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当年之恩,对手常箭(1 / 1)
“师妹的剑何时变得如此凌厉?”
李白有些疑惑。
联想到早些时候发觉到师妹的异样。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田灵儿的剑诀风格大变。
这样的剑虽然霸道刚猛,但却锋芒太过。
一旦遇见旗鼓相当的对手,久攻不下便会被对手抓到破绽,反而被一击毙命。
田不易和苏茹同样在观看田灵儿这场比试。
这是他们女儿第一次参加七脉会武,也是第一场比试,他们又怎会缺席。
虽然田灵儿一招败敌。
但田不易与苏茹脸上并未有多少喜色。
他们都是上清境的修为,又均为剑修,如何看不出女儿的剑不对了。
苏茹眉眼间满是忧心:
“夫君,灵儿可能是遇见什么事情,不然不会一日之间,剑诀竟有如此大变。”
田不易目光阴沉,扫视向周围弟子:
“我倒要看看是谁让我女儿心绪不宁,竟变的如此心焦气燥,被我逮到,定然饶不了他!”
“不会又是那个叫林惊羽的小子吧!”
“又或者苍松老贼又遣那齐昊来骚扰灵儿,贼心不死!”
“大仁他们是怎么照顾他们的小师妹的,竟然让灵儿受了委屈,待我去好好问问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
田不易正要去质问宋大仁等一众弟子。
苏茹却伸出柔荑按住他的肩膀:
“夫君,此事或许另有缘由,大仁、白儿他们在,怎么会让灵儿由外人欺负了去,你先不必忧心,待我稍后问问灵儿再谈。”
田不易点了点头:
“那我随你一起去。”
苏茹摇了摇头:
“我一人去便可,我们母女二人讲些谈心的话,你这个当爹的去做什么,你这脾气反而会让灵儿什么都不愿意说。”
“此事交由我便可。”
田不易脸色一黑,但却无从反驳。
他的脾气怎么了!
若非如此刚烈的性子。
如何驾驭的好那代表煌煌天威的神剑御雷真诀。
你看苍松、水月,甚至道玄真人,哪个不是这般脾气!
......
另一边。
张小凡的比试也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尽管他与对手境界相同。
但凭借着这两年习得的金行剑诀——白帝斩劫真诀,与掌中庚金之利,张小凡也是干净利落,三招便轻松击败了对手。
“师兄,承让!”
张小凡收剑负于身后,望着面前被剑气削的衣衫褴褛的落霞峰师兄,微微点头,而后行了一礼。
那师兄面露苦笑,拱手还礼:
“多谢师弟剑下留情,今日方知大竹峰底蕴深厚,门内流言,诚不可信,师兄受教了。”
张小凡微微一笑。
心中却无限感慨。
谁能想五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少年,满村被灭,身负血仇。
如今却站在七脉会武的擂台上。
问剑诸峰精英弟子,更能仗剑败敌,快意恩仇。
望向台下。
张小凡看见了无数同门赞叹的眼神。
看见了远处大竹峰的一众师兄们含笑的面容。
也看见了师尊与师娘。
如今他的剑诀是师娘为他求来的门中真传。
虽不及四大真传剑诀,却也是其下独一档的剑诀。
掌中宝剑是师兄所赠顶级法宝,仙剑庚金,单论锋锐程度甚至不逊色于那九天神兵。
平日生活也都受峰内师兄关照。
修行上更有李师兄、大仁师兄可以时时请教,偶尔还能蹭到掌教真人的指点。
这样的大竹峰造就了这样的他,让张小凡怎能不心怀感激。
如果没有遇见师尊,遇见诸位师兄,特别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李师兄。
张小凡真的不敢想象,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
......
随着第一轮比试陆续结束。
第二轮的弟子陆续上台。
李白已经站在了张小凡所在的乾位擂台下。
见张小凡走下擂台。
李白含笑赞道:
“小凡,首战告捷,气势如虹,保持住,下一轮定能再创佳绩!”
张小凡赧然一笑:
“师兄谬赞,倒是师兄此轮对手虽是通天峰高足,但我观师兄气定神闲,定能手到擒来!”
李白微微一笑。
还未答话。
“噗——”
“失礼失礼,一时未能忍住。”
一旁有位弟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是通天峰的长门弟子。
虽然这大竹峰的张小凡表现不错,但这新出现的李白未必能比张小凡厉害到哪里去。
而他们通天峰这次出战的可是常箭师兄。
自大师兄萧逸才下山后,常箭师兄便代掌诸多俗务,深得掌教真人倚重,早已习得门中真传妙法——玄黄镇岳剑诀。
修为更是臻至玉清七层,根基浑厚。
这李白如何能敌?
张小凡眉头微皱:
“这位师兄何故发笑?”
那弟子拱手,语气却带几分傲然:
“师弟勿怪,实因常箭师兄乃我通天峰翘楚,玄黄剑诀更是防御无双。”
“恕我直言,你言贵师兄能轻松胜之,除却龙首峰齐昊师兄,恐难有人敢出此言。”
闻言。
李白忽然心中一动。
方才见到榜上对手,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位常箭师兄的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现在经此人提及。
他很快便回想起来,当初他穿越至草庙村,似乎就是这位常箭师兄和大仁师兄他们一同将自己还有小凡、惊羽一同带入了青云门。
虽然他那时因为昏迷。
恰好没有见过这位常箭师兄的真容。
但后来却从大仁师兄那里听说过。
说起来大仁师兄和这位常箭师兄的关系也颇为要好,当年他们更是一起结伴下山历练过。
想通此中关节。
李白当即拱手,姿态谦和:
“多谢师兄提点,确是我等失言了。”
而后他转向张小凡,温言道:
“小凡,可还记得?这位常箭师兄,亦是引我们入仙门的恩人之一。”
经李白这么一提醒。
张小凡一愣,然后也回忆起了五年前。
除了大仁师兄外,确实还有这么一位长门师兄,自草庙村找到了他们,然后将他们引入了青云门中。
那位师兄的名字便正是常箭。
回忆起来后,张小凡露出一抹苦笑:
“师兄第一场便要面对当初的恩人,这运气当真是......”
......
李白飘然登台。
少顷,通天峰常箭亦至。
两人于擂台中央相对而立。
李白凝视着眼前面容坚毅、背负一柄厚重土黄仙剑的师兄,深深一揖:
“师弟李白,见过常箭师兄!”
“五年前蒙师兄引渡,方得入青云门墙,此恩此德,白铭记于心!”
常箭微微一怔。
目光落在李白那身不染尘埃的白衣上,五年前的记忆瞬间鲜活。
面前这位师弟,原来正是那个昏迷不醒、由他亲手抱入玉清殿的清秀少年!
短短五年。
他竟已代表一脉出战七脉会武,更成为自己的对手!
观其气息沉凝,灵力内蕴如渊,修为显然已登堂入室。
常箭眼中掠过欣慰之色,颔首道:
“师弟无需多礼。见你今日有此成就,为兄心甚慰之。”
而后他神色一肃,朗声道:
“然此战关乎会武,不必因当年一事束手束脚。”
“你我当摒弃杂念,各尽全力,印证所学,方不负多年苦修!”
李白拱手再拜,深深一礼:
“白,还请师兄赐教!”
再抬起头。
李白眼中已是战意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