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汉,光武帝刘秀!(1 / 1)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一晃眼,
又到了每月穿越者聚首的日子。
但此时的诸葛亮正忙于紧急行军,军情十万火急,这次他没能来成。
最先来来到玄臻观的,是上次才到这里的“新人”秦良玉。
看得出来,秦良玉为这次会面,做好了精心准备。
她上次来的时候,虽然还是穿着铠甲,但只是日常操练时的轻便甲胄。
而这次,她全幅武装,身着重铠,头戴头盔。
身上的甲胄上,还留存着不少暗褐色的陈旧血迹,以及刀剑砍杀留下的累累痕迹。
这是从平定播州之乱开始,
历经援辽之战、奢崇明之乱、奢安之乱、进京勤王等一系列战役时所留下的。
这一身,
是她征战岁月的见证,
是她战场荣誉的勋章,
更是她想要以最正式、最体面的方式,
来拜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郑重心情!
大殿里。
苏秩踱步来到秦良玉身旁,轻声提议道:“秦将军,你要不先去厢房稍作休息,老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
秦良玉却笑着婉拒道:“真君无需为我担心,不过是站一段时间罢了,不算什么。”
苏秩见她心意坚决,也不再强求,微微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大殿中央忽然凭空出现一人。
来者正是大明第一任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现后,正好看到秦良玉和苏秩的背影。
他“哈哈”大笑一声,朝着苏秩问道:“道长!你身旁的这位,可是今天新来的穿越者?”
苏秩听到老朱的声音后,立马转过身,对秦良玉说道:“他就是朱元璋!”
秦良玉双眼猛地放出一道精光,随后龙行虎步,气势如虹、威风凛凛的走向朱元璋。
“?”朱元璋一个年纪不小的女将向自己“气势汹汹”的走来,心中不由得警惕起来。
但转念一想,
这里可是玄臻真君的地盘,
估计也没人敢在这儿对自己不利,于是便强自镇定下来,准备看看这女将究竟意欲何为。
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
那女将在走到距离自己五步左右时,
突然一把撩起身前的甲裙,“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三拜九叩的大礼,口中还高呼道:
“末将秦良玉,见过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朱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脱口而出道:“你是我大明的将军?”
说到这儿,朱元璋猛地回忆起自己几个月看过的历史资料。
大明末期,好像确实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女将军,名字就是叫“秦良玉”!
“你是秦良玉?!!”朱元璋惊喜喊道。
秦良玉没想到朱元璋竟然知道自己,顿时双眼一热,流下一行清泪,无比恳切地哀求道:“太祖!救救大明吧!!!”
朱元璋何尝不想拯救自己一手创立的大明王朝,可他也鞭长莫及啊!
明末时期,各种天灾人祸,就算是自己,想救又谈何容易。
除非真君出手……
朱元璋不忍见这位大明的忠臣如此伤心,赶忙伸手扶起秦良玉,轻声安慰道:“此事需从长计议,待会儿等玄臻真君一起帮我们想想办法。”
刚刚扶起秦良玉,李世民、岳飞二人,几乎同时落地。
“今天大家来得都挺早嘛!”苏秩看到他们后,笑着说道:“给你们介绍一下上次来的新人,来自明崇祯五年的大明将军——秦良玉!”
李世民由于自家朝代出了个女皇帝,所以对秦良玉女将军的身份比较敏感,不过他很好掩饰住了内心的想法。
苏秩随即向秦良玉介绍道:“这位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位是宋朝名将岳飞……”
秦良玉虽然已经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这两位在历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时,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
她心中想的是,绝对不能给大明和朱元璋丢脸。
秦良玉整理了一下铠甲,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朗声道:“大明都督佥事、总兵官、一品诰命夫人、忠贞侯秦良玉,见过唐太宗,见过岳将军!”
李世民微笑着回道:“秦将军的事迹,我也看过。大明能有你们这样的栋梁之才,着实令人羡慕。”
秦良玉连称不敢当。
老朱留意到苏秩刚才的介绍,不禁问道:“秦良玉是上次来的新人,那这次的新人还没到吗?”
话音刚落,一个陌生男子,突然出现在了他们不远处。
“?”
“???”
这不就来了么……
几人大眼瞪小眼,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还是苏秩率先打破了这诡异的沉默。
他走上前去,打量着眼前这位男子。
只见此人身长七尺三寸,日角隆准,美须眉,气质温雅含儒韵,隐隐又透露着一股果决威严。
苏秩说道:“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疑问,但你先别问,听其他人跟你解释。”
说完,苏秩转向朱元璋,说道:“老朱你来跟他解释一下当下的情况。”
想了想,苏秩感觉每次都使唤人老朱,有点不厚道。
于是,他补充道:“以后大家轮流来给新人做新手引导,每次奖励100功德值!”
“好嘞!”老朱反应最快,立刻来到新人面前,详细给他讲解了一遍现在的基本情况。
新人全程眉头微蹙,静静地听着。
就凭他这股静气,众人就觉得他绝非等闲之辈。
听完这个匪夷所思,又震撼人心的消息后,新人还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化完毕。
最后,他将目光落在了身着道袍的苏秩身上,自我介绍道:“朕乃大汉天子刘秀,今日因访三贤山道观至此,得见道长,实乃幸事。”
“汉光武帝刘秀!!!”
“难怪气质如此不凡!”
“又来一位皇帝,压力有点大啊……”
随后,苏秩挨个给刘秀介绍了朱元璋、李世民、岳飞、秦良玉等人。
而老朱和李世民在回应时,都很默契地用“我”或者“咱”,而不是“朕”。
刘秀这才反应过来,在玄臻观中,没有身份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只是普通的客人。
“刘秀,见过诸位……前辈!”刘秀性情仁厚温和,待人谦和。
初次见面,他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一国之君,竟能如此。
“谦谦君子”这四个字,
在这一刻彻底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