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蝴蝶翅膀扇动命运(1 / 1)

加入書籤

“你去看了这电影吗?”

涪城安县桑枣中学,彭建业拿着报纸问向旁边的助理兼保镖、司机,和发小牛犇。

“我看没看你还不知道啊?”牛犇瞅了一眼《无极》的宣传剧照,无语的撇了撇嘴角。

两人...不对,应该是他们这三十多号人的施工队,在这里待了一个来月了,镇上连家电影院都没有,上哪儿看电影去?

“下班后带几个人去网上骂它...”

“彭董,叶校长找你...”二楼传来一道喊声,一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指了指楼上的校长办公室。

“这烂片花钱买差评,资料我QQ上有,密码你知道的...”再次叮嘱了一声,彭建业快步上了正在加固的办公楼。

“你们几个现在就去网吧,多联系点人,资料我一会儿发群里。”牛犇向旁边的几个安全员吩咐了一声,然后回车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干活儿。

“叶校长,有事儿?”

“小彭,快请坐...”叶平志笑呵呵的起身端上一杯刚泡好的茶放到他面前,

“小彭,你们集团对承包食堂这一块有没有兴趣?”

“算了吧...”彭建业摆手摇头,乡镇这些学校的孩子家里大多都困难,承包食堂赚不了几个钱,即便黑心点,

“老叶,没必要搞这些礼尚往来,我们的情况你也打听清楚了,就是无偿给乡镇山区修建学校,不收取任何酬劳。”

“明白,明白...”叶平志笑呵呵点了点头,知道人家这是看不上他们学校食堂这点小生意。

但人家大老远来给学校无偿翻修加固,还捐赠校服、桌椅板凳,他们怎么也得表示表示。

思来想去干脆把学校食堂承包给他们,一来聊表心意,二来,他对彭建业这帮人打心眼儿的信任。

“小彭,可不是我们这一所学校,是周围好几所中小学,虽然利润可能还是不大,但你们的慈善计划规模这么大,能补一点窟窿算一点嘛!”

“这...”彭建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目前公司一个楼盘都还没盖起来,全靠小老表一个人掏钱苦撑也不是个事儿,

“这样,我考虑考虑...”

“那就这么说定了...”

“什么就说定了?我说考虑一下...”

“知道知道...”叶平志笑盈盈起身拿上安全帽,岔开话题,“走,我们去看看教学楼的承重柱浇筑的怎么样了。”

“说起这事儿我还想好好请教一下你,你搞那个《紧急疏散预案》是什么意思?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你们这种隔三差五就搞防地震演习的...”彭建业连忙戴上安全帽跟上,两人一路闲聊着视察起了学校的改造加固工程。

“这不是前年县里下达了“在全县中小学贯彻校园安全意识并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的文件嘛!”

“那改造加固学校又是怎么个情况?说你从九五年那会儿就开始了?”

“唉~那年我刚当上这所学校的校长,你是不知道学校的情况,这些教学楼跟危房没什么区别。当时学校一穷二白,教育经费也寥寥无几,我只能四处奔走寻找支持,一点一点的改,哪里最不安全,就先改哪里,没想到这一改就是十年。”

“老叶,你这愚翁移山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我说句题外话,你这心眼儿也太实了吧?”

“学生的安全第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佩服...”彭建业竖起大拇指,是由衷的敬佩这位老校长,十年啊!这老头儿硬生生坚持了十年。

“我们全校师生也更佩服你,和你们集团公司。”叶平志停住脚,转过身一脸郑重的微微弯腰鞠了个躬。

一个月前,离他们学校六七百公里外的一个小镇上突然冒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公司很奇怪,不买地修房子,却先给家乡的中小学建起了新学校。

这边学校还没修好呢,他们又跑去了附近乡镇修路修学校,还一分钱不要,说是做慈善。

这事儿很快就被报道了出来,他看到新闻后动了心思,试着打电话联系了一下,想着请他们来帮自己学校改造加固一下,毕竟免费的嘛!

谁想这家公司的人第二天就赶来了他们这里,第三天工人就安排到位,开始买材料干活儿,效率高得他都感觉像是在做梦。

逛了一遍教学楼各处施工的地方,叶平志再次对彭建业带领的这帮施工队伍感到满意,干活儿太实在,让他们把承重柱加粗到50cm,他们硬生生加到了60CM....

那些工人还贼有理由,说:你不是怕地震吗?给你整粗点,省得你一天天提心吊胆的,搞什么演习吓唬我们。

下午收工,彭建业找到狗头军师牛犇商量承包学校食堂的事,觉得可行,不管挣多挣少,怎么也算一份收入,而且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弄来干这事儿正好。

不过这多多少少带点挟恩图报的意思,还是得问问夏林的意见才行,免得到时候被骂。

此时远在美國的夏林还在睡觉,时间也才早上六点零几分。

“大清早的,你有病啊?不知道有时差吗?”

“早起对身体好...”彭建业和牛犇贱笑着相视一眼。

“有屁赶紧放....”

两人你一言我一嘴的把事情讲述了一遍,趴在床上接电话的夏林猛然睁开双眼,翻身爬起,

“涪城安县桑枣中学?你们怎么跑那里去了?”

这学校他太熟悉了,在上一世的地震中屹立不倒,零伤亡的学校,校长还被网友怀疑是穿越者...

彭建业解释道:“叶校长听说我们在修路建学校做慈善,就主动联系到我们,我带了一个工程队过来,没几天活儿了。”

“就只做这一所学校?”夏林点上支烟思索起来,好机会啊!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安县离汶川不远了...

彭建业自嘲道:“突然冒出来一大善人,你觉得可能吗?”

“那就搞,学叶校长的方法给学校加固,这样效率要高一点,沿着汶川一路往AB州那边修过去,那边穷...”

“行,就是资金压力太大了....”

“钱的事不用担心,我还顶得住...”

“我的意思是把周围这几所中小学的食堂承包过来,这不是我趁火打劫啊!是叶校长他们主动找上的我。”

“可以,但要做好,干净卫生便宜实惠,赚不赚钱无求所谓。可以让那些家庭条件差,家里有种地的学生给食堂送蔬菜,反正食堂每天也要买食材,找谁买不是买.....”

啰嗦了一个多小时夏林才挂掉电话,然后盘算了一下家底,得亏之前和工行借了10个亿,完全能撑到明年世界杯。

彭老表居然阴差阳错的跑去了汶川附近,这让夏林倍感振奋,也让他打开了新思路。

完全可以把叶校长不断给学校改造加固,和《紧急疏散预案》的事迹传出去,而恰好自己现在能联系到强大的宣传渠道。

组织了一下措词,他立即给董倩老师打去了电话,“董倩阿姨,在忙吗?”

“夏林?你不是在美國吗?那边这会儿才早上七点多吧?”还在加班的董倩讶异的看了眼手表。

“给你说个大新闻......”夏林笑嘻嘻的把叶校长的事迹说了一遍,

“这算是焦点新闻了吧?”

“听起来确实有些怪怪的,有什么内情吗?”董倩把夏林说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同时在网上搜索起关于桑枣中学的新闻,查到些零星报道。

夏林带着轻快调侃的语气回道:“不清楚,反正我老表说叶校长好像对七六年那场大地震有心理阴影一样,从他当上这校长以后,就不断加固教学楼,为此四处奔走筹集资金。”

“以前还能说是学校破旧需要翻新,但前两年又突然搞起了什么《紧急疏散预案演习》,还给学校老师落实了“一岗双责”.....”

“董倩阿姨,你说这老爷子是不是什么奇人异士,算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

“你搁这儿找灵感写你的科幻剧本呢?”董倩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但这好像偏离科幻题材了吧?应该算是魔幻仙侠故事...”

“诶~你还别说,我正构思的科幻故事跟这事儿还能关联上....”夏林心中直呼神队友,他都没想到这茬儿,

“话说一名正在西域执行任务的士兵在一辆前往‘迪化’的火车上醒来,随后列车发生了爆炸,诡异的是这名士兵在爆炸后,又一次从火车上醒来.......”

“然后他发现自己好像有了回溯时空的能力,于是用这个能力在列车上寻找爆炸的原因,并就此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

听完夏林的故事梗概,董倩忍不住暗暗惊呼,不愧是能征服好莱坞的天才编剧,这想象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名士兵最后是真的解除了危机,还是穿越到了平行位面?”

“故事才想到一个大概,你就问我结局?”夏林没好气的吐槽道。

“呃...”董倩有些张口结舌,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那个叶校长和你故事里的士兵一样,拥有时间回溯的能力...”

“不对,应该是他可能预见了未来,或者说像那些算命的一样,算到了未来的某一天会发生大地震,所以才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费尽心思的不断改造加固学校,是这个意思吧?”

“虽说防范于未然,但他的行为确实很另类,很难不让我脑洞大开。”夏林无奈的语气传到董倩耳里,也让这位央视金牌主持人越加对这件事生出浓厚兴趣,

“你这么一说啊!我还真浑身起鸡皮疙瘩...”

“听说过粤西南宁那位搞出21亿预算修防洪堤的市长吗?你觉得他是“劳民伤财“,还是真正在为人民考虑、为南宁的后世子孙考虑,避免让南宁再遭遇一次零一年那样的洪灾?”

夏林再添一剂猛药,语气幽幽的感概起来:“董倩阿姨,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在历史中得到教训。”

“自然灾害是不可控和难以预料的,但目前我们就看到了南宁的林市长和桑枣中学的叶校长吸取了教训,在竭尽全力的未雨绸缪。”

“与其祈求老天爷收了神通,还不如和它斗一斗,你不觉得这样的人物事迹值得大家学习吗?”

“不能总等到灾难发生,我们才采取行动吧?”

这一席话让电话那头的董倩头皮发麻,心脏突然一骤,“我现在就打报告,明天一早就向台里申请去桑枣中学做采访。”

“您带着《面对面》栏目组去好像不合适吧?”夏林疑惑问道,他的目标是《焦点访谈》,这档节目是上面那些大领导都会看的。

而董倩老师曾是这档节目的编辑之一,还担任过主持人。

“怎么?嫌我的节目影响力不够是吧?”董倩瞬间猜到夏林的小心思。

“那不能够...”夏林打着哈哈,解释说:“我就觉得这类新闻应该上《焦点访谈》更合适。”

董倩笑问:“你不觉得上新闻联播更好吗?”

“这能上新闻联播?”夏林惊呆了。

“做电影你就很厉害,但新闻嘛!你还嫩了点,想要引起高层注意,就得扩大舆情,让全国人民都注意到这件事,参与讨论,这才能压到不同的声音,把它列为居安思危的典范案例,让所有省市展开学习。”

“晚辈受教了。”

“少拍马屁,赶紧把你的科幻剧本写出来,阿姨要先睹为快。”

“嘚嘞,到时候保证第一个发给你看。”

“呼~..”挂掉电话,董倩立即开始浏览南宁修防洪提的新闻,再整合网上关于桑枣中学的报道,写下一篇名为《不能总等到灾难发生,我们才采取行动》的新闻稿和申请报告。

两天后,央视便派出两组采访队伍前往南宁和桑枣中学,第三天,新闻联播便报道了这两件事,随后焦点访谈栏目组特意做了两期节目,深度报道,很快便引起了全民热议,受到了高层领导的关注。

随后不久,一则【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的红头文件下发到各省市,要求组织学习南宁政府班子和涪城安县桑枣中学两大事迹。

蝴蝶的翅膀扇起一轮全民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和“紧急疏散演练”的风暴。

其中最为积极的就是曾遭遇过重创的燕赵之地,和被叶校长‘愚翁移山’事迹吓唬住的川蜀人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