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各有心思(1 / 1)

加入書籤

孩子们玩的开心,但有人却不开。

勤良媛。

勤良媛怀揣着重振家族荣耀进的东宫,一心想将慕安然比下去,重新以许家女的身份成为太子妃。

没成想自己还的雄心壮志还没来得及施展呢,父亲被贬去林州、娘亲莫名其妙病故,外祖家也全都被斩首。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慕安然。

如果当初慕安然不出风头,母亲怎么会设计害慕流风。

如果没有这件事,李氏就不会进许府的门。

可现在倒好,明明慕安然挑起争端,最后却以受害者的身份报仇,害得她家破人亡。

这算什么?

勤良媛自打从许府回来后就一直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闭门不出,她神色晦暗地看着娘亲曾经送给她的东西。

眼泪流了一地又一地。

她的娘亲,真的没了。

从此后再不会与她说话了。

春风看着主子这般模样心里跟着着急,可自家老爷如今已经跟着殿下去了林州,她就是心里着急也不知该与谁商量。

“春风”

站在一旁的春风吓了一跳,立刻问道:“主子有何吩咐?”

勤良媛缓缓抬起头,眼里的悲伤逐渐平淡下来,“东宫最近都有什么事情发生?一一说来。”

春风见自家主子肯关心外面的事情了,心想着自家主子大约是要振作起来了,心里高兴的很。

“回主子的话,自从殿下离开后,宸良娣就将请安取消了。咱们东宫的四位公子都回来了,听说四公子每天早膳过后都要去曲水殿找三位哥哥玩耍……”

“回来了?他们四个全都回来了?”

勤良媛有些惊讶,“他们不是安顿在凤鸣宫吗,怎么大过年的都回来了?”

春风想了想说道:“据说是因着太子殿下出门时日过久,所以将公子们都送回来,也算是陪伴。”

勤良媛平淡无波的脸上逐渐露出笑容。

她正愁找不到机会报仇呢,老天就将几个孩子送了回来。

她算计不了慕安然,还对付不了几个孩子?

春风瞧着勤良媛的表情有些怪怪的,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子,您怎么了?”

勤良媛摆了摆手,“你先出去吧,我想安静一会。”

她这次一定要想个绝妙的办法给慕安然致命一击。

她能有今日的恩宠不就是仗着生了三个儿子嘛,可若是孩子都死了,那她即便不疯也不会再有半分宠爱。

慕安然,等着瞧吧。

凤鸣宫内。

柔珠拿了几套新制成的衣衫,笑着走到越贵妃身前说道:“主子您瞧,这是殿中省新送来的春装。不愧是要到春天了,瞧着这鲜亮的颜色都高兴。”

自从绥安帝与越贵妃和好之后,几乎每晚都留宿在凤鸣宫,让那些觉得越贵妃要失势的女人们咬碎了几口银牙。

可当事人却是毫不在意。

“瞧着是不错的,留下吧。”

柔珠笑着应下,随即说道:“皇上今儿个早上走的时候还说午膳要过来呢。”

越贵妃得宠这么多年,对于这种事是见怪不怪的,可因着柔嫔这事反倒是给她提了个醒,原来她在绥安帝心中的地位也不是那么的坚不可摧。

想想这么多年的自以为是,还真是运气好。

“太子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柔珠将衣裳交给小宫女去安置,自己重新回到越贵妃身边伺候。

“现在应该还没到呢,也没有信笺送回来。不过东宫那边倒是一派和乐,听说四个小公子在一起玩的很好。”

提到孩子,越贵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几个孩子真是乖巧可爱,等殿下从林州回来后,就将孩子们接回来。”

“好,奴婢记着呢。”

主仆二人正说着,就见绥安帝穿着便衣走了进来,脸上皆是笑意。

“皇上怎么这么高兴,是早朝上发生什么好事了?”

越贵妃迎了上去,挽住绥安帝的手臂坐了下来。

绥安帝确实挺高兴,“嵩儿那边今早送来了消息,说是半路上就遇到了几波刺杀,不过都被躲过去了。”

越贵妃扬起的嘴角沉了下来,自家儿子被刺杀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吗?

“刺杀?嵩儿可有受伤?那伙贼人都抓住了吗?”

绥安帝拍着越贵妃的手,安慰道:“放心吧,一切都好。不然朕能这么高兴嘛。”

越贵妃不开心的撇了撇嘴,“儿子都被刺杀了,怎么还高兴啊。”

绥安帝心情真是不错,见越贵妃如此也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

“孩子大了总是要出去闯荡的,既然出去了就难免有受伤吃亏的时候。这一去注定不会风平浪静,但能保证不受伤就已经很好了。”

越贵妃默默叹气,道理她都懂,可还是看不得自家儿子受苦。

绥安帝见她情绪低落,转移话题道:“等七八月份时,咱们去行宫避暑吧。把几个孩子也都带上,这边的政务就交给嵩儿。”

这不就是相当于太子监国嘛。

越贵妃眼睛立刻亮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

“妾身都听皇上的。”

绥安帝见她面容比之前消瘦了许多,有些心疼地说道:“好歹还是过年呢,怎么就瘦了呢。”

越贵妃低头沉默不语,一双眼满是幽怨。

柔珠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前些日子皇上不曾踏足凤鸣宫,外面就有传言说贵妃娘娘与皇上之间生了嫌隙,还说贵妃娘娘这是失宠了。贵妃娘娘心里苦,却不知该与谁说。”

绥安帝皱眉,“哪些个碎嘴子敢说这些胡话。徐四九,你去查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四九在一旁说道:“奴才听说是贤妃和良嫔在御花园里赏雪时说到皇上恐与贵妃娘娘不睦,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开了。”

后宫里发生的大小事情自然是瞒不过徐四九的,但他也不可能事事都向绥安帝汇报。

如今绥安帝问了,他才说出来。

绥安帝皱眉,“你去问问贤妃,她的所作所为可对得起她这个‘贤’字。告知她,这次就此作罢,若是再敢乱嚼舌根,就褫夺封号直接降位。”

徐四九立刻应下,转身就出去传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