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荣誉过后的压力(1 / 1)

加入書籤

他的话音刚落,全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坐在第一排的领导们纷纷点头赞许,马局长更是站起身来鼓掌,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其他部门的同事也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为这个年轻干警的精彩表现喝彩。

整个会场洋溢着一种振奋人心的氛围,仿佛每个人都从这个发言中汲取到了前行的力量。

在一阵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主持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讲台中央。

他面带微笑,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位与会者。

“非常感谢刚才姜东同志情真意切的精彩发言。“

“姜东同志用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分享了从事刑侦工作十余年来的心路历程与深刻感悟。”

“这些发自肺腑的体会,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刑侦工作的繁琐与不易。“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让台下听众有时间消化这些话语。

“在刚才的立功授奖环节中,我们不难发现,刑侦岗位的同志们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就像舞台背后的工作者,默默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转。“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发言稿,又抬头环视会场,“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深有同感,对吧?“

“接下来。“

主持人调整了一下站姿,语气转为庄重。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市公安局的马局长为我们作重要讲话。”

“马局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仪式,充分体现了局党委对基层干警的关心与重视。“

话音刚落,会场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马局长从容起身,稳步走上讲台。

他身着笔挺的警服,肩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他先是环顾四周,目光在每一位与会者脸上停留片刻,最后定格在陈所长等人身上。

“同志们!“他的声音浑厚有力。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繁重的警务工作之余,大家难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次意义非凡的立功授奖仪式。”

说到这里,他微微颔首,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认为,像今天这样集中颁发荣誉证书的做法非常好,非常有必要。”

马局长的语调渐渐提高,“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更是一次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盛会。”

“在过去的日日夜夜里,每一位同志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拼搏奋斗,用汗水书写忠诚,用行动诠释担当。“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在会场内回荡。

“我一直坚信。“

马局长伸出右手,做出一个强调的手势,“奖励和鼓励是激发队伍战斗力最有效的方式。”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今天的荣誉,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

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台下不少干警都情不自禁地点头表示认同。

在简练而有力的开场白之后,马局长的讲话转入正题。

“从这次立功受奖的单位和个人名单来看,“

他翻开面前的资料,“刑侦部门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无论是立功人数还是立功数量,都位居榜首。“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让这个信息充分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充分说明,“

马局长继续道,“在近期重大案件的侦办过程中,我们的刑侦队伍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特别是刚刚成功侦破的那起伪造杀人案,“

他的目光转向坐在前排的刑侦队李旭等人,“可以说办得非常漂亮,堪称经典案例。“

马局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虽然这个案件不是我亲自督办的,“

他缓缓说道,“但通过每日案情汇报,我对案件中的关键节点和疑难问题都了如指掌。

这个案件的凶手极其狡猾,不仅实施了残忍的犯罪行为,还精心布置了伪装现场。“

他竖起食指强调,“案发后还有另一人无意间进入现场,导致现场痕迹错综复杂,给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干扰。“

说到这里,马局长向刑侦队员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但是,我们的刑侦干警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敏锐的侦查直觉和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最终拨开迷雾,将真凶绳之以法。这种专业素养和拼搏精神,值得全局上下学习。“

他的话语中充满自豪,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会议室内悬挂的警徽在顶灯照射下泛着庄严的光芒,马局长指尖轻轻叩击着红木讲台,声音陡然提高:“但是在这样巨大的破案压力下,我们刑侦队的同志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铁军风范!“

他身后的投影屏突然亮起,显示出一组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

“72小时黄金破案期,他们不仅完成了从现场勘验到证据链闭合的全流程工作,更在犯罪嫌疑人企图潜逃出境前实施精准抓捕。“

“说到这个案子,“马局长忽然切换成老刑警特有的叙事节奏,指尖无意识地在讲台边缘敲出摩尔斯电码般的节奏,“现场重建时有个细节让我这个老刑侦都眼前一亮。“他故意留白的瞬间,后排传来金属椅腿刮擦地板的声响——七八个刑侦队员不约而同调整坐姿,目光齐刷刷投向第三排那个始终低着头的年轻人。

局长忽然大步走下主席台,锃亮的皮鞋踏着大理石地面发出脆响。

他在过道中央站定,右手精准指向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民警:“姜东同志!“

被点名的年轻人猛地抬头,镜片后闪过一丝错愕。“来队28天,主导破获3起积案,犯罪心理侧写准确率92%。“

局长每报出一个数字,会场就响起一阵低声惊叹。

“李旭队长昨晚给我发消息,说这小子出现后,他们刑侦队的咖啡机使用率下降了40%——因为新同志总能在大家最疲惫时提出突破性思路!“

当姜东被邻座同事推着站起来敬礼时,马局长已经回到讲台拿起茶杯。

氤氲热气中,人们看见这位素来严厉的领导露出了罕见的笑容:“这样的新锐,难道不值得特别掌声吗?“

顷刻间,整个会议室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天花板,几位教导员交换着眼色——他们知道,今天这场会议过后,关于“刑侦新星“的传说将会在全局每个角落流传。

刹那间,整个会场仿佛被注入了澎湃的能量。

随着马局长洪亮的话音落下,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般席卷全场。

掌声中,数百道目光不约而同地在人群中逡巡,最终齐刷刷地落在姜东身上。

那些灼热的目光里,有钦佩,有赞叹,还有掩饰不住的好奇。姜东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却觉得脸颊发烫,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一刻,他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以为刑警的日常就是埋头卷宗、奔波取证,破案不过是分内之事。

可当震耳欲聋的掌声将他包围,当同事们炽热的目光将他点燃,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如电流般窜过全身。

他忽然明白,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汗,原来都在为此刻积蓄力量。

掌声渐歇时,姜东注意到前排几位老刑警赞许的眼神。

他们鬓角已染霜色,警服却熨得一丝不苟——那是二十年如一日坚守的见证。

更远处,几个实习警员正拼命踮起脚尖,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这让他想起三年前刚入警队的自己,那时连勘查箱都拎不利索。而现在,他竟成了别人仰望的对象。

“同志们!“马局长的声音将姜东的思绪拉回。

这位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老公安双手撑住讲台,虎目如炬:“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当年我追逃犯三天三夜不合眼,现在你们有更好的装备、更科学的体系,有什么理由不闯出一片天?“

他忽然指向姜东所在的方向,袖口露出道道旧伤疤。

“这个年轻人让我看到了刑侦队的未来!但我要说的是——“

话音陡然转沉,“每个岗位都是战场!户籍民警多问一句可能发现线索,技术员多比对一次或许就能锁定真凶。

所谓'有为才有位',不是要你们争名夺利,而是要对自己这身警服负责!“

最后一句话像重锤敲在姜东心上。

他瞥见邻座的小张攥紧了笔记本,指节都泛出青白。

更后排,同期入警的李明正死死盯着主席台,眼中的不甘几乎要溢出来。

姜东突然意识到,自己胸前的奖章此刻或许正灼烧着某些人的自尊。

“江哥...“

散会时,室友王磊搭住他的肩膀,声音发涩,“你说咱们同批进来的,怎么就...“

话没说完,就被匆匆走过的马队打断:“小江,明天省厅督导组要听803案汇报,你主笔的材料再加点现场重建细节。“

望着领导远去的背影,王磊苦笑:“看吧,现在连领导都只认你了。“

走廊的灯光将姜东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摩挲着案卷上未干的红墨水,忽然觉得这份荣耀就像双刃剑——它既是对过往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

这时,两个年轻人嘀嘀咕咕地说:“不对啊,以前我怎么没发现姜东会如此勤奋?

而且以前在警校的时候,姜东虽然理论考试成绩很高,但实际工作能力我也没看到有多优秀。

哎,说不定他有贵人相助吧。”

“不知道,反正很厉害,侦破能力竟然这么高,他不会是有什么秘诀吧?

我通过侧面了解,发现刑侦队的很多人都很服气他,他简直就是权威。”

“真的吗?”

“你平时有没有听汪师兄和方妍他们说过?他们俩都和姜东一组,在这次案件侦办中,也正是沾了光,所以才各获得了一个嘉奖。”

“真的呀,这么粗的‘大腿’,我们两个都是他曾经的室友,要不要去抱一抱?”

“哈哈,算了吧。我们俩天天在基层抓那些卖淫嫖娼的,劝导妇女,没做出这么多成绩。”

“也是呀,努力比方向更重要。如果这一次能重来,我一定会选刑侦队,在刑侦队打黑除恶、侦破大案要案多好。”

旁边另一个年长些的同志听了,说道:“刑侦可是要经常出生入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可能有危险。”

“而且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多时候他们都是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句话说得对,对于刑侦队来说,能正常下班是意外,不正常下班反而是常态。”

“再说,他们为了这个案件,可是动用了不少资源。”

离开会议室后,李旭和汪教导员热泪盈眶,看到下属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他们非常高兴。

要知道,在刑侦队,一个案件同时有个人和集体立功受奖的情况很少见,特别是这种集体二等功,那可是晋升的关键。

稍有遗憾的是,这次姜东没有获得个人二等功。

李旭看了看姜东,笑着说:“其实以你的实力和办案水平,完全可以申报个人二等功,但是考虑到你年龄还小,而且刚刚上班才一个月,所以区党委决定让你再成长一段时间,以后有机会一定给你争取个人二等功。”

听到这里,姜东笑着说:“谢谢李队。”

汪教导员走上前去,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就是呀,以后还有机会,不要灰心丧气。而且你现在的水平已经超过了整个江城公安局99.9%的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像这样刚上班一个月就获得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和集体二等功的情况,一定是凤毛麟角了。”

这时,小汪也走上前来,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教导员说得很对,你现在还在成长阶段。”

“你想啊,一年12个月,你第一个月就已经得了一个个人嘉奖和一个个人三等功,加起来可有将近7000块奖金呢。”

“这要是每个月都来一个嘉奖和一个个人三等功,那岂不是一个月能挣两三万?哈哈哈。”

姜东说:“荣誉比金钱更重要。”

回到刑侦队办公室的时候,所有人的焦点都放在了姜东身上,而且姜东比之前和大家相处得更融洽了,每个人对他都非常客气。

哪怕是找一根手机数据线,立刻就有人说:“我这儿有,给你。”

坐在对面的方妍笑了笑,说:“这次你可是彻底出名了,整个公安局没有哪个人不认识你啊。”

姜东笑了笑,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呀。这要是都认识我,以后再想低调办案就没机会了。”

话音刚落,方妍笑着说:“江哥,你要是再破几个大案,估计我们都跟不上您的节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