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霉素现世,谣言如刀(1 / 1)
紫竹林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带着特有的清冽药香。但在医部深处,一间被临时改造、用净水符和避尘阵反复加固的静室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雨将至。柳长耳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桌面上十几个造型奇特的琉璃器皿——那是他连夜赶制出来的简易培养皿。
每个培养皿底部都铺着一层淡黄色的、由米浆和肉汤混合熬煮再凝固的培养基。而在培养基上,则分布着几抹刺眼的青绿色霉斑——正是从罗天咳血样本中分离、培养出的奇异菌群。旁边几个培养皿里,则分别接种了取自不同感染伤患的脓液样本,细菌正在培养基上肆意蔓延,形成令人作呕的黄色、白色或灰绿色的菌落。
“第七次了…”柳长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指着其中一个培养皿。只见青绿色菌斑的边缘地带,一圈异常清晰、约莫指甲盖大小的“空白地带”赫然在目。而在这圈“空白地带”之外,原本应该疯狂生长的致病菌落,像是被无形的墙壁阻挡,萎靡地停滞在边缘,甚至有些已经呈现出溶解、死亡的迹象。
“看这里,”他拿起一根细长的琉璃棒,小心翼翼地指着那圈空白,“凡是被这种‘青霉’占据或靠近的地方,那些致病的‘邪秽之气’(细菌)的生长都被死死抑制住了!效果…比我们现有的任何一种抑菌草药粉都要强!而且…”他又指向另一个培养皿,那里青霉菌斑更大,抑制圈也更宽广,“它还在不断生长,不断释放这种‘抑制之力’!”
罗天站在一旁,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凑近观察,现代微生物学的知识在脑海中翻腾。那青绿色的霉斑、那清晰的抑菌圈…一切特征都指向那个曾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名字。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沉声道:“柳师兄,你确定这种抑制效果稳定吗?对所有测试的致病菌都有效?”
“目前看过的几种,包括导致钱老那种顽固伤口化脓的‘腐气菌’,都有效!”柳长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虽然无法彻底杀灭,但这种压制力,足以给伤患自身正气(免疫力)争取宝贵的恢复时间!若能提纯…若能大量制备…”
“青霉素。”罗天斩钉截铁地吐出三个字。
“什么?”柳长耳一愣。
“这种由青霉菌产生的、具有强大抑菌效果的物质,我称它为‘青霉素’。”罗天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它将是划时代的药物,能拯救无数被‘邪秽之气’侵蚀的生命,包括战场上因伤口感染而死的士兵,包括得了肺痨(肺结核)咳血的患者…其价值,无可估量!”
柳长耳反复咀嚼着“青霉素”这个古怪却精准的名字,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医道坦途在眼前铺开。
净瓶琉璃斋议事堂。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
斋主长眉道人依旧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绿柳长老端坐主位,一袭青衫,神色平静。邢明长老则面沉如水,眼神锐利如刀,扫过站在堂中的柳长耳和罗天,最后死死钉在绿柳身上。
柳长耳强压激动,将实验结果和“青霉素”的概念清晰阐述了一遍。
“荒谬!”不等柳长耳说完,邢明猛地一拍扶手,坚硬的黑铁木扶手竟被他拍得嗡嗡作响。“以霉制毒?简直闻所未闻!我辈修士,祛病除邪当以自身元气为基,辅以天地灵药,调和阴阳,驱邪扶正!你们竟想用这等污秽霉斑入药?这和邪魔外道炼制瘟毒疫瘴有何区别?!”
他霍然起身,指着罗天,厉声道:“此子来历不明,身负诡异‘绝症’,又拿出这等邪异之法,分明是包藏祸心!绿柳长老,你执意收他为徒已是破格,如今还要纵容他蛊惑柳师侄,弄这等歪门邪道,败坏我琉璃斋清誉,是何居心?!”
“污秽?邪异?”绿柳的声音清冷如冰泉,带着金丹修士的威压,瞬间压下了邢明的气势。她缓缓抬眸,目光如针:“邢长老,你口中的‘污秽霉斑’,在长耳的实验中,确确实实抑制了多种致病菌邪的生长,效果远超寻常草药。此乃实证,非臆测。”
她站起身,青玉灵枢针在她指尖若隐若现,散发出柔和的碧光:“医道之本,在于救人活命。法无正邪,用之正则正。只要此法能活人无数,便是正道!至于来历不明…”
绿柳的目光转向罗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他是我绿柳的亲传弟子,他的根底,自有我担待。邢长老若质疑我识人不明,大可去向斋主申诉。”
一直闭目的长眉道人,微不可察地动了下雪白的长眉,却依旧没有睁眼。
邢明脸色铁青,被绿柳的强势和金丹威压堵得一时语塞。他环视四周,其他几位长老有的面露沉思,有的则明显倾向于绿柳的新发现。
“斋主!”邢明转向长眉,抱拳道,“此法前所未有,风险未知!若贸然大规模制备,一旦失控,霉毒扩散,岂非成了青山城的浩劫?我琉璃斋百年清誉毁于一旦啊!请斋主三思!”
长眉终于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深邃如古井,仿佛能看透人心。他没有看邢明,而是看向绿柳和罗天:“绿柳,此法…你有多大把握可控?”
绿柳微微躬身:“回禀斋主,长耳已初步掌握菌群培育之法,只要选址得当,防护严密,风险可控。且首批制备,只为验证其效,用量极小。弟子愿以性命担保,绝不让任何‘霉毒’泄露危害斋内及青山城!”
长眉的目光又落在罗天身上片刻,仿佛在审视着什么。最终,他轻轻颔首:“可。绿柳主持此事,柳长耳辅助。选址…就在紫竹林后山废弃的‘澄心药庐’,布下三重净尘阵法,非核心人员不得靠近。所需资源,由库房优先调拨。”
“斋主!”邢明失声叫道。
“此事,不必再议。”长眉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随即又缓缓闭上了眼睛。
邢明胸膛剧烈起伏,怨毒地瞪了绿柳和罗天一眼,拂袖而去。
澄心药庐,这座曾经用来处理特殊药材的僻静建筑,在短短数日内被彻底改造。三重淡青色的净尘法阵光幕将其笼罩,隔绝内外。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艾草和硫磺焚烧后的气味。
药庐内,最核心的“菌室”被布置得如同一个简陋的无菌实验室。柳长耳几乎不眠不休地调试着温度、湿度,用自身微弱的木属性元气小心翼翼地滋养着那些盛放在琉璃器皿中的青绿色菌种。
而负责最关键环节——菌种日常照料、观察和初步扩繁的,是秀儿。小姑娘穿着一身特制的、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罩衣,头发被布巾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异常专注的大眼睛。她似乎对这种散发着奇异气息的青绿色霉菌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在柳长耳略显笨拙的操作对比下,她的小手异常稳定,动作轻柔而精准,每一次转移菌种、添加培养基都恰到好处。那些在柳长耳手中偶尔还会“发脾气”长杂菌的菌种,到了秀儿手里,却变得异常温顺,青绿色的菌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培养基上蔓延开来,生机勃勃。
“秀儿姑娘…真是…天赋异禀。”柳长耳看着秀儿熟练的操作,忍不住感叹,眼中充满了惊奇和一丝挫败感。他堂堂医部天才,在侍弄这小小的霉菌上,竟不如一个小丫头?
罗天站在菌室门口,看着秀儿专注的侧影,心中微暖。他深知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无菌操作要求极高,秀儿的这份“天赋”,或许是她多年照顾病重的自己,在无数次的煎熬中磨练出的、对生命和细微变化的本能感知力。
钱伯则像一尊沉默的铁塔,守在药庐唯一的入口。他腰间的旧刀虽未出鞘,但那股经历过生死沙场的凛冽煞气,足以让任何未经许可靠近的人心底发寒。他的目光不时扫过外面寂静的山林,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青霉素的生产线,就在这种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艰难地搭建起来,如同一株在寒风中顽强探头的幼苗。
与此同时,青山城内,一股阴冷的暗流开始涌动。
“听说了吗?净瓶琉璃斋后山…在养毒!”
“可不是!紫竹林那边,现在日夜都飘着一股子怪味,像腐烂的木头,又像发霉的棺材板!”
“据说是那个新来的、病得快死的罗家小子搞出来的!叫什么…霉什么素?听着就不是好东西!”
“琉璃斋不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吗?怎么开始弄这些邪门玩意儿了?该不会是想…”
“嘘!小声点!武阳王府的人说了,那东西弄不好就是瘟毒!沾上一点,全家死绝啊!”
“天杀的!他们想干什么?要把瘟疫散到城里来吗?”
流言如同跗骨之蛆,在茶馆酒肆、街头巷尾迅速滋生蔓延。恐慌和猜疑如同瘟疫般在普通民众心中扩散。最初只是窃窃私语,很快变成了公开的指点和忧虑的目光投向紫竹林方向。
武阳王府,书房内。李有亮将一份密报恭敬地呈给世子欧阳信。欧阳信斜倚在铺着雪貂皮的软榻上,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听着李有亮添油加醋地汇报着城内的流言,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得意的笑容。
“琉璃斋研制瘟毒…”他慢悠悠地重复着流言中最恶毒的一句,眼中寒光闪烁,“绿柳,长眉…我看你们这次如何自辩!这‘青霉素’…还有那个罗天,迟早都是我王府的囊中之物!”
他看向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已经看到净瓶琉璃斋在舆论的狂风暴雨和各方觊觎下摇摇欲坠的景象。风暴,已然在青山城的上空凝聚,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那刚刚诞生的、名为“青霉素”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