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新的思路(1 / 1)

加入書籤

接着,审讯室里的灯光惨白,像一块巨大的冰面扣在头顶,映得李旭的脸愈发严肃,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沉沉的心事。

他朝身旁负责记录的同事扬了扬下巴,示意对方继续盯着,自己则捏了捏有些发酸的眉心,起身走出了审讯室。

走廊里的声控灯在他迈出第三步时“啪”地亮了,昏黄的光线裹着一股陈旧的灰尘味涌过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又瘦又长。

李旭从裤袋里摸出烟盒,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嘶啦”一声撕开包装,抖出一支烟叼在嘴里,打火机“咔哒”响了两下才燃起一簇火苗。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雾从鼻腔里缓缓喷出,在眼前织成一张模糊的网,可紧锁的眉头却丝毫没有松开的迹象。

“这小子,滑得像条泥鳅。”

李旭在心里暗骂一声。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铁证能把眼前的嫌疑人和案子钉死,但他干了二十多年刑侦,骨子里那点直觉比仪器还准——这小伙子屁股底下绝对不干净。

刚才在审讯室里,对方回答问题时,眼神就没敢正儿八经跟他对上,像只受惊的兔子似的东瞟西看。

好几次提到关键细节,嘴角都神经质地抽搐,喉结也跟着上下滚动,这些微表情在李旭眼里,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显眼得不能再显眼。

可偏偏,人家说的每一句话都像精心打磨过的珠子,串起来看着天衣无缝。

“现场那个避孕套跟我包里的一个牌子,就能说明是我的?超市里卖这个牌子的多了去了。”

李旭想起对方说这话时,嘴角那抹转瞬即逝的得意,牙根就直痒痒。

“这辩解也太蹩脚了,明显是心里有鬼,可没证据,拳头再硬也打不出去啊。”

此时,审讯监控室内的气氛比审讯室还要压抑。

姜东把后背往椅背上一靠,“吱呀”一声,老旧的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盯着屏幕里那个坐姿始终笔挺的年轻人,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方妍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搪瓷杯都跳了跳,“这不应该啊!真的。”

“就算是所里刚毕业的小年轻,都能看出这小子不对劲。”

“你瞅他回答问题那劲儿,眼睛恨不得黏在地上,说话磕磕巴巴的,还总往桌子底下瞟,绝对在撒谎,他就是凶手没跑了!”

小汪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可不是嘛!我刚才在监控里数着,他至少有七次想摸鼻子,心理学上说这就是撒谎的典型表现。”

“我看要不这样,我现在就把他铐起来,直接送法庭去,看法官怎么收拾他!”

姜东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里像掺了沙子。

“汪哥,法官办案子得拿证据说话,咱们现在手里啥硬货没有,空口白牙说人家是凶手,法官敢判吗?”

“这不是逼着人家犯错误嘛,到头来还得咱们自己兜着。”

小汪听完,脸“腾”地一下红透了,顺着脖子往下烧,他使劲跺了跺脚,水泥地发出“咚咚”的闷响。

“这不是气人吗!明摆着他有问题,就是拿他没办法!”

方妍在一旁跟着叹气,手指使劲挠着后脑勺,“说起来也邪门,昨天咱们刚摸到他的落脚点。”

“今天去抓人的时候,邻居就说他昨天后半夜拎着包跑了。”

“你说这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抓到了又咋样,嘴硬得跟块石头似的。”

“我看他就是仗着咱们没证据,才敢这么嚣张。”

小汪的声音拔高了八度,带着浓浓的火气,“刚才抓捕的时候,他那眼神,又慌又狠,跟狼崽子似的,绝对心里有鬼!”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唾沫星子横飞,监控室里的空气都跟着燥热起来。

方妍说着说着,突然停住了,转头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姜东。

姜东正盯着屏幕里嫌疑人喝水的动作,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像是在解一道无解的数学题。

“师弟,你倒是说句话啊,想啥呢?”

方妍推了推他的胳膊。

姜东这才回过神,眨了眨眼,咧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

“师兄,我在想从哪儿能找到突破口。”

“这小子看着年轻,道行可不浅,典型的不见棺材不落泪。”

“我觉得啊,还得找过硬的证据,不然说破天都没用。”

“过硬的证据?”

方妍摊开手,一脸无奈,“这话谁都会说,可去哪儿找啊?”

“现场都被翻了三遍了,除了那个避孕套,啥有用的都没摸着。”

姜东的目光又落回屏幕上,手指点了点嫌疑人的鞋子。

“刚才我盯着他看了半天,总觉得他进过犯罪现场。”

“那个避孕套,十有八九就是他带进去的。”

“我想再回趟现场,把所有角落都重新筛一遍,特别是地板,说不定能提取到点啥。”

“回现场?”

小汪皱起眉,连连摆手,“你忘了?现场被折腾得够呛,咱们技术队的人来回踩,周围邻居好奇,也偷偷摸摸进去看过两眼,现在去还有啥用?估计连个完整的脚印都找不着了。”

“人多不怕。”

姜东摇了摇头,眼神里透着一股执拗。

“人多顶多就是多几层脚印,原始的痕迹不可能全被盖住。”

“只要咱们够仔细,像梳头似的一点点过,说不定就能扒出点蛛丝马迹。”

“你想啊,只要能证明他进过现场,就算他嘴再硬,也得慌三分。到时候咱们再加点火候,他未必扛得住。”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不承认,法官看了证据,心里也能有个数,总比现在这样两眼一抹黑强。”

方妍摸着下巴,咂了咂嘴,“话是这么说,可鞋子这东西,同款同牌的多了去了。”

“就算现场有个跟他一样的鞋印,他大可以说别人也穿这个牌子,凭啥说是他的?这不还是白搭?”

“所以啊,不能只看鞋印。”

姜东的眼睛亮了一下,像是找到了钥匙,“我在想,能不能从微量物证入手。”

“微量物证?”

方妍和小汪异口同声地问,眼睛里都带着疑惑。

姜东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比如现场地板缝里的灰尘,墙角的纤维,甚至是地毯上沾的一点点泥土。他要是真去过现场,鞋子上、裤脚边难免会沾点。”

“咱们把这些东西提取回来,送去化验,说不定就能跟他身上的残留物对上。”

方妍听完,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玩意儿靠谱吗?咱们所里那台老掉牙的显微镜,看个指纹都费劲,还能检测这玩意儿?”

“咱们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啊。”

姜东挺直了腰板,“省厅的技术中心有专门的设备,能做微量物质比对。”

“只要能提取到样本,就有希望。”

小汪摸了摸鼻子,有些犹豫,“这能行吗?万一白跑一趟,不仅耽误时间,还得搭不少钱。所里经费本来就紧张……”

“钱是小事,案子破不了才是大事。”

姜东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

“现在咱们除了这条路,还有别的选择吗?”

“审讯这关看样子是过不去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把咱们熬垮吧?”

方妍和小汪对视一眼,都沉默了。

监控室里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每一声都像敲在心上。

过了好一会儿,小汪咬了咬牙,“行!张哥,我听你的!死马当活马医,总比在这儿坐以待毙强。就算最后啥也没找到,至少咱尽力了,不后悔!”

“我也觉得可以试试。”

方妍点点头,拍了拍姜东的肩膀,“反正现在也没啥头绪,就当再去现场碰碰运气。”

三个人一拍即合,起身往门外走。

小汪走在最前面,手一挥,“走!车钥匙在我这儿,咱们现在就去,争取天黑前回来!”

与此同时,

教导员王佳踩着一双布鞋,“噔噔噔”地从楼梯上下来。

他刚在办公室处理完一堆报表,一听说嫌疑人抓到了,连水杯都没顾上拿,就往审讯室这边赶。

刚拐过走廊拐角,就看到李旭背对着他站在窗边,手里夹着烟,烟灰已经积了老长,眼看就要掉下来。

王佳轻手轻脚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李,这是咋了?脸拉得跟长白山似的,审得不顺利?”

李旭猛地回过头,烟灰“啪”地掉在裤腿上,他赶紧用手掸掉,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王教导员,你可来了。”

“这小子,油盐不进啊。”

王佳往审讯室的方向瞟了一眼,压低声音问,“具体说说,咋个油盐不进法?”

“从进门到现在,俩小时了,问啥都说不知道。”

李旭把烟头摁在窗台上的烟灰缸里,用力拧了拧,

“问他昨天去哪儿了,他说在朋友家喝酒,问他朋友叫啥、住哪儿,他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问他包里的避孕套咋回事,他说自己用的,跟现场那个就是巧合。你说气人不气人?”

王佳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若有所思地说,“听你这意思,嫌疑确实不小。不过啊,咱们办案子,不能光凭感觉。”

“我知道要凭证据。”

李旭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可这小子太精了,一点破绽都不露。

但我这心里啊,跟明镜似的,他肯定有事。

你没瞅他刚才回答问题那劲儿,眼神飘得跟柳絮似的,问急了还抠手指头,这都是撒谎的征兆。”

“昨天逃跑这事儿,确实可疑。”

王佳点了点头,眉头也皱了起来,“一般人要是没犯法,听到警察找,顶多是有点紧张,不至于连夜跑路。

他这一跑,反而把自己架到火上了。”

“可不是嘛!”李旭的声音又高了些。

“还有那个避孕套,同一个牌子,同一个型号,哪有那么多巧合?他说不是他的,谁信啊?”

王佳沉吟了片刻,目光投向审讯室的门。

“要不,我进去试试?换个人审,说不定能看出点新东西。”

李旭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那太好了!王教导员,你经验比我丰富,说不定能撬开他的嘴。”

“前期的材料都在电脑里存着呢,你先看看,我去给你倒杯水。”

王佳摆了摆手,“水就不用了,我先去看看材料。对了,这小子叫啥名字?”

“你可得多留点神,这小子看着老实,心眼多着呢。”

王佳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说完,转身往审讯室走去。

李旭看着他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又摸出一支烟,点上。

走廊里的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带着一股凉意,他裹了裹外套,心里默默念叨:“可千万别再出啥岔子了。”

监控室里,姜东他们已经出发了。

小汪开着警车,一路鸣笛,车窗外的树影飞快地往后退。

方妍坐在副驾驶,手里拿着现场的照片,一张张翻看着,嘴里念念有词:“厨房窗户缝里好像有点东西,当时没太在意,一会儿得仔细看看。”

姜东坐在后座,闭着眼睛,脑子里像放电影似的过着何标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何标的辩解看似天衣无缝,可越是完美,就越像是精心编织的谎言。

“师弟,你说咱们能找到东西吗?”

小汪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一丝不确定。

姜东睁开眼,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不知道,但总得试试。咱们当警察的,不就是跟这些藏着掖着的东西较劲吗?只要有一分希望,就不能放弃。”

方妍在一旁点头,“说得对!就算挖地三尺,也得把证据找出来。不然对不起受害者,也对不起咱们这身警服。”

警车很快驶出了市区,往郊区的案发现场赶去。

路边的房子越来越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农田。

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在他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坚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