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喧闹(1 / 1)
最先来的是村里的里正王大叔,一个五十多岁的精明汉子。
想必是那些提早下学的娃娃们,像一群快乐的喜鹊,把仙师回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
“罗秀才!罗老弟!在家吗?”王里正人未到,洪亮的声音已经传了进来。
罗秀才连忙起身去开门,罗宇也跟着站了起来。
门一开,只见王里正满脸堆笑地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黑压压的一群村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将罗家门前的空地都站满了。
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瞧,脸上带着好奇、敬畏、羡慕和一丝丝的期盼。
“王大哥,你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罗秀才热情地招呼道。
“哎呀,不敢当,不敢当!”王里正连连摆手,目光却已经越过罗秀才,落在了他身后的罗宇身上。
他上下打量着罗宇,眼中满是惊叹:“这位想必就是罗宇贤侄了吧?哎呀,真是仙人风采,仙人风采啊!四年不见,都快认不出来了!我们白石镇能出一位仙师,真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喜事啊!”
“王叔,您过奖了。”罗宇微微躬身,礼数周全,“见过王叔。”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温和有礼,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村民们都松了口气。
“好,好孩子!”王里正激动地搓着手,然后转身对身后的村民们说,“都看到了吧?这就是罗秀才的公子,咱们村出去的仙师!罗仙师回来了,这是我们的荣光!”
村民们顿时爆发出“嗡”的一声议论,纷纷上前来,七嘴八舌地打招呼。
“罗仙师,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张大婶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仙师大人,我家老婆子常年咳嗽,您看有没有仙法能给治治?”
“罗仙师,我家娃儿不爱读书,您给摸摸顶,开开窍呗!”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请求涌了过来,将罗家的小院挤得水泄不通。
罗秀才一边笑着应付,一边维持着秩序,脸上满是自豪,但心里也有些无奈。
他知道,儿子回来,这种场面是免不了的。
罗宇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他既没有表现出不耐烦,也没有随意应承什么。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对一些长辈点头致意。
在喧闹的人群中,罗宇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略显局促的身影。
那是一位约莫十七八岁的姑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碎花布衣,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容貌清秀,只是皮肤因劳作而显得有些粗糙。
她躲在人群的后面,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一瞬不瞬地盯着罗宇,眼神复杂,有惊讶,有仰慕,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失落。
罗宇的记忆力何其惊人,他略一思索,便记起了她。
这是小芳,小时候曾在他父亲的私塾里读过半年书,后来因为家里困难就退学了。
那时候,她还是个扎着羊角辫,总是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小丫头。
似乎是察觉到了罗宇的注视,小芳的脸“唰”地一下红了,下意识地想低下头,却又舍不得移开目光。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妇人,想必是小芳的母亲,用力拉了她一把,压低了声音在她耳边斥道。
“你看什么看!别看了!人家如今是天上的仙师,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了,你那点小心思赶紧收起来!娘给你说的东村那门亲事,你也该认命了,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正经!”
小芳的身体一僵,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了下去,她默默地低下头,不再看罗宇,只是紧紧地咬着嘴唇。
罗秀才毕竟是见过些世面的人,他看场面有些失控,便朗声道:“各位乡亲,各位乡亲!静一静,听我说一句!”
他常年教书,声音洪亮,自有一股威严,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
“犬子罗宇,刚从仙门远途归来,一路劳顿,需要休息。大家的心意,我们父子心领了。但仙门有仙门的规矩,很多事情,他也是身不由己,不能随意插手凡间俗事,还请大家体谅。”
罗秀才拱手作揖,言辞恳切,“今日天色不早,大家先请回吧。改日,改日我罗家再备薄酒,感谢乡亲们的厚爱!”
王里正也连忙帮腔:“是啊是啊,大家让仙师好好休息。仙师刚回来,以后有的是时间,都散了吧,散了吧!”
众人虽然意犹未尽,但听罗秀才和里正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继续纠缠。
他们又对着罗宇说了许多恭维和祝福的话,这才一步三回头地渐渐散去。小芳也被她母亲拉着,混在人群中,悄然离去,自始至终没有再抬起头。
罗宇与父亲一直将众人送到院外,看着他们远去,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唉,”罗秀才关上院门,苦笑道,“看到了吧,宇儿。这就是你如今的身份带来的,以后,怕是清静不了了。”
“无妨,”罗宇淡然一笑,“也是一时而已。”
父子二人迎合着众人,一直忙到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才总算得了片刻的安宁。
一家人刚刚坐下,准备喝口茶歇歇脚,院门又被“笃笃笃”地敲响了。
林婉儿有些无奈地起身:“怎么又来了?我去看看。”
罗秀才也皱了皱眉,心想莫不是还有哪家不识趣的又找上门来。
门打开,门口站着的却是一对老实巴交的中年夫妇,正是李石柱的父母。
男人手里提着一块用油纸包好的猪肉,女人则挎着一篮子自家种的新鲜蔬菜。两人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拘谨和浓浓的感激,见到开门的林婉儿,连忙点头哈腰。
“罗夫人,我们……我们没打扰到你们吧?”李石柱的爹李大壮有些紧张地搓着手。
“哎呀,是李大哥和嫂子啊!快进来快进来!”林婉儿一见是他们,脸上的疲惫顿时化为热情的笑容,“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快请进屋坐!”
罗秀才和罗宇也闻声迎了出来。
“李大叔,张大婶。”罗宇主动上前,微笑着打招呼。
“哎哟,仙师大人!不敢当,不敢当!”李大壮夫妇见到罗宇,更是激动,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
他们把手里的东西往前一递,说道:“仙师大人回来了,我们也没啥好东西,这是家里刚杀的猪,留了块最好的。还有些青菜,不嫌弃的话,给仙师和罗秀才添个菜。”
“李大哥,你这是做什么!”罗秀才佯装不悦,“咱们两家什么关系,还兴这个?快拿回去!”
“罗秀才,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李大壮一脸诚恳。
“要不是宇哥儿……哦不,要不是仙师大人提携,我们家石柱哪有今天的好日子!他现在在县城镖局,不仅娶上了媳妇,每个月还能往家里寄钱,这都是托了仙师大人的福啊!我们两口子,心里感激不尽,这点东西,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要是不收,我们这心里……过意不去啊!”
林婉儿见状,笑着把东西接了过来:“好了好了,大哥嫂子的心意,咱们就收下。大哥,嫂子,快屋里坐,文儿,给你李大伯李大娘倒茶!”
“对对,快请进!”罗秀才这才不再推辞,将两人让进堂屋。
落座之后,罗宇温和地说道:“李大叔,石柱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自己肯吃苦,为人又正直可靠,当不得你们这样感谢。”
“那可不一样!”李大壮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们庄稼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就认一个恩字。石柱那孩子打小就跟在宇哥儿屁股后面,宇哥儿一直护着他。如今成了仙师,还记着他这个穷兄弟,给他指了条明路,这份情谊,我们全家都记在心里!”
“对了,仙师大人,知道您回来的消息后,我们就托人给县城的石柱送了信,估摸着过个两三天就能赶回来。”
罗宇点了点头:“石柱有心了,他在县城一切都好吧?”
“好,好着呢!”张大婶抢着说,脸上满是自豪,“就是当镖师,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我们老两口总有些不放心。”
又闲聊了几句家常,李大壮夫妇便起身告辞,他们深知罗宇刚回来,事情肯定多,不敢多做打扰。
罗家一家人将他们送出院门,看着他们感激涕零、心满意足地离去,林婉儿感叹道:“石柱这孩子,也是个知道感恩的,他爹娘也都是实在人。”
罗秀才抚着胡须,欣慰地点了点头。
凡尘俗世,也并非全是喧嚣,这份淳朴的情谊,便如山间清泉,能洗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