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爷爷吃醋,你只能吃我的“鱼”(1 / 1)

加入書籤

顾文渊骑着车到菜市巷门口,看着顾音蛰站在门口,对着一个骑自行车的背影挥手。

静悄悄的接近她问道。

顾音蛰回头一看是爷爷,瞬间笑开了,“宋长河。”帮着爷爷拿下车把手上面的饭盒。

刚刚和宋长河聊了那么久,她都饿死了。

“宋长河?”他已经有好久都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了,“他怎么来了?”

“进去说!”顾音蛰一手拿着饭盒,一手拽住爷爷进屋子里面,现在入冬了,晚上风飕飕的,站在院子里好冷。

“爷爷,你觉得这个怎么样啊?”顾音蛰和爷爷说完自己的教育大计,眼眸闪烁的望着爷爷,等待着爷爷的肯定。

“可以,没问题。”他看得出来,她很喜欢当老师,每次下课回来都哼着歌,既然做这个事情能让她开心,他就不会拒绝。

“得会儿我陪你一起去找强哥,要找个离家近一点的房子。”顺便把他最近生产出来的电风扇带过去。入冬了,虽然生意有些下滑,但是广省那边还是热,还是能卖上一些的。

最近他忙,不能每天都去接送她,找个近的也放心。

“嗯嗯!”她也是这么想的,近的路上花费的时间少,能多点时间休息备课。

强哥那里房子资源果真多,“最近回来的人多,卖房子的、租房子的也都多。”政策的变动瞒不过他们,以前他们都是在底下偷偷摸摸的弄的。但是最近,他了解到,已经有人直接开始公开租卖房子了。

“卖房子?”租房子顾音蛰可以理解,但是卖房子她有点不懂。

“很多房子,之前都是被政府收走的,里面住了不少人,再想自己收回来,事情很多。嫌麻烦的就打算直接卖掉。”这都是没办法,之前被收走的房子,能住进去的要不就是曾经的邻里,要不就是和上面有些关系的。“要是按照现在的价格,你们那套房子就得贵上小一千块钱。”

几个人边聊边找房,虽然要租房子的人多,但是像她这种只要租一个大房间的房子租的人还是少,毕竟现在回来的大多都是一大家子的,都想要一个完整的屋子,或者一个人的话,也只需要小小一间就够了。

“就这间吧!”离家里大概就一两公里,而且路上都灯火通明的,危险性小。

“行!”强哥也觉得这间房子好,“都是老熟人,一块五一个月。”

强哥给他们的肯定都是最低价了,不用怀疑。“好!就这个价。我订下了。”

签好合同,拿到钥匙,回去的路上顾音蛰还很兴奋,“我明天就要去邮局和宋长河说,房子已经租好了,他可以去找生源了。”

顾文渊拉住女孩,“你和宋长河?最近玩的很好吗?”

“没有啊!”顾音蛰摇摇头,她也是最近因为合作的事情才重新和人联系起来的,“就是最近在一块谈谈合作。”

顾文渊笑笑,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第二天中午,都不用顾音蛰去找,宋长河自动地找上门来。

端着个饭盒找到了钢铁厂食堂里,厂里好多人都知道他是厂长的侄子,没人敢拦着他,还都给他指路。

“老师,你试试我们邮局的食堂。”宋长河将自己特意打过来的菜推到顾音蛰的面前。

顾音蛰本想拒绝的,但是看着面前的红烧带鱼,那两个字实在是说不出口。“谢谢啊!”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

她喜欢吃海鲜,偏偏现在的人都喜欢吃肉,钢铁厂的好菜也都是肉,鱼都很少见。

“我今天晚上就去和他们说,明天就能开课!”他巴不得越早开课越好。

“嗯嗯!”顾音蛰嘴里剃着鱼刺,土拨鼠一样的点头。“这鱼的味道真不错,我下次去你们食堂吃饭。”

宋长河打的鱼太多了,她中午没吃完,剩下来的晚上带回家继续吃。

“今天食堂有鱼?”顾文渊看着这几块带鱼片,夹了一筷子进嘴里,味道和钢铁厂食堂做的不太一样。

“是宋长河从邮局食堂带过来的。”尝了一下爷爷带的政府食堂的饭菜,还是觉得邮局食堂的大师傅手艺最好。

“味道比钢铁厂好吃多了。”

“是吗!”顾文渊现在想把刚刚吃进去的鱼给吐出来。

宋长河招生能力很强,一下午的功夫,就找到了三个学员。第二天晚上补习班就正式开课了。

和之前一样,两天上一节课。为了好分账,补习班算顾音蛰的,宋长河按提成算钱。每招到一个人,就给宋长河五块钱的提成。

这样算下来,两个人挣的钱也差不多三七开了。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七六年年底了。

“老师,吃鱼吗?”宋长河晚上在钢铁厂门口等着顾音蛰下班,今天食堂又做鱼了,他特意打了一份带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顾音蛰疯狂摆手拒绝。

最近不知道爷爷犯了哪门子的不对劲,突然爱上了做饭,特别是做鱼。她最近一星期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在饭桌上看到鱼,红烧的,清蒸的,炖的。就是再喜欢吃,她现在也都已经PTSD了!

不过她可以拒绝宋长河送的鱼,却拒绝不了晚上餐桌上的【鱼】。

“爷爷,你怎么最近天天做饭啊?不忙了吗?”难道市委的工作结束了?

“马上不是过年了吗,我想自己做年夜饭给你吃啊。”以前他都不在意这些事情,但是现在,他有了学习的动力。

给顾音蛰舀了一碗鱼汤,看着女孩一脸难色,“放心吧,明天就没有鱼了。”

想必现在,她也不想吃别人的鱼了。

“真的吗!”这真的是意外之喜了。“明天我要吃蔬菜!”鱼再好吃,天天吃也是不行的。

越接近年底,厂子里很多机器都停了下来,等着年后再开工了。

机器一歇,人也就闲了下来。就动起了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