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顺藤摸瓜(1 / 1)

加入書籤

这句话倒是很好的点醒了盛夫人,她之前就对老夫人十分不满,觉得老夫人实在是分不清主次,居然比起自家人更加偏心裴音这个外人,连带着盛将军都对老夫人这个母亲很是不满,但是毕竟老夫人是家中的长辈,她执意如此做的话,盛将军也就不好说些什么了。

盛老夫人离开家中,长住佛寺,说是为了家中即将出生的盛鸾的孩子祈福,理由倒是说的十分漂亮,但是盛夫人怎么会不知道,老夫人分明就是给她脸色看呢。

还不就是为了裴音!

就是因为不满将军府对裴音的所作所为,所以才故意搬出去,摆明了就是不愿意见到她们。

盛夫人一开始是觉得,这个死老太婆搬出去也正好,省的留在家里还要给她气受呢。

却没想到,家中的老夫人搬出去,会让盛夫人和盛将军成为众人口中的笑柄,这才让盛夫人有了把人请回来的意思。

“你是不知道,那老婆子固执的很,我和你爹三催四请,好话说尽了,都不愿意回来!”

“我好歹也是将军夫人,如今难不成要我去哀求那个老太婆么?不过就是拿乔,想着让你爹爹亲自去低三下四的请她回来,好继续能够拿捏我,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不成?我怎么能够如了她的意思!”

听到盛夫人对自己的抱怨,盛鸾眼里闪过几分厌恶和不满。

这厌恶,倒不是对着盛老夫人,而是对着盛夫人。

如今这都什么时候了,面前的这个女人却还是满脑子都是家中的那些小门小户斗争。

盛老夫人之所以避出去的理由,盛夫人不知道,但是盛鸾心里清楚的很,还不是为了保全裴音,不让她成为皇后威胁裴音的筹码,偏偏盛夫人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居然还真的让人有机会离开了。

盛鸾倒是有心想要阻止的,但是她肚子里头有个孩子,闹腾的很,那段时日盛鸾吐的昏天暗地的,哪里会想到去插手这样的事情,没想到就被盛老夫人那个老狐狸找到机会给跑了,现在想要把人给带回来就难了,不过若是想要顺藤摸瓜的话倒是容易的多!

盛鸾的身份不方便出面,所以就算心里看不上盛夫人,也只能耐着性子和盛夫人分析其中的厉害关系。

“娘,如今找祖母,也是希望能够借着祖母找到姐姐的踪迹,你也知道如今姐姐将皇后得罪了狠,看在我肚子里孩子的份上,皇后娘娘倒是愿意给姐姐一个机会,只看姐姐能不能把握住了……若是姐姐这个时候愿意出面赔礼道歉,劝说贤王收兵的话,皇后娘娘会保全姐姐的性命。”

“我如今有了孩子,自然不方便做这些事情,便也只能指望爹娘了。”

好在盛夫人还不至于完全听不懂人话,盛鸾一番劝说倒是听进去了几分,知道现如今找到裴音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由恼怒起来。

“那个孩子实在是不知道感恩,如今成了王爷的女儿,不知道报答我们将军给她的养育之恩也就罢了,居然还做出这样的事情,好在皇后娘娘仁慈,没有牵连到你肚子里的孩子,否则的话我定然会叫她好看!”

“娘,你快去找找姐姐的踪迹吧,如今我肚子里的孩子闹腾的很呢,找不到姐姐,我这心里也安定不下来不是么。”

盛鸾皮笑肉不笑,摆出一副虚弱担忧的模样,一下就将盛夫人给骗了过去。

“你这孩子也是的,她那样的人,你替她担心做什么?你也是太好心了,所以才会次次都被她占了好处去!”

“如今你是二皇子妃,等到这个孩子生下来,日后必然是要做皇后太后的……罢了罢了,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就再给那个不孝女一个机会。”

盛夫人叹气开口,又安抚了盛鸾几句,嘱咐盛鸾好好再家中养胎,切莫劳累过头,否则的话恐怕伤害了肚子里的胎儿。

刚开始盛夫人知道裴音的身份,是贤王女儿的时候心中还有点儿惶恐。

毕竟贤王兵权在手,乃是朝中最为权倾朝野的王爷。

而且裴音还是贤王失散多年的亲女儿,找回去以后必然疼爱的如同掌上明珠一样。

这个时候的盛夫人,有些心虚自己当年对裴音做的事情。

盛将军则是处处都想着,利用裴音的身份地位,为将军府谋求利益。

毕竟若是有了贤王的支持的话,将军府的地位必定如日中天。

还没等到盛将军送消息给贤王,暗示贤王回报将军府对裴音的养育之恩,居然就得到了消息,贤王的如今反了!

不仅仅是反了,甚至已经带着大军包围京城了。

只是贤王没有伤害平民百姓的心思,皇帝皇后也不敢动摇军心,所以一直没有多少人知道消息,只是发现京中的戒备更加森严,往来的人盘查的十分严格。

身为皇后的亲信,朝中的大臣,盛将军自然有自己的渠道得知消息。

而且他多少也算是管着京城将士的将军,若是真的打起来,他必然是要上前线的。

他当初只不过是承袭了老将军的官职罢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老将军那样的本事,上场杀敌更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如今久居高位,早就已经发福的不行,只能做做样子,哪里能够真的打起来?

所以得到消息以后,盛将军心里也是十分惶恐的。

他是最不希望真的打起来的人。

听到盛夫人带回来的消息,盛将军觉得这也算是一个办法。

若是能够找到裴音的踪迹,将她作为一个筹码来威胁贤王的话,那贤王为了这个唯一的女儿着想,也必然不会继续动手了!

到时候非但自己不用上战场,连带着这份功劳,都足以让盛家,让盛将军被记上一个大功劳。

届时,盛家的地位不必贤王的帮扶,也会在皇帝和皇后的提拔之下,比今日高上不少,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情况了。

“让郢儿来见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