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昆仑三清,论道玄黄山脚(1 / 1)
不周山脉,绵延亿万里。
其中,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峰,却显得格格不入。
此山,正是李玄的化形之地,玄黄山。
山体通玄,岩石泛黄。
因李玄化形,无上道韵尽数内敛,不显于外。
即便如此,仍有那么丝丝缕缕的玄黄之气,与那五行轮转的道韵逸散而出。
这股气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成一片奇特的“道域”。
寻常生灵路过,只会觉得此地厚重压抑,不敢靠近。
可在真正的大能眼中,这里,却是一片未曾被发现的洞天福地。
这一日,三道身影,自东方而来,行至玄黄山脚。
为首一人,鹤发童颜,神情古朴无波,手持一根扁拐,步履看似缓慢,每一步踏出,却都暗合天地至理。
正是三清之首,太清老子。
他并非被什么异象吸引,而是在这漫漫赶路途中,其修炼的“无为大道”,本能地感应到了一股奇特的气息。
一股与“天道”截然不同,却又圆融自洽,返本归元的“道”!
他停下脚步,并非为了寻宝夺机缘,而是源于一位求道者,对未知之“道”最纯粹的探究。
“怪哉……”
老子心中轻语。
“此地道韵,不属先天,不入后天,自成一体,返本归元。看似基础,却蕴藏无上至理。是何方道友在此潜修?竟能走出如此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来。”
在他身侧,是玉清元始。
元始身着杏黄八卦袍,手持三宝玉如意,面容肃穆,神情中带着一丝天生的傲然。
他察觉到此地道韵,第一反应便是:
此山非凡,恐有异宝出世!
作为盘古元神所化,他最看重的,便是跟脚、缘法与天数。
对于这种“野生”的道韵,他天然持一种审视与评判的态度。
“此山灵机盎然,更有一股厚重本源之气。盘古开天以来,有名仙山皆有其主。此处是何来历?”
元始心中思忖。
“看这道韵,虽精纯,却无鸿蒙紫气之尊,亦无盘古正宗之威。或许是某位大能遗留的洞府?”
三清之中,最后一人,乃上清通天。
他一身青色道袍,身形挺拔,眼神锐利如剑,充满了昂扬的战意与抑制不住的好奇。
他的反应,最为直接。
他感受到的,不是玄奥,不是品级,而是一种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道之意志!
这股意志,与他“为天地万物截取一线生机”的教义,不谋而合!
“好一个霸道的道韵!”
通天心中大呼痛快!
“以五行为基,逆演造化?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管他是什么来头,能悟出这等道路的,定然不是凡俗之辈!吾倒要会上一会!”
三清驻足,各怀心思。
老子闭目感应,神游太虚,欲与此地道韵共鸣。
元始则掐动手指,开始推算天机。
然而,下一瞬,他眉头微皱。
天机,一片混沌!
仿佛被一层厚重无比的玄黄之气彻底屏蔽,任他大罗金仙圆满修为,竟也算不出分毫!
通天性格最是干脆。
他见两位兄长一个神游,一个推算,等得不耐烦,眼中剑意一闪。
嗤!
一道无形剑意,自他眼中射出,如同一道闪电,直刺玄黄山深处,意图试探虚实。
玄黄山顶,宫殿之内。
李玄盘坐云床,将山脚下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
“昆仑三清……”
他心中微动。
“果然是未来的三位天道圣人。看他们行进的方向,应是初次赶往紫霄宫听道,途经此地。”
这是一个机会。
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何应对,将直接决定他未来在洪荒世界的处境。
就在此时,通天那道锐利无匹的剑意,已然刺入玄黄大阵之中。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
那足以斩碎星辰的剑意,刺入阵中,竟如泥牛入海,没有激起半点波澜。
厚重如大地的玄黄之气轻轻一卷,便将那锋芒毕露的剑意,消磨殆尽,化为最本源的能量,反哺大阵。
“嗯?”
通天轻咦一声,眼中兴趣更浓。
他正要再度出手,却听得一声朗笑,自山脚传来,响彻山谷。
“山中道友,贫道上清通天,与两位兄长路过宝地,感应道友大道玄妙,特来拜会,还请现身一见!”
声音洪亮,直抒胸臆,没有半点拐弯抹角。
元始轻咳一声,对通天的直接略有不满。
他上前一步,补充道:
“我等乃昆仑山三清,奉道祖法旨,前往紫霄宫听道。道友若亦是有缘人,何不同行?”
这话,既是邀请,也带着一丝盘问来历的意味。
符合他注重身份,讲究规矩的性格。
老子自始至终,一言未发。
只是静静看着,仿佛一位局外人。
在他看来,缘法到了,自然会见。
缘法未到,强求不得。
山顶之上,李玄淡然一笑。
他并未现出真身。
而是运用玄黄道韵,将自己的声音,传遍整座山脉。
那声音平和中正,不带丝毫情绪,却又带着一股仿佛与整座大山融为一体的威严。
“三位道友有礼了。”
“贫道李玄,在此潜修,不问世事。”
这声音一出,三清神色各异。
李玄?
洪荒之中,从未听闻过有这号人物。
不等他们细想,李玄的声音,继续传来。
“鸿钧道祖乃天道圣人,其法为顺天应人,广大无边。”
“然,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
“贫道之道,与道祖不同。”
“故,紫霄宫一行,非我之缘法。三位道友请自便。”
轰!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在三清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通天的双眼,瞬间爆发出璀璨至极的光芒!
“好!”
“好一个‘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
他激动地大叫起来,完全不顾及形象。
“李玄道友,你我乃是同道中人!既然道不同,更要论上一论!触类旁通,方能共同精进!”
他非但没有要走的意思,反而比之前更加兴奋,直接在山脚找了块青石坐下,一副你不出来我就不走的架势。
元始的眉头,则深深地皱了起来。
在他听来,李玄这番话,简直是大逆不道!
“道友此言差矣!”
元始面色一肃,声音中带上了教诲的意味。
“道祖乃盘古之后第一圣,身合天道,其道方为洪荒正统。道友自创道法,固然可敬,但若偏离正途,恐有误入歧途之危!”
“不去紫霄宫听道,更是错失天大机缘,实乃不智之举!”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太清老子,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奇光。
他没有理会两位弟弟的争论,只是对着虚空,遥遥稽首,声音平淡,却直指核心。
“道友所言‘道不同’。”
“可否请教。”
“何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