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找出第一个可疑人员(1 / 1)
看着这群可敬的老人,张超教导员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个“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时代,还能遇到如此热心公益的群众,实在令人动容。
他郑重地向老人们敬了个礼:“太感谢各位了!”
“有您们这样的好市民支持,我们警察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
教导员张超稍稍前倾身体,双手撑在会议桌上。
他用十分坚定的语气继续道:“我们想重点了解一下,你们社区里有没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他数学天赋非常好,但年龄偏大,可能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导致无法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工作?“
说完这番话,张超教导员期待地看向在座的老人们。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对面的叔叔阿姨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
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挠了挠头:“警官,您这说得太专业了,我们听不明白啊。”
“您到底是要找数学好的,还是找年纪大的?“
“就是啊,“
旁边一位烫着卷发的大妈附和道,“您说得这么绕,我们这些老人家理解不了啊!“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老人们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
面对这种情况,小汪和方妍也急了。
小汪急忙插话道:“爷爷奶奶,我们就是想找一个数学特别好,但又没当成数学家的人!“
“这...这我们哪知道啊!“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直摇头,“你们说得太复杂了!“
张超教导员也有些着急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换了个说法:“简单说,就是你们认识的中年人里,有没有数学成绩特别好的?“
“中年人?数学好?“
老人们依然一脸茫然,“这我们更不知道了!“
就在场面陷入僵局时,姜东突然轻轻拍了拍手。
“各位爷爷奶奶,“
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请让我来说两句。“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这个年轻警官身上。
姜东清了清嗓子,用老人们都能听懂的大白话解释道:“我们就是想问问,在你们认识的人里,有没有这样一个年轻人。”
“小时候数学特别好,像个天才,但因为某些原因没能继续研究数学,现在过得很不如意,可能还在咱们小区里住着。“
姜东的这番解释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了“数学天才“、“不得志“、“还在小区“这几个关键特征。
果然,老人们听完后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突然,坐在角落的一位银发老婆婆猛地拍了下大腿:“哎哟!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
她激动地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我们小区以前是有这么个娃娃,小时候数学回回考满分,跟我家孙子是同班同学!但这几年好像一直在家待着,最近都没见着人影了!“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划过会议室。
张超教导员“腾“地站了起来:“大娘,您说详细点!这个人现在在哪?“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小汪和方妍也立刻凑上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人。
老婆婆皱着眉头回忆道:“具体住哪儿我也说不准,前两年还常在小区里晃悠,这两年确实没怎么见着了,可能是出去打工了吧?“
姜东敏锐地追问道:“大娘,您知道他当年为什么没能继续研究数学吗?”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
“唉!说起这个真是造孽啊!“
老婆婆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孩子高考那年出了车祸,第二天考试都没能参加。”
“多好的苗子啊,就这么毁了!后来听说得了抑郁症,书也不读了,整天闷在家里...“
听到这里,姜东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他转头看向张超教导员,压低声音道:“张教,这个人非常可疑,必须立即排查!“
虽然张超教导员刚才的表达方式不够到位,但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他立刻抓住了关键。
“确实有问题!“
他立即转向老人们,“请问这个人现在具体住在哪里?能联系上他吗?“
另一位穿着蓝布衫的大妈接话道:“那孩子命苦啊!自从得了抑郁症,他爹妈也跟着愁,前几年都相继过世了。”
“现在就剩他一个人,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他叫什么名字?“张超教导员急切地问道。
老人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叫秦超!”
“对,是叫秦超!“
“秦超现在不知去哪儿了...“
听到这个名字,几个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张超教导员露出欣慰的笑容:“太感谢各位了!你们提供的信息非常关键!“他转向其他老人,“今天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然而几位老人却意犹未尽:“警官,我还没说呢!“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突然,一个穿着红毛衣的大妈高声问道:“举报有奖金吗?”
“我想领两袋米、两桶油回家!“
她的话立刻引来其他老人的附和:“就是啊!有没有奖励啊?”
“我家物业费还欠着呢!“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张超教导员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地笑了。
“大妈阿姨们别着急,以后有的是机会。只要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一定会有相应的奖励机制。“
走出物业中心大门,小汪忍不住笑着摇头:“他们可真像传说中的'朝阳大妈'啊,张口就要举报奖金。“
方妍也笑了:“这很正常,老人家没什么收入来源,想通过举报得些奖励也无可厚非。“
“好了,言归正传。“
张超教导员正色道,“我觉得这个秦超非常可疑。”
“从他的经历来看,完全符合犯罪心理画像。“
姜东点头表示赞同:“虽然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我们的侦查方向应该没错。”
“张教,接下来怎么办?“
张超教导员沉思片刻:“首先通过公安系统查一下秦超的活动轨迹。”
“我们不能盲目行动,但也不能太拖延,免得消息走漏风声。“
说完,他立即掏出手机拨通了技术科的电话。
“喂,老李吗?”
“帮我紧急查一个人,名叫秦超,四十岁左右,重点查他最近的活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