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人族的出路,观世音的消息,龙族的到来(1 / 1)
“人族并不算弱,但想要达到人人如龙,或者说,人人都掌握力量的程度,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了。”
姜凡的话语使得嬴政一颗心彻底的沉寂了下去。
“连师父都没有办法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人族只能与远古一样,在万万人当中挑选出一部分人出来,让他们进行修炼,从而使得我大秦伫立于世界当中?”
虽然这个结果并不算坏,但是嬴政心里还是莫名的多出了几分苦涩。
“人人如龙啊!”
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了这个词语,但是嬴政还是不由自主的沉浸到了这个词语当中去了。
“政儿,或许你可以换个思路,倘若仙道不允许所有人族修炼,那么是否可以采用别的方法使得所有人族掌握力量?”
闻言。
嬴政开始陷入到了思索当中。
近乎是一瞬间的功夫,他脑海当中便涌现出了一个答案。
“武道!”
“师父所言可是武道?”
姜凡笑着点了点头。
“昔日天地灵气断绝之时,武道修炼并不容易,常常需要具备根骨与天资,并且还需要大量的肉类与药材。
但如今天地灵气回归,人族在灵气的加持之下,体魄将会变得特别强大,因此,昔日的根骨将不再限制人族的修炼。
除此之外,有了灵气的替代,那么修炼武道时所需要的大量肉类与药材将会进一步减少。”
“如此双管齐下之后,武道将成为提高整个人族实力的最佳选择。”
听着姜凡的这一番详细的讲解,嬴政原本还有些懵懵懂懂的心态已然彻底明悟,他点了点头。
“师父,我明白了,我这就命人将武道传播出去!”
嬴政的语气充满了斗志。
见状,姜凡随即开口说道:“政儿莫急,你且将天下间的武学收拢于宫中,待我观后创造出一门足以适应男女老幼的武道修行功法后,再做大范围的推广。”
听着姜凡的提议,嬴政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显然十分认同姜凡的想法,毕竟,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族都适合练习武道。
“师父稍等,我这就派人前去召集全天下的武学。”
听到这里,姜凡随即回忆起了自己分身此前的记忆。
“政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曾派遣过好几批人前往西牛贺洲与东胜神洲求仙访道,这么多年可曾有所收获?”
嬴政随即给出答复。
“是的师父,我曾先后派遣了十队人马,共计一万两千七百余人,但其中传回音讯者却寥寥无几。”
对于这个结果,姜凡并无太多意外。
毕竟,想要从南瞻部洲去到西牛贺洲与东胜神洲的话,可是分别要穿过西海与东海两片海域的。
纵使侥幸穿过了那两片海洋,那么还需要去考量如何去寻找到仙人的踪迹,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保证自己的安危。
如果先前所说的,都侥幸办到了,并且最后还成功的拜入到了仙门当中。
那么也不意味着对方能够顺利回来。
毕竟,想要学成归来,最起码也要成为仙人。
要知道,即便是有金手指傍身的姜凡,也是足足耗费了六年时光,方才成为了一位仙人。
并且,这还是没有算上他出行访仙的那一段时间的情况下。
而今,距离嬴政派遣出第一支队伍,也才不过过去五年时光。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要学成归来,无异于痴心妄想。
“如今你派遣的那几批人既然没有归来,那么你便再派遣一部份人,于我求道盟寻仙问道罢。”
话落之后,姜凡又道:“因为旅途较远之故,这一批人我就不带回方寸山了,将他们留守在咸阳城便是。”
闻言。
嬴政脸上难掩喜色。
“多谢师父!”
他很清楚,姜凡的这一番言语和举措,能够让他以最快速度拥有着足以保全自身的统治。
……
南阳郡。
此地原为楚国故城,荆江城。
嬴政一统六合后,以其为核心,将其改名为南阳郡。
近几日。
一名名衣衫褴褛的流民,自南海方向蜂拥而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时任南阳郡郡守的李修自然从自己的属下小厮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此刻,他正端坐在自己郡守府邸之上,与前来汇报的下属言语。
“可查明清楚这些流民因何而来?”
李修皱着眉头,凝声询问道。
前来汇报的官员闻言,当即将自己早已查明清楚的缘由给讲述了出来。
“启禀大人,据属下调查得知,一股大风自南海而起,一路直行北上,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少县城因此遭灾,而那些流民正是一些失去房屋与庄稼的苦命人。”
听到这般话语,李修沉吟了一下。
“大风吗?”
作为空降至此的秦国官员,他对于大风的印象,更多的是出自于书籍与传闻。
而今在听到,竟有百姓因为大风化作流民后,心中震惊之余,又难掩慌乱。
他很清楚。
如果这件事情他没有妥善处理好的话,恐怕他刚刚开始的郡守生涯就要就此完蛋。
“速速打开粮仓,发粮赈灾!”
“并且,速速组织人手往南而去,尽快恢复沿途民生,让流民有家可归,有地可种,有粮可食!”
迅速做出安排过后,李修便要站起身来往城外而去。
在如今流民愈发增加的情况下,作为南阳郡守的他,倘若露面的话,那么将会对局势稳定,有着超乎寻常的作用。
然而,就在他即将站起身来之时,先前前来汇报的那名官员又突然开口道。
“大人,还有一件事情。”
“哦?”
李修挑了挑眉,重新将半站起来的身体重新归于椅子上方。
那名官员再度开口。
“大人,属下从流民口中得知,在这一次的大风事件当中,有一位隶属于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据传,这位观世音乃是仙神之流,身着一袭白纱,手捧一个玉瓶,弹指间挥洒出的甘露,能够治愈万伤。”
听到这般话语,原本面色还比较平静的李修,神情陡然变化了一下。
“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天变之后,嬴政便给各地郡守乃至县令传达过一个指令。
凡是在所辖境内发现有仙神踪迹过后,必须不带丝毫犹豫的将消息传递回咸阳。
因此,这个时候的李修方才会如此激动。
“大人,属下所言乃句句属实,绝不敢有任何虚假!”
得到这个保证过后,李修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你且先按照我先前所吩咐的事情去做。”
“诺!”
那名官员拱手告辞离开。
待到他离开房间过后,李修迈步走到了一张书案前。
他取过纸笔,开始在上方书写。
“启禀陛下,臣……”
不多时。
一封足有数百字的信件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下。
其间详细的讲述了观世音出现的时间节点,以及她的外貌特征,乃至她所拥有的能力。
“哎,也不知道这所谓的南海观世音,究竟是好是坏啊!”
放下手中狼毫笔杆后,李修轻轻的叹息道。
随后,他便站起身来,朝着门外走去。
他要尽快对城外的流民做出安抚。
……
方寸山。
虽然姜凡分身将大部分仙人境界以上的修士带至到了长城,但整个方寸山并不显得冷清。
其间大量的仙人境界以下的人与妖填充了整个方寸山。
而这一日。
一道道祥云突然从天边飞卷而来。
与此同时,一条条身负各色鳞片,头顶鹿角,长有胡须,身体修长,极具美感的神龙遨游于云海之中。
这样的变化毫无疑问吸引了位于方寸山之上修士们的注意力。
他们纷纷抬头望向那远处飞来的各色神龙,心中不禁生起几分惊疑。
“怎么会有龙族来我方寸山?莫非这龙族是想要宣战不成?”
就在一众弟子心中疑惑不解之际。
一道身影以流光的姿态,从方寸山顶部激飞而出。
此人身着一身黑色道袍,身型偏瘦,面部白皙,一副中年儒士一般的模样。
毫无疑问。
此人正是姜凡的二师兄,执掌“炼”字法门的广元。
“不知龙族来我方寸山乃是为了何事?”
广元踏步临空,拦在了一众龙族前行的步伐。
他的身影虽不宽大,但是却给人一种极其浓郁的安全感。
而在这时,在那龙族群当中,一条身负金色鳞片,长有五爪的神龙化作流光,出现在了广元的前方。
这流光一阵闪烁后,便化身成了一位面容俊朗,身穿金色铠甲,头顶两根龙角的龙将。
“东海龙宫,大太子敖昂,携龙族回归求道盟!”
他拱起手掌,言语间不卑不亢。
而这时。
另外一道身影也是从他的后方窜了过来。
与敖昂一样,她也化身成了人形。
观其面容,正是敖倪。
“见过二师兄!”
因为曾经来方寸山寻找过姜凡的缘故,敖倪对于广元并不算陌生。
“龙族公主?”
广元疑惑了一下便露出恍然。
他将眼前的这道身影与自己的记忆成功的重叠在了一起。
“公主,你们这是?”
广元开口问道。
而敖倪也不愚钝,很快便明白了姜凡并未将东海龙宫一脉加入到求道盟的事情告知给广元。
“二师兄有所不知,我东海龙宫一脉已然加入到了求道盟当中,并且还勾连起了气运,从此祸福同享。”
听到这般言论,广元心中恍然。
“难怪先前修为会突然集体性的增强,原来是整个东海龙宫一脉加入到了求道盟当中。”
想法转动过后,广元随即笑道:“原来是这样,诸位道友,请随我来。”
说罢。
他便伸出手掌,做出了一副邀请的姿态。
很快。
身后跟着的数十条神龙纷纷化作人形。
他们都是如今龙族的中坚力量,最次者,都是突破成仙的存在。
“二师兄,不知姜凡道友如今可在求道盟当中?”
朝着方寸山的行进途中,敖倪突然开口。
广元闻言,抬起眼眸望了对方一眼。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后,便选择了实话实说。
“掌门于数日前去到了南瞻部洲,如今想来应是处在南瞻部洲当中。”
听到这话,敖倪心中陡的一突。
“九州结界破碎,南瞻部洲定然会成为各大势力追逐的目标,姜道友如今前去,定然会有所危险,不行,我得去看看才行!”
心中念头闪过之后,敖倪用着几分歉意的眼神望向广元。
“二师兄,我且先去一趟南瞻部洲,就不入方寸山了。”
话落之后,她又将目光转移到了位于她身上的敖昂身上。
“大兄,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你了。”
说罢。
他不待两人回应,身形便直接化作成了一道流光,消失在了天际。
凝望着眼前这一幕,无论是广元还是敖昂都有一种梦幻之感。
足足沉默了十来息过后,两人方才对视一眼。
“你这妹妹,怕是留不住了。”
广元打趣道。
而敖昂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有作答。
自从敖倪从归墟之地归来之后,他在敖倪面前便再也没有了身份上的优越。
因此,对于这些事情,他自然也无法做出阻拦。
“道友,且带我去盟内储存功法法术之地吧,我龙族加入到求道盟内,自然是需要做些贡献的。”
听到这话,广元那儒雅的脸庞上方当即闪过一抹喜色。
他挂起笑容,嘴角微微勾动。
“好说,好说。”
……
经过姜凡的提点过后,嬴政已然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在这个九州结界破碎的大势当中逆流而上。
此刻,他已然将姜凡的要求,通过一道道政令传递到了全国各地当中。
最先收到消息的,无疑是嬴政所在的咸阳城。
此刻一间酒坊当中,几名作侠客打扮的男子,正围坐在一张方桌前。
“那位如今突然传下诏令,说是要收集天下武学,你们怎么看?”
其中一名续着胡须,身材精壮,脸上有着一道旧疤的男子摸了摸自己右手边的带鞘宝刀,沉声而道。
位于他身旁的一位腰宽体阔的壮汉当即拍了拍桌子。
“还能怎么看?那暴……”
他的后半句话还没说完,便被另外一位作儒生打扮的青年阻止。
“张兄,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