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共情闫埠贵的抠门(1 / 1)

加入書籤

何大清走的时候,不光是傻柱跟何雨水接受不了。

满大院的人都觉得何大清疯了,脑袋坏掉了,竟然抛下自己亲生的儿女,去给寡妇养孩子。

傻柱也算半个大人了,当时甭管谁,只要提起何大清,傻柱都是一副气愤的样子,说他没有这样的爹。

何雨水更别提了,刚开始还哭着闹着要找何大清,后来就再也没说过。

什么都听她哥的,也就是这两年何雨水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那会大家伙都以为何大清不会再回来了,傻柱跟何雨水这兄妹俩也是对何大清避而不谈。

最开始何大清写信回来,为什么寄给了易中海呢。

因为傻柱识字不多,从小傻柱就不爱学习,后来学厨艺更是把仅有的那点文化都丢锅里炒了吃了。

何雨水也小,所以何大清拜托院里名声最好的易中海帮忙照顾他们一下。

写信来也让易中海转交,顺道给这兄妹俩念一下信,再帮他们写一下回信。

可是那会傻柱跟何雨水对何大清正是最抵触的时候。

易中海拿着信过去找他们,一说是他们父亲何大清来的信,傻柱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恨不得把耳朵堵起来。

何雨水一听何大清的名字,就开始止不住的哭。

哭的傻柱一个头两个大,直接就跟易中海说,让他转告何大清,以后别在写信了,走都走了,他们两就当没有这个爹了。

易中海最初还真心实意的替何大清说过话,希望傻柱跟何雨水能体谅他们父亲。

也在给何大清的信里,描述了两个孩子的伤心。

他那会是真的觉得好好的一个家,不能就这么散了。

何大清再有不是的地方,他也是傻柱跟何雨水的父亲,把他们拉扯大了。

傻柱跟何雨水不懂事,说话伤人,那也是因为年纪太小,接受不了自己父亲的离开,都能理解。

后来什么时候他不在这么想了呢。

何大清接到信,看到易中海说的,何雨水天天哭着要爸爸,傻柱照顾不好何雨水,两孩子有时候饿肚子。

易中海还在信里委婉的说了他和一大妈对傻柱跟何雨水的照顾。

当时易中海就是想让何大清记他一份人情。

毕竟何大清是有真本事的人,那一手好厨艺真是没话说,没跟寡妇私奔之前,四合院里何家的那日子也是数的着的。

谁知道以后何大清会不会回来,自己万一用得上他呢。

等何大清在写信回来的时候,这么说的。

说他确实回不来,两个孩子既然这么抵触他,那他希望易中海能多去看看两个孩子。

以后他就不给孩子们写信了,让易中海跟他保持联络,转告一下孩子们的近况。

同时随信来的还有十块钱,并且何大清还说了,以后每个月他都会寄十块钱回来。

傻柱那边他已经托人给安排了工作,年龄够了的时候,让易中海帮忙带傻柱去红星轧钢厂找一下那个介绍人,到时候那人会直接把傻柱安排进食堂上班。

何雨水还小,没办法给她安排工作,所以他每个月寄十块钱,用作何雨水的生活开销。

何大清有厨艺在手,什么年头也饿不死当厨子的。

跟易中海通了几次信,知道了傻柱跟何雨水的情况以后,何大清就开始每个月都寄钱回来。

何大清是53年年后跟白寡妇私奔的,如今都61年了。

就是没有八年整,按七年算,一个月十块钱,七年就是八十四个月,最少寄回来了八百四十块钱。

易中海又翻了个身,手指头不自觉的划拉着,他截留下来的钱跟他自己的存款分开放着呢,加上这个月何大清寄回来的,整整有九百五十块钱。

自己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了,把这个钱扣下来了呢。

那会他是怎么想的来着,第一次收到钱,何大清在信里说,傻柱这孩子性子直,雨水又太小,平时生活上希望易中海能多多帮衬一下。

尤其是涉及到两个孩子有事要花大钱的时候,让易中海帮忙掌掌眼,别被人骗了。

易中海觉得何大清说的很对,傻柱跟何雨水什么也不懂,十块钱,这对于他们两个孩子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虽然他自己没养过孩子,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四合院里这么多年纪相仿的孩子,有聪明的,但是傻柱绝对算不上。

要是直接把这十块钱给了他们,那肯定没两天就得花完了。

还不如自己给他们保管着,等他们兄妹俩日子真过不上来的时候,他出面帮衬一下不就行了。

如果傻柱表现的好,能把他跟何雨水的日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自己在把这个钱交给他们也不迟。

就这样,易中海本来是打算观察傻柱两个月在说,结果一来二去,这个钱的事就一直这么拖着没说。

易中海一晚上跟躺锅里了一样,各自翻来覆去,仅存的一点点良心,极其的受煎熬。

脑子里一会儿是何大清回来,东窗事发,他被何家父子打上门来,身败名裂的场景。

一会儿又是何大清没回来,这个事没人知道,他还是受人尊敬的一大爷。

但是想想也不可能,何大清的地址都被老婆子告诉傻柱了。

傻柱没心眼,但是何雨水那小丫头,给何大清写信指不定会说什么呢。

而且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有这么一个亲儿子,亲儿子要娶媳妇了,当爹的能不露面吗?

即便真的那个万一出现了,何大清就是不回来,那肯定也会在信里说点什么,没准还得寄钱回来。

到时候在信里来一句:“有十块是给何雨水的。”

那不一样露馅吗。

易中海脑袋快要炸开了,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的管事大爷,心机城府还是有的。

而且每个月何大清都有钱寄过来,他其实也早就预想过这种场面。

只要不是何大清亲自回来,他有把握能糊弄过去,傻柱没脑子。

就跟傻柱说,这笔钱他一直替何雨水保管着呢,本来是打算等何雨水毕业的时候拿出来给她,让她拿着钱去找个好工作。

现在既然你们要让何大清回来,那就提前把钱给你们。

不,不能这么说,傻柱想不到的,何雨水肯定能猜到。

那就说傻柱既然都要娶媳妇了,也就是正儿八经的大人了,能当家做主了,所以把这个钱给他们?

易中海编排了好几种说辞,分别来应对何大清回来,何大清不回来。

想到那些钱,九百五十块钱,易中海也是一阵心痛。

当年他的工资还没这么高,为了要孩子,他带着一大妈各个大医院检查拿药,各处打听的偏方也没少用。

那可都是要花钱的。

而且他是院里的一大爷,为了树立自己的好名声,谁家有事他都要第一个出面,捐钱捐物的帮忙。

钱哪儿那么好挣,他和一大妈也得吃也得喝。

刚开始那每个月的十块钱,他确实偷偷拿来用过,不过后来他的级别越升越高,工资也一路水涨船高,他就把这个钱又补足了。

虽然他一年工资也差不多这个数了,但是钱在他这保管这么久了,好像就跟他融为一体了,在往外拿,真的好舍不得。

易中海突然就共情了闫埠贵。

不到万不得已,这个钱,易中海还真是舍不得掏出来。

在观察一下吧,这两天找时间旁敲侧击的问一下傻柱,看看何雨水到底有没有写信给何大清。

反正还有一段时间,在傻柱结婚之前做决定也不晚。

盘算好了怎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天都蒙蒙亮了,易中海才终于睡着。

第二天起来顶着两个特别明显大黑眼圈。

贾东旭和秦淮茹两口子出门上班跟易中海撞了个正着,还以为是一大妈那有什么事呢。

弄的贾东旭心里又想多了一层,原来贾张氏胡搅埋缠说的那些歪理,天长日久的听下来,终究是在贾东旭心里留下了痕迹。

他妈说的对,如果他师娘这个孩子保住了,那他这个徒弟在易中海心里就会变得一点份量也没有。

想来上次师娘出院,师父在路上跟他说的那些,什么要帮他想办法调动工作的事,根本不是真情流露,而是知道没了孩子,以后养老必须得靠自己这个徒弟,所以在拉拢自己。

想想也是,他出意外受伤那段时间,算一算应该是师父和师娘正要孩子的时候。

然后没多久就听到了师娘怀孕的好消息,师父忙着照顾师娘,他直接被安排去了打扫卫生。

但凡他师父有心,在厂里给他安排岗位的时候就出面替他说几句话,他能被调去打扫卫生吗?

现在孩子没了,师父又想起来自己这个徒弟了。

贾东旭明明在等级考核的时候就心里告诫过自己,看清了是怎么一回事就行,以后别对易中海这个师父抱太大期望了。

可是看透了也一样会难受,这是自己在心里一直当成父亲和榜样的长辈。

贾东旭平时话也不多,如今心里对易中海隔阂越来越深,更是没话对易中海讲了。

易中海也一肚子心事,没注意到贾东旭的异常。

何大清这个钱的事迫在眉睫,易中海顾不上去操心贾东旭和那个任务了。

他就没觉得这个任务有多难,不就是调动工作吗,这也不是一下就能办成的事,拖一拖更显得这个工作不好调动,自己付出的心力越多,越容易让贾东旭感动。

易中海还不知道,贾东旭早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吴下阿蒙了。

这师徒两不说话,秦淮茹也闷着头没乱搭话。

秦淮茹这点分寸拿捏的极好,只要有贾东旭在场,她就是一副全心依赖自己男人的小媳妇模样。

其实秦淮茹是在心里算计着怎么堵傻柱一回,让傻柱给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她也去食堂工作。

哪怕是临时工也无所谓,反正她在车间也没转正呢。

去洗盘子刷碗她都可以,至少那些厨房里的活儿她能干的了。

不像车间里,干了这段时间还是好多名词都听不懂。

快到厂子的时候,许大茂带着陈长峰也赶上来了。

看见易中海,少不得要停下来打个招呼。

陈长峰和许大茂都比贾东旭年纪小,虽然许大茂跟贾东旭私下来往不多,但是一样得问个好

贾东旭看着意气风发的陈长峰,还有一直都是四合院里年轻一辈过得最潇洒的许大茂,眼里闪过深深地羡慕。

听说傻柱也要结婚了,他是年轻一辈里年纪最长的,可他却是混的最不好的那个。

正义系统绑定他的时候,他还以为他是被选中的独一无二的人,以后肯定能过上人人都羡慕的好生活。

没想到刚考上三级工,美梦没做几天就醒了。

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要是哪天淮茹真的在车间里干出点名堂来,自己一个大男人,脸该往哪儿放。

贾东旭决定中午就找机会约一下孙盛毅和陈长峰。

现在他师父在一旁,不方便说话。

而且求人办事,也不能光出一张嘴吧,少不得要请他们两吃个饭。

于是在厂子门口分开的时候,贾东旭悄声对秦淮茹说,让她中午别等自己吃饭,他有点事找孙盛毅和陈长峰。

秦淮茹懂事的没有问为什么,默默的从口袋里掏出来她带的粮票和钱给了贾东旭。

“东旭,这点够吗?要不行我一会儿找一大爷借点,中午下班我在车间门口等着你过来了给你。”

正好他们两口子打算下班了去找地方给槐花换点细粮,装的粮票和钱不少。

贾东旭接过来以后,拿了几张,剩下的又给回了秦淮茹。

在食堂吃个饭,三个人也花不了多少。

这就是贾东旭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他人情世故上的缺点。

从小有他娘贾张氏护着,那贾张氏什么脾气,无理也能搅三分的主儿。

就比如说当初找易中海拜师,别人拜师,那不得拎点东西,好言好语的请人家收自己为徒吗。

贾张氏怎么办的,撒泼打滚的要易中海收下贾东旭,屁都没拿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