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沈卫国造反(1 / 1)

加入書籤

十日后。

旌旗猎猎,三千白杆兵肃立待发。

秦良玉一身戎装,向亲自来安定门相送的崇祯皇帝及阁臣辞行。

“秦卿,京师防务,还需卿家多多费心。”崇祯语气恳切。

崇祯已下旨,命秦良玉率部分白杆兵精锐留驻京师,协防九门,加强城防,整训京营,防备皇太极可能的回马枪或流寇威胁。

秦良玉欣然领命,抱拳,声音铿锵:

“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拱卫京畿!绝不让鞑虏再越雷池一步!”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一旁准备带部分白杆兵返川的楚轩:

“楚卿,你向朕提到的蒙学改革,朕寄予厚望。沈卫国案,三司必会严查,还你公道。

朕赐你密折专奏之权,秦卿不在,石柱诸事,若有进展,或遇阻碍,皆可直奏于朕!”

“臣,谢陛下隆恩!必不负陛下所托!”楚轩郑重行礼。

那日秦良玉跟楚轩密谈后,立刻就将楚轩的改革计划上呈给了崇祯,只不过范围从四川收缩到石柱,而且也只提到蒙学科考。

至于土改之类的......她半句也没敢提。

毕竟她只是石柱宣慰使,若是扬言插手整个四川的蒙学,保不齐又会被崇祯猜忌。

楚轩自然也明白秦良玉的顾虑,只不过事情一旦做起来,做到什么程度,那就不是个人能控制得了的。

辞别皇帝,大军开拔。

秦良玉目送楚轩和返川的白杆兵消失在官道尽头,眼神复杂。

......

成都府衙后堂。

一封八百里加急,来自京师的密信,递到了沈卫国手中。

沈卫国迫不及待地撕开,只看了几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完了......全完了......”

他失魂落魄地跌坐在椅子上,信纸飘落在地。

沈宇好奇的捡起来一看,就见上面清晰地写着:

【兵部、刑部、锦衣卫联合钦差已离京,正星夜兼程赶赴四川调查沈卫国夺功构陷、私调军队一案。楚轩已被封钦命游击将军,赐尚方剑,天子对其信任有加。】

“爹!爹!怎么办啊爹!”

沈卫国唯一的儿子沈宇,此刻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刚狼狈不堪地从青城山剿匪前线逃回,不仅寸功未立,反而因瞎指挥损兵折将,被部下弹劾的奏章恐怕也已经在路上了!

沈卫国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目光逐渐变得疯狂: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坐以待毙吗?钦差一到,你我父子,还有活路?楚轩那野种手握尚方剑,又有皇帝撑腰,他恨不得生吃了我们!”

他猛地站起,在堂内焦躁地踱步,然后猛地停下,眼中凶光毕露:

“事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

“哪......哪条路?”沈宇吓得一哆嗦。

“反了!”沈卫国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如同地狱的寒风。

“反......反了?!”沈宇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爹!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诛九族?”沈卫国狞笑,“不反,难道等着被押解进京,千刀万剐?楚轩会放过我们?狗皇帝会放过我们?”

不知不觉间,他对崇祯的称呼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他一把抓住沈宇的衣领,低吼道:

“听着!我们不是没机会,成都城防营赵守备是我们的人。他手下有三千兵,府衙还有几百心腹衙役、家丁。只要控制住成都四门,抓住那些不站在我们这边的官员。

然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就说皇帝被奸佞蒙蔽,迫害忠良!我们要进京勤王!等我们占了四川,手握重兵,朝廷......朝廷也得掂量掂量!”

他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立刻联络赵守备!告诉他,按之前约定的计划行事。等三司钦差的车驾一到成都城下,就是我们动手之时。把他们和城里的狗官,一锅端了!这四川的天......该变一变了!”

沈宇看着父亲扭曲的面容,听着这疯狂的计划,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造反......这是将整个沈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他更怕死,更怕被押上法场千刀万剐。

他咬了咬牙,脸上也露出狠色:“好!爹!我听你的!我这就去找赵守备!”

看着儿子跌跌撞撞跑出去的背影,沈卫国喘着粗气,坐回椅子上。

看着地上那封催命符般的密信,他的表情愈发狰狞。

……

一个月后,石柱兵仗司附属学堂。

十几名年龄不一的孩童,正襟危坐,面前摊着粗糙的纸张和炭笔。

讲台上,梳着双丫髻、眉眼灵动的陈圆圆,正指着墙上挂着的几张写满奇怪符号的纸板。

“跟我念,”陈圆圆声音清脆,带着小先生的认真,“b-p-m-f!”

孩童们齐声跟读,稚嫩的声音在学堂里回荡。

楚轩悄无声息地站在窗外,看着这一幕,嘴角泛起欣慰的笑意。

短短数月,聪慧机灵的陈圆圆,不仅自己学得快,竟已能当小老师,带着十几个孩子入门了。

“很好!”

陈圆圆满意地点点头,拿起一块小木板,上面用炭笔写着几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字,旁边标注着拼音。

“现在,看这个字,‘山’,读shān!跟我读,sh-ān-shān!”

“sh-ān-shān!”孩子们努力模仿着。

“记住它的样子!像不像三座小山峰连在一起?”

“像!”孩子们兴奋地回答。

楚轩轻轻推门而入。

“先生!”

陈圆圆眼睛一亮,像只欢快的小鹿跑了过来,小脸因激动而泛红,

“您回来啦!您看!大家都会念拼音了!小石头、二丫他们几个,已经认识十几个字了!”

她指着几个学得快的孩子,语气充满自豪。

“圆圆真棒!”

楚轩毫不吝啬地夸奖,摸了摸她的头,“做得比先生想象中还要好!不愧是我的开山大弟子!”

陈圆圆被夸得小脸更红了,害羞地低下头,脚尖不自觉地在地上画圈圈:

“是……是先生教得好……圆圆只是照着先生教的做……”

“先生,圆圆姐可厉害了!她教得可清楚了!”叫小石头的男孩大声道。

“就是!比镇上学塾的老夫子讲得明白!”另一个叫二丫的小姑娘也附和。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夸着陈圆圆,学堂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楚轩看着陈圆圆在孩子们中间自信又略带羞涩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

改变一个陈圆圆的人生轨迹,间接的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

又勉励了孩子们几句,安排了后续的识字进度,楚轩才离开学堂。

处理完兵仗司几件积压的公务,日头已西斜。

他深吸一口山间清爽的空气,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几分,朝着寨子里那间熟悉的吊脚楼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