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摘星楼(1 / 1)
李浩然谦和地笑了笑:“黄捕头客气了,既是东道主,那便由你来安排吧,我等客随主便。”
静心禅师双手合十,补充道:“阿弥陀佛,贫僧食素,劳烦黄捕头多点几样素斋即可。”
“好嘞!没问题!”黄捕头爽朗地应下,他拿起菜单,对一旁侍立的伙计熟练地点了起来。
“咱们的招牌菜龙穿虎肚、八宝葫芦鸭都来一份!再来个清蒸玉鲈……对了,给这位禅师上你们最拿手的上汤白玉、罗汉斋和翡翠碧波羹,素菜务必做得精致些!可不能怠慢了贵客!”
点完菜,黄捕头又问道:“几位仙师可饮酒?”
静心禅师摇头道:“贫僧就不沾酒了。”
“下官身在任上,公务期间,也需戒酒。”黄捕头道。
李浩然见状,便笑道:“既然如此,我们便以茶代酒,摘星楼的‘云顶仙毫’乃是一绝,不如就尝尝此茶。”
“好!李先生果然是雅人!”黄捕头抚掌赞道,“那就上最好的云顶仙毫!”
很快,茶水和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便如流水般端了上来。
那云顶仙毫确实不凡,茶汤清亮,入口甘醇,一股清雅的香气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令人心旷神怡。
黄捕头端起茶杯,站起身来,郑重地说道:“这第一杯茶,我代表郡守府,敬各位仙师!若非有你们,我永安郡不知还要被祸害多久!我先干为敬!”
说罢,他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众人也举杯回敬,气氛顿时热络起来。
“不瞒各位仙师,”黄捕头放下茶杯,感慨道,“这摘星楼的菜肴,虽说不是修士们用的灵食,但这里的厨子,那手艺可是御厨级别的,滋味绝对是一流!”
众人尝了几口,确实如他所言,菜品无论是火候还是调味,都堪称登峰造极,凡俗间的美味,亦有其动人之处。
吃席之间,众人也攀谈起来。
黄捕头对李浩然这位儒家翘楚的经历最为好奇,他问道:“李先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学识与修为,想必是游历过不少地方吧?不知您走过我大魏几座郡府了?”
李浩然放下筷子,“说来惭愧,在下出门游学不过两年,算上这永安郡,也才走了三座郡府而已。”
他望着窗外的繁华景象,眼中带着一丝向往与深思。
“我大魏国祚绵长,疆域辽阔,以九州三十六郡一百零八县为制。在下的目标,便是在而立之年,能走遍魏国三州之地,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方不负此生所学。”
静心禅师闻言,捻动着佛珠,问道:“李施主游历三郡,不知对这世间有何印象?”
李浩然沉吟片刻,神色变得有些凝重,他缓缓吐出八个字:“宗门林立,民生维艰。”
这八个字,仿佛带着千钧之重,让雅间内的气氛都为之一沉。
李浩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所见之处,仙门高高在上,坐拥洞天福地,招收弟子,看的是灵根,是天赋,而山下的凡俗世间,百姓却常年为生计所困。
风调雨顺时尚可温饱,一旦遇上天灾人祸,或是被邪祟侵扰,便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宗门偶尔会派弟子下山历练,但终究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静心禅师闻言,脸上露出悲悯之色,他双手合十,低声念了句佛号。
“阿弥陀佛,李施主所言,贫僧亦深有同感,贫僧自下山游历以来,也见过了太多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之苦。百姓困苦,根源在于贪嗔痴三毒,唯有佛心度之,以无上佛法,化解其心中执念,方能得大自在,大解脱。”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佛门的慈悲与出世的智慧。
一直沉默的林清雪,此刻却忽然开口,她那清冷的目光落在李浩然身上,问道:“李兄,既然如此,你可有什么想法?”
她这一问,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探寻李浩然的道心与志向。
李浩然迎着她的目光,“在下所学,乃是儒家入世之法。若将来有幸,我希望能入朝为官,以所学经世济民,推行仁政,修明法度,让这天下的百姓,能少一些颠沛流离,多一些安居乐业。让他们的辛勤耕耘,能换来温饱,让他们遭遇不公时,能有法可依,而不是求告无门。”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儒家弟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与担当。
连黄捕头听了,都忍不住热血沸腾,大声叫好:“说得好!若天下的官吏都有李先生这般抱负,何愁天下不太平!”
罗宇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地开口道:“这条路,可不好走。”
官场如泥潭,其中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远比斩杀一头邪祟要复杂、要凶险得多。
李浩然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洒脱一笑,对着罗宇拱了拱手:“罗道长所言甚是,正因其难,方显其可贵。”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与天际的流云,朗声说道:
“是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静心禅师与林清雪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敬佩。
即便是修行理念不同,但对于这种纯粹的、敢于担当的道心,他们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雅间内的气氛再次变得轻松起来,众人又讲了些游历途中的奇闻趣事。
李浩然讲了他曾在一座古城,见过一位断案如神的老县令,如何用智慧让一桩悬案水落石出。
静心禅师则说起自己曾在一处深山古刹,与一位得道高僧论禅三日,受益匪浅,就连一向清冷的林清雪,也在众人的带动下,分享了她为了寻找一味炼制符墨所需的珍稀药草,深入一处被瘴气笼罩的沼泽,与一头守护灵草的妖兽斗智斗勇的经历。
罗宇话不多,但每当有人讲述,他都听得十分认真,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关键的问题,总能切中要害,引人深思。
一顿饭,吃得尽兴,也聊得投机。
从正午吃到黄昏,当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时,众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宴席。
走出摘星楼,晚风习习,吹散了些许酒楼中的喧嚣。
众人相互拱手作别。
“各位,就此别过,后会有期!”黄捕头抱拳道。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保重。”
“后会有期。”
李浩然、静心禅师、林清雪三人结伴向着郡守府为他们安排的客院行去,他们的任务报酬和卷轴,明日一早便会送到那里。
罗宇则独自一人,转身朝着自己下榻的客栈方向走去。
他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沿街商贩的叫卖声,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他的脑海中,还在回响着席间的谈话。
李浩然的入世之道,静心禅师的出世之法,林清雪的求真之心,以及他自己……那条坚定不移的、通往长生大道的求索之路。
道不同,却也不妨碍为友。
今日的相遇,却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又多了一份色彩。
他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身影很快便汇入了暮色中的人潮里。
明日,拿到任务卷轴,此间事了,他也该回宗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