、暗哨和游骑,以卫周全。
大营之中,天子刘协的御帐早已扎好,周围尽是禁军虎贲和羽林层层环绕。
自天子从中都起驾后,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仅一日之内便抵达了此处。
而且,为了蒙蔽平阳城内的去卑,天子刘协下旨严密封锁大营周围三十里,以防消息泄露。
此时,御帐之内,天子刘协跪坐在简易的御阶上,随驾的侍中董昭也在御阶下陪侍。
而帐中,虎贲郎马超正在禀报护送司空张喜前往涉国的具体情况。
刘协听完后,不知可否。
稍后,他轻抬了一下手,淡淡道:“此事朕已经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臣遵旨!”马超口头答应,却是没有一丝要退下的意思,而且是欲言又止。
刘协一见,笑着问道:“孟起可有什么事,要与朕说?”
马超犹豫片刻,最终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哦?既如此,那你就说于朕听!”
马超郑重一拜,回道:“陛下明鉴,陛下此番北上,有两万骁果军护佑,定是无忧。故臣想向陛下请命出战,会一会那个目无君王的袁绍!”
刘协笑了笑,却是丝毫没有感到意外,赞道:“孟起有此雄心,朕心甚慰。”
话锋一转,他又劝道:“但你是禁军虎贲郎,有护卫朕周全之责,切不可擅离职守!”
话刚说完,他便见马超一脸的失望,随即又笑道:“不过你且放心,此次若有机会,朕定会准你出战!”
马超心中大喜,叩首谢礼之后,才兴奋的转身退出。
待马超走后,刘协沉默片刻,目光转向了旁边伺候的李坚,“羽林郎曹昂可曾归来?”
李坚忙上前躬身应道:“回陛下,曹羽林郎已经在帐外候着多时了!”
刘协轻点了一下头,“那就宣他进来!”
“唯!”李坚领旨。
不多时,面有倦色的曹昂掀开帐帘走入,在御阶下行礼道:“臣羽林郎曹昂,拜见陛下!”
刘协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起身,随后问道:“平阳城如何?”
自从中都起驾后,羽林郎曹昂带着数十羽林乔装打扮,率先潜入平阳打探消息,如今是刚回来不久。
至于为什么派曹昂去,而不是马超,主要是怕马超年轻气盛,为了立功会铤而走险,以致误了大事。
曹昂稍作思量,回道:“禀陛下,臣已经与平常城内的校事府探子联系上,据说,匈奴右贤王去卑已经下达招募令,欲要召集平阳及其周边的匈奴人成军!
而在臣返回时,确实发现有不少居住在成城外的匈奴人正往平阳城内集中。以臣之见,匈奴人恐怕是要有大动作了!”
刘协闻听,猛挥了一下衣袖,轻哼一声,“朕知道了,你先下去歇息!”
“诺!”曹昂领旨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