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宇文月殁(1 / 1)
宇文太极疑惑地接过请柬,打开一看。
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
“闻老太君八十寿辰在即,老夫欲在府中薄设寿宴,聊表寸心。”
“感念与相国大人同朝为官数十载之情谊,特备此柬,诚邀相国大人届时光临,同喜同贺。”
落款正是闻仲。
宇文太极看着这份请柬,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闻仲那个老东西,给他下请柬?
还说得如此客气?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自然是不愿去的,可偏偏这请柬他又不能不接。
闻老太君寿辰,他若是不去,传出去,就是他宇文太极器量狭小,不敬前辈。
“哼!”
宇文太极冷哼一声,将请柬重重地拍在桌上。
“回话的人呢?”
“还在前厅候着。”
“告诉他,请柬我收下了。让闻太尉放心,老太君的寿宴,本相一定准时到场!”
宇文太极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森然的冷意。
他倒要看看,闻仲这个老匹夫,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管家领命退下。
书房里,又只剩下宇文太极一人。
他看着桌上那封刺眼的请柬,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
他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三天后,大齐皇宫,御书房。
小皇帝李庆志正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他的眉头微蹙,稍显稚嫩的脸庞上,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疲惫。
自登基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平衡朝堂,安抚万民,抵御外敌……每一件事,都让他心力交瘁。
尤其是相国宇文太极,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幸好,他还有谢宁。
那个总能给他带来惊喜,为他分担压力的姐夫。
想到谢宁,李庆志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笑意。
也不知道,谢宁在云州,现在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内侍总管乾贵脚步匆匆地从殿外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陛下,大喜,大喜啊!”
李庆志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有些好奇地道:“何事如此喧哗?”
“陛下,云州大捷!”乾贵的声音都在发颤。
“靖安伯派人送回了急报,如今,人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云州大捷?”
李庆志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快!快传!”
“是!”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满身血迹和伤痕的神策军队率,被带了进来。
他一进殿,便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高高举起。
“启禀陛下,卑职奉靖安伯之命,押解罪人宇文月,并护送国书回京!幸不辱命,国书在此,请陛下御览!”
“罪人宇文月?”李庆志愣住了,他看了一眼那队率身上的伤,又看了看他身后,并没有宇文月的身影。
“宇文月人呢?”
那队率的脸上,露出一丝悲愤之色。
“回陛下,我等在归途之中,遭遇数波刺客伏击。”
“对方招招致命,摆明了是要杀人灭口!我等拼死抵抗,虽保住了国书。但……但宇文副使,不幸……身中数箭,伤重不治,已经……殁了。”
“什么?”李庆志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死了?
宇文月竟然死了?
何人如此猖狂,竟然敢在半路截杀朝廷信使,真是好大的胆子!
李庆志心中怒火中烧,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对着那队率温言道:“辛苦你了,先下去疗伤吧。乾贵,让人带下去好生安顿,重重有赏。”
“谢陛下!”
队率叩首谢恩,被两名小太监搀扶了下去。
李庆志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油布包裹上。
乾贵会意,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将里面的三封信呈了上来。
李庆志先是拿起了那封最厚的,写着陛下亲启的信。
他拆开信封,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信中,谢宁用最简洁,也最锐利的言语,将宇文月的所作所为,描述得清清楚楚。
从他如何利令智昏,想要用假情报换取云州城,到他如何一步步掉进陷阱,最终人赃并获。
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明明白白,让人无可辩驳。
当看到宇文月竟然想用大齐的军事情报,去跟燕国做交易时,李庆志气得浑身发抖,一巴掌重重地拍在龙案上。
“混账,真是个混账东西!”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往下看。
信的后半部分,是谢宁对云州现状的分析,以及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去接任的请求。
看完之后,李庆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谢宁,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不仅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云州,甚至连后续的安排,都替他想好了。
有此良臣,何愁大齐不兴!
他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决断。
“乾贵。”
“奴才在。”
“传朕旨意。”李庆志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和冷静。
“宣,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即刻入宫觐见。另外,去一趟相国府。”
乾贵的心,咯噔一下。
只听李庆志的声音,冰冷地响起:
“告诉宇文相国,就说他教子有方,为我大齐,立下了不世之功。朕,要好好地赏他!”
乾贵听着这充满了反讽和杀意的话,吓得一个哆嗦,连忙跪了下去。
“奴才遵旨!”
待乾贵退下后,李庆志才拿起那封最小的,写着庆宁亲启的信笺。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拆开。
他站起身,亲自拿着这封信,朝着后宫的方向走去。
这件事,还是让皇姐自己看吧。
他也想看看,自己那位一向清冷如仙子的皇姐,在看到这封来自心上人的信时,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长乐宫,李庆宁的寝殿。
自从谢宁离开后,李庆宁便住进了宫中。
殿内温暖如春,熏香袅袅。
李庆宁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本古籍,看得出神。
一袭淡紫色的宫装,衬得她本就白皙的肌肤,更加晶莹剔透。
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洒下一层柔和的光晕,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不食人间烟火。
但若是仔细看,便能发现,她那双清冷的凤眸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