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边军(1 / 1)

加入書籤

“先这样,再这样,最后这样......哎呀!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明明就很简单啊,小姐怎么就是学不会呢?要先这样......”

“行了行了,别这样那样了,睡觉去吧。

感觉头都要大了的李曦凤,伸手捏了捏小丫鬟喋喋不休的红唇,而后不由分说地将对方横抱起来,放在床上。

“明明简单得不得了,哎...小姐真笨......”

芸枝躺到床上,脑袋粘上枕头的时候嘴里还在小声嘟囔着,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李曦凤扯了扯嘴角,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把这个越来越没大没小的家伙的脸蛋狠狠揉搓一遍。

事实证明。

一个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的老师。

芸枝虽然在武道方面天赋异禀,但在教人方面却是一塌糊涂。

当初让芸枝教自己摄羽功的时候,大概是因为摄羽功太过简单了,且是主要靠吃禽鸟肉来习练,还感觉不到这一点。

现在换成天秤功这种高深些的地阶功法,直接就原形毕露了。

这一个多时辰,李曦凤光听芸枝搁那“这样那样”了,天秤功是一点门道都没摸到。

许家姐妹在为芸枝改好衣服后,原本也兴致勃勃地在一旁听着,结果没撑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异口同声说有些累了,回房休息去了。

“想要学会天秤功,芸枝是指望不上了......”

为芸枝盖好被子,李曦凤在心中止不住地叹息。

方才这番折腾,也让她明白了一点。

自己往后不能再一味逃避困难,总想着走捷径。

靠许玲芸枝挂机提升熟练度,利用灵韵推演升级武学,习练通过吃就能提升实力的摄羽功和鲸吞功,......

这些取巧的办法虽说能解一时之需,可长此以往,反倒助长了自己的惰性,让自己愈发依赖外力。

有些东西还得自己去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去领悟参透。

“等闲下来,把黑巾留下的心得好好研究一番。”

李曦凤在心中打定主意。

想到这,她不由又有些羡慕起许玲来。

这丫头最近几日虽说忙得脚不沾地,可李恭霖每次见到许玲,老脸上那欣慰的笑容就没断过,就知道她的进步肯定是突飞猛进的。

反观自己,无论是泥塑技艺,还是武学修炼,都没有人教。

泥塑技艺好歹还能在现代上壁站刷点视频自学一下。

而武学方面则完全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希望这一切到了云州能有所改变吧......”

深吸口气,李曦凤又将注意力投向了乾坤袋内,而后从中取出一个小瓷瓶。

轻轻摇了摇,里面传出了轻微的液体晃动的声响。

瓷瓶里面装的是法尔素。

由她手下妖族提炼出来的法尔素。

在三妖的安排下,仅仅半天时间它们便提炼出了这么一整瓶,效率已经超出了李曦凤的预想。

“产能方面应该暂时不用操心了,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法尔素充分利用起来。”

李曦凤盯着瓷瓶,面露思索。

而后,目光便不经意间落到了芸枝那气呼呼地鼓起的脸颊上。

李曦凤的眸子陡然一亮。

她想到方法了!

-----------------

琅琊水榭。

僮鱼翻完手上书册的最后一页,眉头紧锁。

“杜涛隆?不对...还是不像.....”

她将书册合上,显露出封面。

书册封面的上写着“虞颂诗刊”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下方还有一排小字——天授八十二年,三月。

这是大虞皇族半年前出的最新一期虞颂诗刊。

不仅是这一期,僮鱼已经将近十年的虞颂诗刊全部翻了一遍。

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那三首诗的作者。

能在作诗上拥有如此才华之人,十有八九是皇族中的天才,只要崭露锋芒,定会是虞颂诗刊上的常客。

而能登上虞颂诗刊的诗,其中蕴有灵韵的也是凤毛麟角。

可那三首诗中,却已经有两首确定含有灵韵,足矣证明此人才华。

只需找出此人,将他绑来,让其持续产出诗作。

如此一来削弱了杜氏一脉的实力不说,更是能让自己手中多上一张筹码,自身的功法的推演也不再会是遥遥无期。

可谓一举多得。

僮鱼之所以笃定这三首诗是近十年的作品,是因为诗中透露出的一个信息——边军。

这方世界还是有着其他国家存在的。

不过,这些国家要么小得可怜,要么实力孱弱,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不及大虞的百分之一。

与其说是国家,倒不如说是伪装成国家的地方氏族。

这些国家也大多是大虞的藩国。

因此,大虞以往是不设边军的。

不仅是大虞,已成过往云烟的大乾亦是如此。

如此是为了彰显大国风范,其次也是断定这些小国不敢招惹自己。

毕竟,这些小国大虞光是跺跺脚,都能震死一片的。

哪成想,十年前,大虞周边的数个藩国竟在暗中合谋组成百万联军,剑指神都,意图擒下虞皇,颠覆政权。

这支联军来势汹汹,不仅兵力众多,入道者乃至二境、三境的入道者也不在少数。

毫无防备的大虞瞬间陷入被动,被联军一路长驱直入,最危急时,敌军距离神都仅有百里之遥。

若非大小天工同时出手,直接斩杀敌方统帅以及一大批高层,使联军阵脚大乱,大虞得以化险为夷。

经此一役,大虞肃清了一遍周边存有异心的国家,并在各地驻扎大量边军,打破了延续数千年的传统。

正因如此,僮鱼断定,《出塞》《关山月》这两首诗必定创作于近十年间。

也就诗中所写一些像是“天山”“玉门关”等地名她并未听说过,想来应该是边塞的哪个小城。

只不过。

她的想法是好,可虞颂诗刊中的是多是颂扬太祖皇帝的过往,或者赞美大虞的大好河山,再不然就是文人雅士的附庸风雅,勾栏听取,各种无病呻吟看的她直倒胃口。

与那三首诗的风格截然不同。

尤其是那《出塞》和《关山月》,其中所展现出的气魄和肃杀之意,是大虞皇族这群酒囊饭桶完全不能企及的。

“难不成还真是民间自学成才的天才?”

僮鱼微微眯眸,心中生出这样一个念头。

至于付洪所言,这些诗均是那个李曦凤自己写的,她却是想都没有想过,只当是个笑话一笑了之。

一个豆蔻年岁的黄毛丫头,连青麓城都不曾踏出过,又如何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句?

甚至,连带着付洪在她心中的印象都往愚不可及那边靠了靠。

就在这时,僮鱼冷不丁地开口。

“何事?”

“禀宫主,您昨日吩咐之事,属下查到了。”

蔡仁宛如一阵清风般出现在僮鱼身侧。

“哦?”

僮鱼原本低垂的眼眸微微一动,瞳孔朝着蔡仁的方向偏了偏,饶有兴趣道。

“说来听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