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刑侦队员的质疑(1 / 1)

加入書籤

与此同时,刑侦队长李旭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调集了队里最精锐的侦查力量,开始对过去发生的五起悬而未决的案件展开全面复盘。

他要求队员们以近乎苛刻的标准,对每一个案件细节进行地毯式排查,特别是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蛛丝马迹。

在刑侦队宽敞的会议室内,十余名老警员正襟危坐,气氛凝重得几乎能听见针落的声音。

李旭队长站在投影屏幕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同志们,“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六起案件中,有五起都是我们经手过的旧案。”

“当时的结案结论分别是自杀、意外和死因不明,但唯独缺少一个可能性——他杀。“

说到这里,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每个字都重重地落在众人心上。

“而现在,我要告诉你们,这个结论很可能存在重大疏漏。“

会议桌上整齐摆放着五份泛黄的案卷,警员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

一位年轻警员小声嘀咕:“最早的那起案子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

确实,在刑侦工作中,时隔多年重新调查旧案的情况极为罕见。

除非是上级督导组要求复查,否则几乎不会出现这种“炒冷饭“的情况。

这不禁让人怀疑:队长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警员们的表情从困惑逐渐转为不安。

资历最老的警员王建国率先打破沉默:“李队,你是说这些案子都有问题?“

李旭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正是因为第六起案件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的五起案件。“

提到第六起案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会议桌尽头那份崭新的案卷。

卷宗上“交通事故“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正是他们正在全力侦办的案件。

坐在李旭身旁的几名骨干警员已经彻底糊涂了。

副队长张明压低声音问道:“李队,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些案件之间有什么关联。”

“特别是那个精神病患者的案子,怎么会和一个孩子的案件扯上关系?“

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警员们或交头接耳,或快速翻阅案卷,试图找出其中的联系。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困惑的气息。

5分钟后,李旭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了两口,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显得格外深沉:“现在,有人想明白其中的关联了吗?“

回应他的是一片茫然的摇头和此起彼伏的“想不通“。

李旭苦笑着掐灭烟头:“我一直以为我们刑侦队战无不胜,破案率在全市都是数一数二的。”

“没想到在这件事上,我们所有人都被蒙蔽了。“

他环视众人,声音愈发沉重:“这恰恰说明了凶手的狡猾之处。“

“凶手?“

警员们异口同声地惊呼,脸上的困惑更甚。

李旭突然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这六起案件的凶手,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同一个人?!“

会议室里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这个结论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要知道,这五起案件不仅在时间上跨度长达三年,案发地点也遍布全市各个区域,受害者身份更是天差地别。

有警员当即提出质疑:“我们办过那么多连环杀人案,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跨时间、跨区域、跨类型的案件!“

一个老警员直接站了起来:“李队,虽然我尊重您,但这个结论也太离谱了!”

“这种办案思路我实在无法认同!“

他的话音刚落,几位老刑警也纷纷摇头表示反对:“这完全是在误导侦查方向啊!“

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两个小时后,越来越多的警员开始动摇。

技术科的陈默推了推眼镜,谨慎地说:“李队,这个结论是不是需要更充分的证据支持?“

面对质疑,李旭反而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看来凶手确实高明,连我们这些老刑侦都被耍得团团转。“

“高明?李队,您越说我越糊涂了。“

张明挠着头,一脸茫然。

李旭并没有因为下属的质疑而动怒。

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都是可以托付生死的兄弟。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下来:“说实话,最初我也不相信这些案子有关联。”

“但经过昨晚通宵达旦的梳理,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

“什么共同点?“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

“你们看,“李旭打开投影仪,六名受害者的照片依次呈现。

“这些受害者都属于社会边缘人群——流浪汉、重病患者、精神障碍者。”

“他们在社会上的存在感极低,就像张江东之前分析的,凶手是有选择性地作案,目标都是那些在他看来'毫无价值'的人。“

他切换幻灯片,展示出各案的死亡现场照片。

“更关键的是,这些死亡现场都被精心伪装过——有的像自杀,有的像意外,但实质上都是他杀。”

“我认为,凶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清除'这些社会边缘人。“

“你是说...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连环杀手?“

王建国的声音有些发抖。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有特定目标的连环杀人案,在刑侦史上都极为罕见。

李旭的推论立即引发了激烈争论。

“这太荒谬了!““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有人甚至搬出了著名的千岛湖案件作比较:“这种极端案例几十年都遇不到一起!“

面对质疑,李旭镇定自若:“正是因为可能性极低,才更容易被我们忽略。”

“现在,我希望大家带着这个思路重新审视这些案件,也许能发现被遗漏的关键线索。“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声音坚定而有力。

“记住,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死者发声,特别是这些最弱势的群体。”

“如果连我们都不为他们讨回公道,还有谁会关心他们的死活?“

瞬间,会议室内再次陷入安静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