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出发(1 / 1)

加入書籤

回到闻道居。

他并未急于出发,而是先将此行的准备之物一一清点整理。

房间内,他将储物袋中的物品尽数取出,在竹桌上分门别类地摆放好。

首先是灵石,经过神符阁的一番交易,他的身家暴涨至六百二十块下品灵石,这笔巨款让他有了充足的底气。

其次是丹药。

四瓶新购的赤炎丹被他郑重地放在一旁,这是他冲击练气五层的关键。

给父母准备的强筋壮骨散、培元固本丹、生肌玉露膏以及那瓶珍贵的延年益寿丹,则被他用一个更为精致的木盒细心收好。

孙长老所赐的三颗清灵益寿丹,效果更佳,他决定视父母身体情况再决定如何使用,也一并妥善保管。

然后是符篆。

此行路途遥远,且任务凶险难明,他将自己绘制的所有一阶符篆,包括火弹符、金刚符、神行符等,全部带上。

二阶爆裂符风雷符,更是他此行最大的杀手锏,被他单独用玉盒封存,防止灵气逸散。

之前缴获的三个储物袋也收纳进去,孙长老赐予的这个储物袋够大,再装上一些换洗衣服和干粮,也是绰绰有余。

最后,那枚记载着《紫竹观神法》的玉简,更是重中之重,被他贴身存放。

一阶符师的纹章也被他放入储物袋中,在外行走,这东西有时比宗门令牌还好用。

一切准备就绪,罗换上了一套朴素的青山观外门弟子青色道袍。

这身衣服虽然普通,但走在凡俗界,却自带一层“仙门中人”的光环,能省去不少麻烦。

他将那把青锋剑连着牛皮剑鞘斜挎在背后,剑柄处系着一条青色的丝绦,随风微动。

如此一来,他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个初出茅庐、下山历练的年轻游方道士,既有几分仙家气度,又不至于太过张扬,惹人注目。

临行前,他来到自己的竹楼门口,取出一张早就备好的封条,上面用端正的文字写着:“奉师命下山,归期未定,诸事暂封。”

他将封条工整地贴在门上。

这是紫竹峰的规矩,既是告知同门自己的去向,也是一种对居所的保护。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下山。

出了青山观的山门,凡俗世界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罗宇本可去山下的驿站雇佣一辆马车,以他如今的财力,便是日行八百里的灵驹宝马也消费得起。

但他思忖片刻,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不急于这一两日的行程,仙道求索,需心境圆融,入世,亦是出世的一部分。

他迈开脚步,沿着官道,不疾不徐地向南而行。

最初的一两日,他行走在青山观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里的村镇明显更为富庶,百姓们对修仙者早已司空见惯,见到罗宇这身青山观弟子打扮,无论是田间劳作的农夫,还是赶着牛车的商贩,都会远远地停下脚步,恭敬地躬身行礼,尊称一声“仙师”。

罗宇皆是点头回礼,态度平和,魏国百姓对仙门的信奉,是发自骨子里的。

山野之间,几乎每隔十里地,就会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庙或土地庙,庙宇虽小,但香火不断,显然时常有人前来祭拜。

有庙宇的地方,附近往往就有人烟。

他途径一个叫李家村的小村落时,正值晌午,看到一个老妪推着一车干柴,车轮却深陷在泥坑里,急得满头大汗。

罗宇上前,并未动用什么惊世骇俗的法术,只是屈指一弹,一道微风卷起,轻轻托了车身一把,那沉重的独轮车便毫不费力地被推了出来。

老妪惊愕之后,立刻明白是遇到了真仙师,激动地跪地便要磕头,被罗宇一股柔和的力道扶住。

他婉拒了老妪要将家中仅有的一只老母鸡送给他的盛情,只是讨了一碗清甜的井水,便继续上路。

举手之劳,于他不过是微风一缕,于凡人,却是解困的甘霖。

这种感觉,与前世那种移山填海、威压天下的成就感,截然不同,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离开了青山观的庇护区域,道路两旁的景象便逐渐显露出“民生维艰”的本色。

山林之间虽然整洁,却并非因为百姓勤劳,而是因为柴薪难寻,哪怕是枯枝败叶,都有人仔细地收拢回家。

几个七八岁的孩童,光着脚丫,背着比自己还高的竹筐,在林间一丝不苟地扒拉着厚厚的落叶,将它们装满,然后使劲地用脚踩实。

这些落叶,是他们家中整个冬天的燃料。

看到罗宇走过,孩子们眼中既有好奇,也有畏惧,怯生生地低下头,不敢直视。

罗宇心中微叹,随手从储物袋中取出几块凡俗间的干粮,用一股巧劲送到孩子们手中。

待孩子们惊喜地抬起头时,他的身影已经远去。

夜幕降临时,他或是在山林间寻一处避风的岩洞,燃起一堆篝火。

火光跳跃,映着他沉静的脸庞。

盘膝而坐,修行《赤阳诀》,或是闭目观想《紫竹观神法》。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天地灵气似乎也变得更为纯粹,他的神识在紫竹的观想中,一丝一缕地变得坚韧、凝练。

有时,他也会选择在路过的村庄借宿。

他道士的身份,总能让他轻易地获得一处遮风避雨的屋檐。

作为回报,他会为主人家绘制几张简单的“祛病符”或“安宅符”,虽是凡品,却也效果显著。

寄宿民居时,他尤其喜欢在晚饭后,坐在农家小院的槐树下,给那些围着他、满眼都是星星的孩子们讲故事。

他不会讲那些血腥残酷的修仙界争斗,而是将一些上古的神话传说,或是他前世听闻过的一些有趣的异兽志,用孩童能听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第五日,他行至一处名为“一线峡”的险峻地貌。

两山夹峙,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两侧灌木丛生,藤蔓缠绕,一看便是人迹罕至之处。

根据地图玉简的标注,穿过这里,就能节省半日的路程。

罗宇艺高人胆大,自然不会绕路。

甫一踏入峡谷,他敏锐的灵觉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和野兽的臊臭。

他心中一凛,放慢脚步,神识悄然散开。

“嗯?”他的神识虽然范围不大,但足以覆盖前方数十米。

在一处茂密的灌木丛后,他看到了一头体型异常庞大的野猪。

这野猪通体鬃毛呈黑褐色,坚硬如钢针,一双眼睛血红,口中两根獠牙弯曲如刀,闪烁着森冷的寒光。

它正低头撕扯着一头被开膛破肚的野狼尸体,吃得满嘴鲜血。

“一阶下品妖兽?”罗宇微微皱眉。不对,这野猪身上虽有灵气波动,但极为驳杂混乱,更像是一头常年吞食了一些沾染灵气的草药而发生变异的野兽,介于凡兽与妖兽之间,凶性甚至比寻常的一阶下品妖兽更甚。

就在他观察的瞬间,那头野猪猛地抬起头,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罗宇的方向,鼻孔中喷出两道粗重的白气。

它显然也发现了罗宇这个不速之客。

“嗬嗬——!”

一声低沉的咆哮,野猪四蹄猛地一蹬,庞大的身躯如同一辆横冲直撞的战车,朝着罗宇悍然冲来!

地面都在微微震颤,腥风扑面!

罗宇眼神一凝,不退反进。

他此行本就有历练之意,这头变异野猪,正好拿来试试手。

他没有拔剑,也没有使用符篆。

面对这种纯粹靠力量和体魄冲撞的对手,硬碰硬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眼看野猪巨大的头颅和锋利的獠牙就要撞到身上,罗宇脚尖在地面轻轻一点,身形如同一片没有重量的落叶,向左侧飘开了三尺,险之又险地避开了野猪的冲撞。

轰!

野猪一头撞在罗宇身后的石壁上,碎石飞溅,石壁上竟被撞出了一个浅坑,可见其冲击力之恐怖。

一击不中,野猪更为狂暴,它猛地一甩头,扭转庞大的身躯,再次朝罗宇冲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