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碗汤,一场戏(1 / 1)
夜色如墨,将九龙密不透风的楼宇森林浸染得更加深沉。
一辆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黑色奔驰W123,如一条沉默的游鱼,悄无声息地滑入济世堂药房所在的旧街。
车灯熄灭,周凡推门而下,身上那件看似随意的休闲西装,在昏黄的路灯下,依旧透着一股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矜贵与疏离。
林青玥跟在他身后,像一只既兴奋又紧张的小鹿。
她今天特意换上了一条素雅的连衣裙,长发也精心打理过,可走在周凡身边,依旧感觉自己像个刚从片场跑出来的灰姑娘,连呼吸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凡哥,我家……有点小,你别介意。”她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
周凡的目光扫过那栋典型的旧式唐楼,斑驳的墙体,锈迹斑斑的窗栏,晾衣杆上飘着万家灯火的琐碎气息。他不在意地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丝毫的轻视,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能融入这片烟火的温和。
“又不是没来过,挺好的,有家的味道。”
这句简单的话,让林青玥的心瞬间安定下来,仿佛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过。
两人一前一后走上吱呀作响的楼梯。三楼的门虚掩着,一股浓郁而温暖的药膳香气,混杂着老火靓汤的醇厚,从门缝里溢了出来,驱散了楼道里的阴冷潮气。
林青玥推开门,欢快地喊道:“阿爸,我回来啦!你看谁来了!”
一个身影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正是林良。
他身上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手里还拿着汤勺,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那双眼睛,温润而平和,像一潭古井,不起波澜。
他看到周凡,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几分受宠若惊的局促,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周……周先生?哎呀,快请进,快请进!青玥这孩子,也不提前说一声,家里乱糟糟的,都没准备什么好东西招待您。”
他的姿态,是一个最标准不过的,见到女儿恩人时,那种感激、敬畏又带着点自卑的普通父亲。
周凡的枭雄威慑早已内敛如渊,此刻的他,就是一个晚辈来探访长者的姿态。
他微笑着递上手里一个包装精美的果篮:“林叔,别客气,是我冒昧打扰。路过TVB,顺便看看青玥,听她说您身体不适,特地过来探望一下。”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来意,又表达了关怀,瞬间拉近了距离。
林良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热情地将周凡迎了进去。
屋子不大,两室一厅的格局,收拾得一尘不染。
家具都是老旧的款式,却擦拭得锃亮。空气中,那股汤的香气更浓了。
“周先生快坐,尝尝我煲的汤,天麻炖猪脑,对偏头痛有好处,青玥说您最近工作忙,经常熬夜。”林良一边说,一边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小心翼翼地端到周凡面前。
汤色澄澈,天麻的独特香气扑鼻而来。
周凡的目光落在汤碗上,眼底深处,心理侧写与战术大师两大技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无声地运转着。
一个完美的父亲。一个完美的家。
一碗完美的,充满关怀的汤。
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他端起汤碗,浅尝了一口,汤汁醇厚,火候恰到好处。
他点点头,由衷地赞叹道:“林叔好手艺,比酒店的大厨还好。”
林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家常便饭,周先生不嫌弃就好。”
林青玥看到父亲和周凡相处融洽,心里甜得像灌了蜜,叽叽喳喳地讲着片场的趣事,努力活跃着气氛。
饭桌上,气氛温馨而和谐。
周凡状似无意地,将带来的剧本放到了桌上。
“对了,林叔,正好有件事,想请教您一下。”
林良放下筷子,扶了扶眼镜:“周先生但说无妨,请教可不敢当。”
“我最近在筹备一部新戏,”周凡将剧本推过去,“讲的是一个越战老兵的故事。主角曾经是战地英雄,但退役后,身上藏了很多秘密,性格也变得很复杂。青玥很适合演他的女儿,所以想让她试试。”
林青玥看到剧本,眼睛一亮,但更让她心动的,是周凡那句“很适合你”。
周凡的目光转向林良,带着一种探讨剧本的认真:“林叔,您是真正的军医,在越南前线待过。
我想问问,像主角这种,长期在炮火连天的环境里,精神高度紧张,见惯了生死的人,退役后,通常会有什么特别的,不容易被外人察觉的习惯或者后遗症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包裹着棉花的手术刀,精准地刺向了林良最核心的伪装。
林良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镜片后的目光里,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混合着追忆与伤感的复杂情绪。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后遗症……当然有。”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很多人会得战后创伤应激障碍,也就是PTSD。
会失眠,会做噩梦,梦里全是炮弹和血。会变得很警惕,听到一点大的声响,比如汽车鸣笛,或者关门声重一点,都会吓一跳,下意识地想找地方躲起来。”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至于习惯……那就更多了。
吃饭会吃得很快,因为在战场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炮弹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走路会下意识地贴着墙边,远离窗户。还有些人,会不停地擦拭某样东西,可能是一块怀表,也可能是一枚勋章,那是在用一种重复性的动作,来对抗内心的焦虑。”
他的回答,无懈可击。每一条,都符合公开资料里对PTSD患者的描述。他甚至没有回避自己,补充了一句:“就像我,现在晚上睡觉,房间里都必须留一盏灯,不然睡不着。”
他将一个饱经创伤、努力回归正常生活的老兵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周凡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仿佛真的在为角色采风。
“原来这么复杂。”他拿起剧本,翻到一页,指着其中一段台词,像是遇到了难题,“剧本里有一段,主角的女儿发现他藏了一套很奇怪的工具,不像医疗器G4,倒像是……嗯,一种叫‘L-Wrench’的特种扳手,专门用来校准一种老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我就在想,一个军医,怎么会懂这些?”
“L-Wrench”?
这个词,极其生僻。它并非军用制式装备的官方名称,而是越战时期,SAS(英国特种空勤团)和一些美军特种部队内部,对自己配发的简易校枪工具的一种俚语称呼。
一个后方战地医院的三级军医,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个层级的装备,更不可能知道这种黑话。
这是一个陷阱。
一个周凡精心设置的,语言陷阱。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林青玥眨着好奇的眼睛,看着父亲,等待他的解答。
林良的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全然的茫然。
他皱起眉头,仔细思索了片刻,然后摇了摇头,语气十分肯定:“L-Wrench?没听过。
我们医疗队,只接触手术刀和绷带,枪械……那是战斗部队的事。
周先生,会不会是你的剧本,写错了?军医和狙击手,可是两码事。”
他的反应,完美得挑不出一丝瑕疵。
那份茫然,那份困惑,那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肯定,和一个普通军医的认知,完全吻合。
周凡看着他,心里却笑了。
躲得过去,本身就是答案。
一个真正的,对这个词一无所知的普通人,他的第一反应,会是好奇,会问“L-Wrench是什么东西?”,而不是像林良这样,直接、迅速、且肯定地,将其归类于“自己不知道的范畴”,并立刻提出“剧本写错了”的合理性质疑,从而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开。
这是一种经过严格训练的,反审讯技巧。
“可能吧,编剧也喜欢瞎写。”
周凡哈哈一笑,将这一页轻轻翻了过去,仿佛真的只是随口一提。
一顿饭,在温馨和谐中结束。
周凡起身告辞,林良和林青玥将他送到门口。
“周先生慢走,有空常来,我给您煲别的汤。”林良依旧是那个热情好客的邻家阿叔。
“一定。”周凡笑着点头,转身走下楼梯。
坐进车里,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代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
他没有发动汽车,而是拿起了那个军用级卫星加密通讯器。
“屠夫。”
“老板。”对讲机里传来屠夫简洁的声音。
周凡看着那扇刚刚关上的,亮着温暖灯光的窗户,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他不是蛇。”
“他是蛇盘踞的巢穴。”
“准备点烟,该熏一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