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演讲(1 / 1)

加入書籤

这场选举大会,说白了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发言的人能够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与发展规划。

在镇长已死,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经展现出种种弊端的当下,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希望有人能够带领镇子重归正途。

切实的生活经历,让所有人真实地感受到,粮食越吃越少,日子越过越差。而血屠入侵后,更是连重建工作都步履维艰。

有镇长总比没有好,能做出改变那更是喜上加喜,这也是护卫队成员不反对举行选举的原因。

不过可惜的是,前几名候选人,受教育水平都比较低、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又或是没经历过这种场景,缺乏经验。

结果就是,他们往往把力气用错了方向。比起让听众信服,他们更想拉关系,让熟人去投他的票。

战前的联盟确实是人情社会,或者说人类所有的社会群体都是讲人际关系、拉帮结派的。

但这些拉人情的话语,并不能真正打动人心,至少张文就听得兴致缺缺。比起听他们讲话,他宁愿去数蚂蚁。

又过了两人之后,轮到一名出身于避难所的人物,其演讲的内容,总算是稍微吸引到了张文的注意。

“……那么就跟我之前所说的一样,南湖镇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秩序,真正的秩序!”

一名脸上带着眼镜、身体瘦黑的青年人讲得唾沫横飞。

“这几年我们完全是生活在无序中,镇长肆意妄为,随心所欲地涨租、涨商税,一点条例法规都没有!

播种的时候,种地的为了抢那么一点农家肥,都恨不得能把别人打死,什么先来后到都跟当放屁一样。

护卫队的人也是一个样子,呆在镇长手底下,就敢吃东西不给钱,随意顺走别人摊位上的东西,简直是无法无天……”

听他痛斥南湖镇发生的种种无序事件,在场的听众里,氛围突然变得怪了起来。

普通的镇民缺少资源,大家都穷嘛,所以为了一点小东西都会使劲的争抢,生怕落后于他人、在别人面前露怯。

不过时间长了,他们也习惯了,对于这些指责也不怎么在意。毕竟那点农家肥说不定就能多长出几穗粮食,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站在堡垒旁的护卫队成员则尴尬起来,平时仗着点小权小利占别人的行为被暴露出来,就有些羞耻。

至于镇长,则已经死得不能再死。而就算他没死,这些指责也怕是会当成耳旁风。

戴着眼镜的青年又忘乎所以地痛斥了好一通,才在洪红松的提醒下,认识到自己快超出发言的限制时间,便赶紧扯回正题。

“请各位为我投上宝贵的一票!这是大家少有的能见证‘民主’的时刻,一定要珍惜!

我不敢保证其他人会在胜选后坚持民主,但我一定会……我将用毕生所学,建立一个新的民主制度,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阵阵掌声中,青年喘着气,面带红光的回到等候区。看起来,他似乎很满意自己刚刚的表现。

他曾在避难所里受到过教育,小时候还接受过口才训练,结果避难所开启后,来到外面,一身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好不容易抓到这么一个机会,他自然是提前做好了功课,觉得除了中间说得有点多,大体还是令人满意的。

之后的上台的是一名个子高高的军官。或许是前一名竞争对手表现太好的缘故,他很紧张,最终只扯了几句就下台了。

随后,轮到老杨上场了。

他不急不缓的走到演讲台前,脸上依然挂着微笑,稍微清了清嗓子,掏出一张纸,缓缓开口道:

“各位镇民,老杨我,应该没有不认识的。

镇长已经死了,但总得有人管事。老杨我在南湖镇呆了快二十年,也算阅历丰富,能力也是有目共睹。

今天呢,我就毛遂自荐,争一争这个镇长。如果我成功上任,别的不说,租子先给大家减两成半,并且一上任就执行!”

广场上一下子就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与鼓掌声。

比起那些虚的,减租可是立竿见影的事。

南湖镇附近的玉米已经收获得差不多,只待将玉米棒晒干、脱粒,就该交租子了。

但这几天发生了动乱,又下起了雨,交租的事情自然就耽误下来。

玉米生长得很快,亩产量也不小,这一下子减掉两成半的租子,至少冬天就会好过得多。

几乎触手可得的实惠,怎能让镇民们不感到激动?

老杨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好一会儿后,等到声音小了下来,才接着说道:

“这些年来,镇长确实不怎么厚道,光顾着把自己关在里面享乐,离大家太远了!

我老杨就绝对不会这样,绝对会尽职尽责。大家都知道,我也可以算是看大门的,这一看就是十几年,随叫随到,也没松懈过啊!”

广场上顿时出现些许笑声来。

“当了镇长后,我肯定会跟以前一样,为大家服务的。如果我干得不行,大家在开个会,把我拽下来,重新再找一个镇长也不迟。

不过接下来,快到冬天了,那些地里面的爬虫也该出来了,今年的最后一波异形潮很快就会爆发。

当务之急,就是先把那些城墙上的破洞堵起来,免得大家伙遭殃……”

比起之前讲话的瘦黑青年,老杨显得务实很多。

他讲的主要都是各种事情的应对方法,例如房子该怎么组织维修、破路该怎么填补……

此外,老杨只是稍稍提了几句对原有制度的更改,例如减少租子、允许居民们进入堡垒避难,等等。

这种务实中又画饼的做法,很快就受到了在场居民的欢迎,掌声与欢呼声一波比一波高。

在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后,老杨面带笑容,挥着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排在他后面的候选人,正是张文。

耸立不动的动力装甲,在近一个小时之后,总算是迈开了步子。

站在演讲台前,张文没有去管只到腹部的麦克风,而是借助动力装甲内置的扩音系统,将自己的声音传到整个广场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