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赵公明下山(1 / 1)
按照天庭建立之前三教的约定,阐教占了天帝天后之位,那么大部分神官就要交给截教,封神榜与打神鞭以及应劫之人也就自然而然由截教决定。
应劫之人承担半个大劫气运,必定是拥有神职,且多半便是那天相,不像其他那些参与者,倘若最后的选拔结果不满意,徐青通天还能想办法给他们走走后门,用些法子让他们脱身。
这样一来,应劫之人就需要同时满足两点重要条件,一来,作为未来的天相,实力不能太低,且天相不能如天帝天后那般获得洪荒加持,是以需要本身实力过硬,二来,不能反悔,就需要一个本身就愿意做天相的,最起码,需要一个坐得住的人,不能到时候摆烂。
是以,这件事就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应付,修为与心性两道关卡必须通过。
先说修为,这几万年中,截教众多亲传突破准圣的也有几位了,一共有四位,按照突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孔宣,多宝,金轩,赵公明。
通天将这四位弟子轮流带到天庭凌霄殿与地府酆都殿,感受了一下天相的工作量,最后,赵公明胜出,被通天选为应劫之人,当然,其他人到底是干不了还是不愿意干,就不知道了,甚至赵公明本身,可能也是输于演技不佳。
总而言之,最终,通天将封神榜与打神鞭交给了赵公明,他改变身形混入人族,化作一老者,在西岐等候有缘。
洪荒天地广大,女娲自感受到殷寿题诗之后到处溜达了一圈,人间已经度过了数年,已是沧海桑田,格局大变。
苏护午门题诗之后,殷寿命崇侯虎带兵讨伐,苏护虽然治军严谨,又武略不俗,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抵不过崇侯虎的数倍大军,只得献上女儿苏妲己换回全家平安,又将长子苏全忠送入商都朝歌作为质子,殷寿这才放过冀州。
其中,苏妲己入京途中,被女娲以招妖幡招来的轩辕坟三妖之一的九尾狐夺舍,苏妲己灵魂则被收入定魂珠中。
数月前凤鸣朝歌,人人传德,这件事也传入了殷寿的耳朵,费仲尤浑据此进言,说那西伯侯姬昌有不臣之心。
殷寿便下旨,命西伯侯姬发与长子伯邑考入京,以测探姬发是否忠心。
伯邑考入朝之后,已经是九尾狐之灵魂的苏妲己命其弹琴取乐,然而伯邑考有气运在身,所奏之乐对九尾狐狸这种精怪得道之妖有不小的杀伤力。
妲己吃痛,因此恨上伯邑考,向殷寿诬陷其对自己图谋不轨,殷寿闻言大怒,将姬昌关入大牢,并对伯邑考处以炮烙之刑,制成肉饼送食于姬昌。
姬昌在牢中推演周易,得知肉饼乃是伯邑考所制,忍痛吃下之后,对殷寿屡表忠心,总算得以逃出生天。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刚一回到西岐姬昌便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反商,此事传入殷寿耳中,命苏护讨伐西岐。
妲己是奉女娲之命入朝蛊惑纣王毁灭商朝,既在后宫中为非作歹,又劝说殷寿大兴土木,试图败坏商朝气运。
后宫方面,她极度受宠,很快逼死武成王黄飞虎之妹贵妃黄氏,接着又逼死其夫人贾氏,黄飞虎不堪其辱,在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四位友人的劝说下,率二位弟弟、三位幼子及一千名家将反出朝歌,准备投靠西岐,在商军追杀下奔逃,如今已经到了汜水关一带。
土木方面,她劝说殷寿修建摘星楼与酒池肉林,耗尽国财,民怨沸腾。
另一边,苏护本就对素有仁名的姬昌敬仰已久,只是苦于长子苏全忠被纣王捏在手里,不得不听命,当然,面对这种情况,准备的进度,他自然是能拖就拖,一直在冀州按兵不动。
值得一提的是,闻仲已经从北海之地班师回朝,回朝后发现纣王和妲己在宫殿中建造了摘星楼和炮烙柱、虿盆等残酷刑具,残害臣民,顿时勃然大怒。
闻仲在朝堂上严厉责问纣王,并提出改良国政的十策,之后又出征东海。
再之后,闻仲出征东海平灵王得胜回朝,此时黄飞虎已反出朝歌,闻仲得知后决定亲自驱兵追袭黄飞虎,同时催促一直在冀州拖延的苏护尽快发兵。
殷寿在被闻仲训斥之后,与妲己消停了几月,很快又被蛊惑,竟然为了给妲己治病,剖去王叔比干之心,商容看到了忠臣黄飞虎与比干的下场,自然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敢再进献忠言。
如今的大商朝堂之上,只有费仲尤浑以及新来的申公豹大权在握,后宫更是糜烂,受宠的只有狐狸琵琶玉石精轩辕坟三妖,姜王后几乎被打入冷宫。
这便是赵公明下山时的人间王朝之格局,此刻,他正在渭水边上垂钓……
同时,姬昌正外出打猎归来,途径渭水之畔,恰好见到了垂钓的赵公明。
鹤发童颜,气度非凡,传说,每当王朝更替,上天便会让仙人下凡帮助天命之主,我如今正欲伐商,莫非……这便是上天降下的辅佐我的仙人?
赵公明堂堂准圣,修的又是玄门正统圣人大道,一身气质自然并非凡人可比,瞬间吸引了姬昌的眼球,想起古籍中的传说,姬昌不由得心潮澎湃。
“这位先生,我观你气度不凡,定非常人,可愿助小侯共兴大业?”
“人间富贵,或是香火供奉,只要小侯做得到的,先生只管开口。”
“我定然竭尽全力。”
姬昌越想越心动,而心动又不如行动,他直接上前,开出招揽条件。
赵公明化身的老者闻言,先是微微斜视了姬昌一眼,然后默默将自己的鞋子丢到水中,最后看也不看姬昌道。
“去,帮我把鞋子捞上来。”
姬昌毕竟年长,只是有些尴尬,姬发正是火气大的年纪,顿时怒道。
“你这老头,如何放肆?我父亲堂堂西伯侯,看你一把年纪可怜。”
“在这渭水边上缺衣少食,才发善心想要照顾你,给你一条生路。”
“你非但不领情,反而刁难我父?”
“岂不是倚老卖老,端是无礼?!”
即便被骂,赵公明也目不斜视,仍旧拿着那一杆直钩鱼竿垂钓,淡淡道。
“赵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被这么一激,姬发更生气了,一边说话一边撸袖子,作势就要打。
“嘿——你这老头,讨打!”
然而,还不等姬发走出两步,便被姬昌伸手拦住了,他大声喝止道。
“姬发,不得对先生无礼!”
被要求捡鞋子,还是当着自己的面主动丢下去的,姬昌原本与次子姬发一样,有些生气,本来不想理会。
但姬发与赵公明的冲突,赵公明的超凡作派更加让姬昌认为他是上天派来辅佐他的仙人,这才出手喝止。
阻止了姬发之后,姬昌吩咐左右。
“去,帮先生捡鞋!”
姬发更加生气了,他完全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如此惯着这个老头,问道。
“父亲,这个老头来渭水钓鱼,连钩都不用,一看就是个傻子。”
“这种傻子能有什么韬略?您何必如此自降身份,简直荒唐!”
你懂什么,仙人都是这样,越是作派古怪的,法力越高强,能力越优秀。
小子,你要学的还多着呢,可惜你哥不在这,不然他肯定比你更懂我。
想到伯邑考,姬昌眼中闪过一丝忧郁,这本是他最钟意的继承人,没想到一次入京,竟然飞来横祸,中年丧子。
可恶的昏君!可恶的妖妃!
姬昌在心中又诅咒了殷寿与妲己千万遍,然后才皱着眉头呵斥姬发道。
“竖子小儿,不得无礼!”
姬发见父亲真的有些生气了,只能闷闷地低下头,却也不再敢说话。
在姬昌与姬发这对父子交谈时,那位侍卫总算成功捞到了赵公明丢入渭水的鞋,然后将其交给了姬昌。
姬昌提溜着那布鞋,悄悄地闻了一口,不错,没有臭味,果然是仙人。
然后他走上前去,双手捧好将布鞋递给一直在闭目养神的赵公明,把鞋放在赵公明面前,态度可谓极为恭敬。
然而,赵公明看也不看面前的布鞋一眼,就再次将它丢入水中,从头到尾都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淡淡道。
“我说的是让你捡。”
姬昌愣了一下,他是天生贵胄,何曾受过这种待遇,胸中怒火几乎快要按捺不住,恨不得打眼前之人一顿。
罢了罢了,越怪越是高人……
姬昌胸口不断起伏,他疯狂地安慰自己,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道。
“先生说得是。”
然后,这位十八代的贵族,统领西方二百路诸侯的西伯侯姬昌,竟然真的挽起裤腿,下河为一位钓鱼翁捞鞋。
姬昌常年久坐,就算是打猎也只是走个形式,动作自然远不如那位侍者敏捷,几乎用了侍者两倍的时间,他才捧着那只布鞋,从渭河中走回来。
再一次弯着腰,双手捧着布鞋,姬昌把布鞋摆在赵公明面前,一脸期待的看着这位直钩钓鱼的古怪老者。
赵公明睁开眼,“嗯”了一声,随后一甩鱼竿,竟然真的有一尾白鲢咬着鱼钩紧紧不放,奇迹般地被钓了上来。
“看来,我要钓的鱼总算来了~”
不是?哥们你真会啊?
一直在生闷气的姬发顿时瞪大了眼睛,原来你真的不是普通人?!
姬昌听出来了赵公明的双关,又被这一手直钩钓鱼惊掉了下巴,彻底相信这是上天派来帮助自己之人,欣喜道。
“先生可是愿助我?”
赵公明见演得差不多了,连忙穿起鞋子,扶起一直弯着腰的姬昌道。
“西伯侯不必多礼,方才,是老朽久闻侯爷贤名,是以想要投奔西岐,却又担心名过其实,特此一试而已。”
“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姬昌心中大定,又问道。
“那……”
“敢问先生,小侯可是通过了?”
赵公明捋着胡子,微笑道。
“盛名之下无虚士,侯爷不愧是天下称贤,老朽心悦诚服,心悦诚服。”
姬昌连忙问道。
“既如此,请先生入我府中一叙。”
“对了,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赵公明点点头,笑呵呵道。
“侯爷不必多礼,在下只是个乡野俗人,当不得尊,只是叫做赵公明。”
姬昌连连作揖,又拉着姬发一起。
“见过赵先生,有先生的帮助,想来伐商之事,成功指日可待了!”
“饱受暴君欺凌的天下百姓,也终于可以窥见生机了,多谢先生啊!”
赵公明侧过身子,然后回礼道。
“侯爷谬赞了,老朽哪里来得这么些本事,只是读过几本破书而已。”
“倒是侯爷,时时刻刻挂念着天下百姓,此等操守,令我辈佩服!”
姬昌带着赵公明与姬发,一边交谈一边走向西伯侯府,回答道。
“我不事农业,所食所用皆是百姓供给,如何能不把百姓放在心上?”
“此乃本分,何谈操守。”
赵公明对着姬昌拜了一拜,又道。
“侯爷这一番话,羞煞我等。”
“侯爷可是在为伐商之事犯愁?我可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总算聊到正题了,快憋死我了!
一听到赵公明谈到伐商的事,姬昌顿时眼前一亮,连一直心不在焉的姬发也投来了目光,伐商,怎么伐?
在这种情绪下,姬昌急忙道。
“知我者,赵先生也。”
“如今苏护虎视眈眈,背后更有商王百万大军,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赵公明捋了捋胡子,淡淡道。
“所谓士兵,皆是人生肉长,取之于民,得民心者,胜得百万大军!”
“商王暴虐,民不聊生,而侯爷素有仁名,士兵数量,侯爷不必担心。”
“一旦交战,商民不愿参军,商军只会越来越少,而侯爷得民心,治下之民愿尽全力,军队只会越来越多。”
姬昌吃了一颗定心丸,又问道。
“西岐虽有大将,却比不得那黄飞虎闻仲等人骁勇善战,如之奈何?”
赵公明闻言哈哈大笑,神秘道。
“侯爷莫急,此事不必出手,商王自会为我们送上良将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