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应对佛门的方法,城隍出,武经现(1 / 1)
巍峨庄严的大殿当中,两道身影对立而坐。
其中之一身着黑底金纹五爪龙袍,另一人则身着深蓝色朴素道袍。
两人的穿着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别,按理来说,应当是身着龙袍的那位,应当从气场上碾压身穿朴素道袍的那位才对。
但事实却非如此。
此时无论是谁,在进入到大殿当中之后,都会第一时间将目光凝聚在身穿朴素道袍的姜凡身上。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两人之间的差距,就如同两人的实力与身份一般。
纵使嬴政贵为凡俗帝王,但仍旧不及姜凡万一。
这是仙与凡之间,宛若天地鸿沟的差距。
“师父,那我应该如何去做呢?”
嬴政的声音回荡在这方大殿之上,让姜凡的目光随之转移。
他微微笑了笑。
“先前便提到过,佛门之事,便如同当年的水患一般,倘若强行阻拦的话,势必会导致水患泛滥,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采取合适的方法,将佛门之事正确的疏导出去。”
伴随着这道话语的浮现。
嬴政原本还有些迷茫的眼神随即清明了几分。
但是,他仍旧没有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思路。
因此,他再度开口问道:“师父,我仍旧不得其精髓,请师父赐教。”
姜凡脸上笑容未曾减退,他继续开口。
“佛教如今既然想要传教,那么我们只需要将佛门的真实样貌讲述出来,那么真正愿意信仰佛教的人,恐怕并没有多少。”
听到姜凡的话语,嬴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如此便可以阻拦佛教传播吗?”
姜凡微微摇了摇头。
“此事仅仅只能抵挡一部分,倘若佛门不要脸皮的话,那么也始终没有任何意义。”
“不要脸皮?”
嬴政诧异的抬头。
对于这个问题,姜凡脑海当中随即浮现出了曾经在黎山幻境当中看见过的那一幕。
他想起了那位颇有家资的富商,最后被不仅被佛门蛊惑得失去了全部的家财,并且还心甘情愿的卖儿送女,只愿让自己下辈子投个好胎。
对于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姜凡很清楚,对方是被度化了。
当然,用蛊惑其实更为合适一些。
换而言之。
姜凡先前的策略,仅仅只能防住君子而防不住小人。
“佛门当中有一种能力,名为度化,实为蛊惑。”
简单的解释一句之后,姜凡又道:“这种能力无法抵挡,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件事情的话,基本不可能,所以,除了宣扬佛门的实质外,政儿你还需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去获得民众们的信仰。”
姜凡的这个想法自然不是凭空而来。
他清楚的记得,在前世那个无神世界当中,大部份人的信仰都是源于国家层面出台的方针。
而姜凡提出的这一方法,正是源于此。
“另外一种方式?”
稍稍呢喃了一句过后,嬴政又用着疑惑的语气问道。
“莫非师父是想要让我也创建出一个宗教?”
对于嬴政未曾把握到自己话语中的实质姜凡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对方终究受限于时代,无法像他一样,拥有开阔的视野与眼界。
“宗教能够做到的,仅仅只是俘虏人心。倘若想要真正的获得民众、百姓心悦诚服的推崇与信任的话,需要的还是站在他们的阶级上,去思考他们所遇到的得失。”
对于姜凡的话语,嬴政有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敢问师父,阶级是为何物?”
听到问询,姜凡心中稍稍愣了一下,随后他失笑的摇了摇头。
先前,他习惯性的用出了偏现代化的词句,以至于嬴政有些疑惑。
“所谓阶级,简单来说,便是立场,立场相同者便为同一阶级者,如无地之佃农便是同一阶级。”
嬴政并不愚钝,在姜凡简单的讲解一番之后,他便明白了过来。
“原来,这便是阶级吗?”
唇齿微微张动,稍稍呢喃了一句过后。
嬴政再度开始细细思索姜凡话语当中的意思。
“师父让我去站在百姓们的立场上去考虑他们的得失,从而,从心底的获得百姓们的崇敬。”
“而占据绝大多数百姓的,则是那些无地之佃农。”
“所以,师父是想要让我多多考虑占据绝大多数百姓们的想法?”
嬴政敏锐的察觉到了姜凡话语中的意思。
“师父,我似乎懂了一些。”
伴随着这句话的落下,嬴政原本还有些迷茫乃至黑暗的心中突的升起了一盏明灯。
“如此甚好。”
姜凡微微一笑,并未将自己记忆当中的一切直接照搬。
正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今世界不同,所遇情况不同,就注定了他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应对。
(防止404,就不细说了,各位大哥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就行了。)
“既然你心中已然有了想法,那就按照你心之所想去照做便是了。”
嬴政点了点头,将手微微一拱。
“多谢师父!”
他并未就此做下决定,他打算将这件事情带到朝堂上去,让群臣前去商议一番。
毕竟,他虽自号为寡人,但背后却是有着整整一个帝国。
……
秦国,齐鲁大地。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此地对于名声乃至先祖孝道都颇为重视。
在一间朱红宝秀,阁楼四起,整体颇为精致的院落当中。
一名留有长须的男子突兀的从床榻间清醒。
他猛地坐了起来,眼含诧异,满脸认真的望了望四周。
这样的表现有些奇怪,毕竟大多数人清醒过来之后,会陷入到一个短暂迷茫当中。
而他,却是完全没有迷茫的表现。
“爹先前似乎托梦给我了,他让我建造一座城隍庙?”
他喃喃自语着。
“可这城隍庙又是什么东西?”
稍显疑惑后,他微微摇了摇头,最终决定先将这个疑惑收起。
“罢了,左右不过是一座庙宇罢了,与我林家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念头闪烁间,他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将目光转移到门外。
“来人!”
……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了整个秦国大地之上。
其中大部分的家族都选择了相信自己梦中的事情,将自己祖宗的要求完成了实现。
一座座城隍庙宛若雨后春笋一般,一座接一座的拔地而起,出现在了秦国大地之上。
在金钱与人力的双重作用之下,第一座城隍庙很快便建立了出来。
近乎是在其完工的那一刹那,幽冥地府当中,阎罗王也是同一时间利用起了自身掌握的权柄,建造出了另外一座相对应的城隍庙。
在两座城隍庙同时出现的一瞬间,位于幽冥地府当中的一名老者魂魄便陡然出现在了刚刚修建完成的城隍庙当中。
这一刻,随后,更让人惊奇的变化发生了。
只见原本身着白色素衣的他,竟然在一瞬间便多出了道道光华。
这些光华凝聚在他的身上,并逐渐演化成一道红中带金的法衣。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道官帽也是出现在了他的头顶。
仅是顷刻间,原本看起来极其普通的老者,便俨然化身成了一位充斥着威严的神灵。
这,便是神灵权柄加身的能力。
“多谢阎君大人!”
伴随着权柄加身,那名新晋城隍当即对着自己的顶头上司行了一礼。
阎罗王点了点头。
“伴随着权柄的纳入,想来你已然知晓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以及所需要做的义务了吧?”
那名新晋城隍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自当如此。”
阎罗王又开口道:“既然如此,你且去人间罢。”
“诺!”
……
南瞻部洲。
齐鲁大地。
先前最先开始修建城隍庙的林氏一族,此刻正一脸庄重的站立在城隍庙前方。
当先为首的,便是那位负责下令的林氏一族族长。
此刻,他身着一道锦绣华袍,神情肃穆的凝望着刚刚建成的城隍庙。
在其身后跟随着的其余林氏族人们神情虽然是肃穆,但是眼中的异样却是难以隐藏。
虽然未曾明言,但是他们心中都不约而同的闪过了一个念头。
“也不知道族长大人怎么想的,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修建这样一座城隍庙,也得亏我们林家是枫林县最为鼎盛的家族,否则还真不一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建出来。”
就在众人心中不断诽谤之际。
原本神情肃穆的林氏族长,神情陡然多了几分变化。
他望向眼前刚刚竣工的城隍庙,眼中浮现出了几分愕然与诧异。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原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城隍庙陡然多出了几分光华。
在光华的照耀之下,城隍庙生出了几分神异。
其顶部陡然升起了道道霞光,这些霞光汇聚成烟,最后凝聚成了一道人影。
当这一系列变化产生之时,原本心中还满是不解的林氏成员早已是心生震撼。
他们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位于城隍庙上空的那道逐渐凝实的身影。
突然,其中一名林氏族人难以自制的发出喊叫。
“那是老族长!”
随着这道声音的浮现,在场的众人纷纷醒悟了过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原本神情肃穆未曾言语的林氏族长悄然开口了。
他身形直立,语气庄重。
“所有林氏子孙,随我一起拜见先祖!”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在时间悄然偏转间,整个秦国大地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观世音自南海而起,信仰逐渐传播至内陆。
城隍庙自齐鲁大地而始,并逐渐以星罗棋布一般,映照整个秦国大地。
在天庭与佛门的双重侵蚀之下,嬴政也终于是收集到了大量的武学,并将其运送回了咸阳城当中。
咸阳城外。
一座并不是特别大的庄园当中,近百来名士兵押送着一车车装载着书籍与竹简的车马,行走于庄园之内。
因为距离并不遥远的关系,他们出现在了此行的目的地。
庄园深处的居所之外。
“启禀国师大人,陛下命我们将最后一批武学送来。”
一位身穿玄色盔甲的将领中气十足的说道。
随后,房间当中的一道声音随即出现。
“就放在门外吧。”
“诺!”
将领答复之后,便招呼着身后的手下们将那足有五六辆车的典籍放到原地,并逐渐退去。
待到他们的身形消失过后。
原本紧闭着的房门突然打了开来。
随后,摆放在车上的武学典籍便无风自动般的朝着那房间当中飞去。
很快。
原本还算是空旷的房间当中便堆砌起了一本又一本的典籍。
而在那典籍的中央,一道身着深蓝色道袍的谪仙赫然出现在眼前。
姜凡凝望着环绕在周围的一本又一本的典籍,心头多出了几分明悟。
“有了这一批典籍,想来已然足够让我彻底的明悟此界武道的运转规则。”
“届时,我不但可以创造出一门能够使得全民修炼的武道功法,同时还可以在现今武道基础上,再度推陈出新,开辟出大宗师之上的境界。”
心念落下之后,姜凡当即挥动了一下手掌。
霎时间!
原本悬停在他四周的典籍陡然开始了移动。
竹简按照顺序开始自行打开,纸张则自行开始了翻页。
在这一刻,大量的信息,开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出现在姜凡的脑海当中。
与此同时。
在姜凡那强大的计算力之下,这些大量的信息开始被他整合,最终于他的脑海当中重新还原成了一本又一本的武学典籍。
而当所有内容出现在他脑海当中的那一刹那。
姜凡心中对于武道的感悟似乎达到了临界点。
他的眼眸当中悄无声息的生出了一道光华。
随后,他的念头又是一转。
位于他脑海当中那一本本成型的书籍亦是开始化作成了一道道斑驳的光点。
这些光点宛若星辰点缀在姜凡的脑海当中。
“凝!”
伴随着姜凡这一道无声的轻呼,那漫天星辰开始了汇聚。
一颗、两颗、三颗……
仿若无穷尽一般的星辰开始朝着姜凡脑海中心汇聚而去。
这个过程颇为奇异,既快速又缓慢,既神奇又平凡。
不知过去了多久。
原本遍布姜凡脑海当中的漫天星辰逐渐在其脑中汇聚成了一般闪烁着烨烨光华的书籍。
而在那书籍上方,赫然显示着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