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西山书院(1 / 1)

加入書籤

毕竟,这次即便是打得很简单了,也打出了世俗罕见的大胜仗,但依旧有不少将士埋骨他乡。

每次打仗,就好比边境多了一个坑,都是用战士们的命一个个填的。

可谁家的孩子都是亲生的,谁死了都有人心疼。

他知道,战争永远都有,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战争。

而怎么减少呢?只能一次性把所有的战争都打了,然后一统全球,把异族都打怕了,打残了,这样就可以让后世减少战争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陪小孩子玩了一会,自诩大人的李承乾回了东宫,躺在自己香香软软的床上,舒坦地睡了过去。

翌日,一觉睡到大中午,他终于悠然醒来,不得不说,离开长安这小半年,他还真没睡这么好过。

伸了个懒腰,在侍女的侍奉下穿好衣服洗好脸,他慢悠悠地走出门。

想想自己刚穿越那会,真装啊,还不用侍女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什么不好的?

“殿下,西山传信,蒸汽机车有成果了,咱们要不要过去看一眼?”

“而且,山下田间土豆红薯等作物也已经能收了,您要不要亲自去收?”

“火炮工坊弄了个瞬发枪,想邀请您过去看看!”

“………”

见李承乾醒了,张平连忙发挥了自己贴身小太监的作用,事无巨细地汇报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听着他一一汇报,李承乾忍不住笑了起来,“好!现在就去看看!”

汽车,燧发枪,土豆红薯辣椒这些东西,可都是他心心念念的,这出去半年,一回来,啥都有了!

他忍不住激动地搓了搓手,随即上了马车。

车子一路疾驰,很快就到了西山。

刚下车,就看到山上早已经焕然一新,新的书院坐落于半山腰,依山傍水,通体雪白,别有一番美观。

“殿下,这书院是奴才跟孔老根据您的图纸设计的,我们俩亲自监工,您还满意吧!”

见他看向书院,张平有些忐忑。

“嗯,很满意,干得不错,咱们先进去看看吧!”

李承乾满意地点头,自己这贴身太监还是有点东西的,盖得跟自己的设计图基本没差。

“殿下这边请,按照您的吩咐,招收了五百适龄的农家子弟,西山工人优先,都是六岁左右的稚童,教材也是孔夫子按照您的意思,教了几个夫子,让他们讲课!”

张平带着李承乾进了书院,看着这红砖白墙,一时间有些激动。

这可是自己盖的啊,若是以后,以后自己说不定也能跟着太子殿下留个名字。

“还不错,去见见孔老吧!”

李承乾知道,自从自己离开,自家老师就不放心自家产业,亲自来这做了个代理院长。

“太子殿下,你回来了,不错,长高了不少,也壮实了!”

见到李承乾,孔颖达有些担忧地多看了几眼,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师,学生回来了!这段时间,辛苦老师了!”

李承乾激动地抱住了孔颖达,这老头,他可是真当亲老师看待的。

“老夫不辛苦,你行军打仗更辛苦!快进来看看,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孔颖达把他拉进去,随即带他一一巡视起一间间教室。

看着里面的讲堂课桌,他突然有了一种梦回前世小学的感觉。

“老师您做得很好,还好有您在!”

“哈哈,你小子呀,跟老夫还这么客气!”

孔颖达忍不住笑着抚了抚胡须,随即问道:“太子,可否说说你这些书是哪里来的?”

“老夫发现,你这些东西,真的可以改变整个时代!书中包罗万象,不仅有儒家经典,还有各种诗词文章,实在是太适合教学了!”

说起这个,他老脸有些泛红。

刚拿到这书的时候,他还有些不以为意,区区杂书罢了。

毕竟自己什么身份,孔家嫡系,文人领袖,桃李满天下,什么学生没见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不了解。

可看到那几本书,他恍惚了,突然感觉,自己这辈子,好像都教到狗身上了。

特别是那本算数,竟然发明了全新的“数字”,还有各种公式,让人眼花缭乱,就连他,现在也没完全搞懂,只知道这东西算起来很快,飞快!

要不是李承乾不在,他都想传遍全国!

而且那语文书也是包罗万象,仿佛浓缩了从古至今的精华,而且还有延伸。

这本书,就算自己一辈子也作不出来啊!

“老师谬赞了,这书是学生闲暇时写的!”

李承乾嘴角含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你?”

孔颖达看了他一眼,随即立马否定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才多大,虽然你天资聪慧,但从没听闻过九岁稚童,便能出书立传的!”

他眼神中满是不敢置信,语气坚定不移,但声音却有些颤抖。

这一刻,他恍惚了,看着李承乾,宛若神明。

自己,这是教出来了个什么东西?天才已经不足以形容,怪物啊!

虽然嘴上说着肯定不信,但他心里已经动摇了,毕竟这书,他也清楚,自己写不出来,那大唐其余人就能写出来了吗?

最不可能的解释,也许就是最真的事实!

“老师……”

看着眼前小老头仿佛信仰崩塌的模样,李承乾不好意思地挥了挥手。

“太子殿下,老臣没事…没事……”

孔颖达欣慰地看了他一眼,“太子殿下天人下凡,天资聪慧,有此作为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他仿佛喃喃自语,又好像是对着李承乾说话。

脸色也是变幻莫名,古怪至极。

李承乾扶着他坐下吧,随即坐在了他旁边,给他倒了杯茶水。

就在办公室里,听着各个工坊负责人的报告,看着他们半年来的所作所为,脸上的笑基本没停过。

西山玻璃经过打造西山书院之后,玻璃窗户就已经供不应求。

而且,还有往方式送的各种小巧的玻璃饰品,畅销无比。

其他的工坊,也是各有各的成就,除了火炮,蒸汽机车,蒸汽船三个产业没盈利,其余的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半年时间,他赚的钱比国库几年都多,要不是火炮蒸汽车船花销太大,余额还能涨几倍。

不过,这也已经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