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三皇五帝完结 仙界化仙庭(1 / 1)
“不知道!”
姜仙葩一怔,语气稍显落寞,时隔数千年再一次听到“小姜”这个称谓又勾起了她心中的回忆,依稀记得当年她带着诸葛冢虎和姜唯来上京城的时候诸葛冢虎总是把姜唯称为“小姜”。
“他能以那么快的速度晋升地仙,我不相信他就这么死了。”
姜仙葩微微一顿,继续道:“他死了之后我爹曾在大夏十三州花费了数千年来寻找他的神魂、残留的神念以及有可能存在的转世身,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现。”
“唉。”
诸葛顺意叹了一口气怅然道:“那可是玉清元始天尊啊。”
姜仙葩眸中杀意一闪而逝,话锋一转问道:“那你呢?现在还要继续下去吗?”
“不了,不了,演演戏就得了。”
诸葛顺意脚尖一点八卦阵图消散,他转身离开了大夏,“别把我身份给暴露了啊,李二凤那厮还不知道我就是诸葛冢虎。”
“这......就走了?”
九黎部中的李二凤见到诸葛顺意离开之后心中一紧,他猛然扭头看向身后发现西域地仙们也已经离开了。
没有任何人是傻子,修为最高的文凡、王且都已经离开了,现在留下的诸葛顺意也没能镇压姜仙葩,他们的修为还不比不上那三人,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转瞬间,整个九黎部当中的西域地仙就只剩下了李二凤以及李二凤的弟弟李治,只是李治不过是一个陆地神仙而已,在姜仙葩面前一刀都接不住。
刷!!
蚩尤的目光看来,宛若实质的视线让李二凤头皮一紧,“军师,现在西域地仙已经离开了,你说接下来这一场仗要怎么打啊?”
“啊?我......你......咱们......”
李二凤支支吾吾说不出口,最后还是李治强硬的拉着李二凤把他带走,“大哥,你没看出来蚩尤就是在故意恶心人吗?虽然咱们没有达到蚩尤的目的但你好歹也是一尊地仙,我好歹也是一尊陆地神仙,那蚩尤不过是第二境的修为实在是太不尊重人了。
“对于这种不懂得尊重强者的人就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命运走下去,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我知道你想要掺合一手人族,但是现在的情况明显就不适合我们继续待下去了,该走了!”
李治一边劝解一边拉着李二凤回到了西域,这个过程当中李二凤既没有说话也没有反抗李治,当回到西域之后李二凤一头扎进了闭关房中。
李二凤认真的总结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其他细枝末节的原因不值一提,唯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修为太低了。
如果他足够强的话轩辕部挥手可灭,什么姜仙葩、什么神农、什么伏羲,只要够强的话无论任何生灵都要匍匐在他的面前。
李二凤和李治离开之后姜仙葩带着姜烨和姜浩宇也返回了东海,他们此来只是为了助拳而非是帮轩辕部打仗。
而且轩辕身为洪元的化身背后站着一尊天仙,姜仙葩可不会觉得轩辕部会真的打不过蚩尤。
当双方的修行者全部离开之后,轩辕部和九黎部又展开了几次大战,几次大战之后九黎部不出意料的输给了轩辕部。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轩辕并未处死蚩尤,而是在昭告天地之后封蚩尤为人族兵祖然后命令蚩尤带着麾下的八十一个兄弟深入大荒当中。
至此,分裂的人族再一次的统一。
千年之后,轩辕驭龙飞升只留下一件袍子被不舍的大臣们葬入坟中,从此之后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三皇已经全部归位了。
轩辕驭龙飞升只是在人族面前演的一场大戏,最主要的就是为了提醒现在的人族天地当中还有一个仙界,只是有些话他不能说的太明白只能够用这种方式来提醒。
先把仙界的概念给普及开来,之后的事情时候再说。
轩辕退位,人族族又开始在人族当中寻找大贤,于是五帝纷纷开始登场,每一尊五帝都在位千年呕心沥血的发展人族,当五帝退却之后又是五千年之后了。
天地依旧还是那个天地,但是人族却已经不是那个人族了,大夏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大夏了。
上京城吞吐天地元气化作神城被刻入大量的阵法隐匿在虚空彻底的从中州消失,人族此刻已经走出了中州重新把版图扩展至十三州,只是掌控力依旧稀松,名山大川当中依旧有大妖占山为王。
现在的时代是人妖混住的时代,是最残酷的时代也是最为美好的时代,因为曾经被迫离开大夏的地仙势力全部回归了。
各类的学说百花齐放,各类的修行门派纷纷出山招收弟子,寻仙问道之说在人族开始逐渐的兴盛。
曾经因为人妖之战而损伤的元气彻底的恢复了过来。
铛!铛!铛!
大罗天,玉虚宫门前万年未曾响起的金钟又一次被广成大圣敲响,金钟当中蕴含的信息传入仙界生灵的脑海当中让所有的生灵为之色变。
因为昔年西王母打碎了仙界大幕,仙界仙灵之气不断的流逝已经让仙界无法维持自身的位格,接下来的仙界要从一方相对独立但却依附在天地间的大世界彻底的融入天地间。
仙界化为仙庭,仙界生灵若是愿意可在仙庭继续居住,若是不愿意的话可以返回人间长居人间。
有人想要前往玉虚宫询问玉清元始天尊这件事情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是还没有踏入大罗天就被送了出来。
这一举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仙界彻底的融入天地间化作仙庭势在必行,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于是,仙界生灵下界入人间了。
刚刚相对稳固一点的人族又开始动荡起来,只是这一种动荡只是内部权力的洗牌而并非是推翻重来,因为没有任何一尊地仙和天仙会愚蠢到去和凡俗王朝的皇帝争权夺利。
到了地仙境之后大家追求的都是长生,都是对于大道法则的领悟而非是凡俗权利了。
所有人都非常清晰的明白一件事,拳即权,拳倾天下即权倾天下。
只要自身修为足够高,完全伟力归于一身的情况下数量已经不起任何的作用了,而且地仙在本质上来说和凡俗生灵已经是两种生灵了。
人族内部权力带来的洗牌让人族内部陷入动荡,也让诸多地仙势力感到头疼,大夏的好地方就那么一点,你占了那我怎么办?
我想要你的地方但是你不给,那怎么办?
打喽!!
一时间大量地仙级数的战斗在人间频频爆发,许多的势力都被盯上了,就连东海的姜家都不例外,一尊地仙依仗自身修为足够的高且师兄弟们加在一起共计七尊地仙,这么庞大的势力拿下姜家足够了。
东海四岛这么好的地盘理应让他们这些从仙界的地仙所占据。
七尊地仙刚刚踏足东海就被万丈波涛挡住了去路,万丈波涛落下响起山岳崩摧的轰鸣声,姜仙洲青衫猎猎作响踏浪而来。
七道地仙威压如天柱倾轧而来,双方谁都没有后退一步。
姜仙洲屹立潮头,右掌云手起势时,穹顶星斗竟似被无形丝线牵动,霎时倒悬天河。
“看来我是被人当作软柿子了啊。”
姜仙洲面对七尊地仙似笑非笑的说道,话音未落,紫微垣七十二星宿骤然爆亮。
星光照亮前路,面对七尊地仙也丝毫不退,姜仙洲甚至率先出手了。
姜仙洲拳锋过处,青龙七宿化作碧色游龙缠绕腕间,白虎星象凝成虎爪虚影破空而来,首当其冲的玄衣地仙慌忙祭出九重玄冰障,却在星辰罡气下层层龟裂,冰晶倒映着他瞳孔里炸开的北斗光柱。
第一尊地仙,陨!
第二位地仙持赤焰双环卷起焚天火海,姜仙洲左手结天市垣印诀,二十八道星官虚影列阵虚空,荧惑守心之相显化,漫天流火竟似乳燕归巢,尽数纳入他拳意流转的周天星图,那地仙骇然欲退,已被南斗六星锁住气机,一拳洞穿护体真火。
第二尊地仙,陨!
“星陨!“
随着一声清喝,第三位地仙的千丈法相刚凝聚成形,便被坠落的贪狼星砸中天灵,玉冠迸裂时七窍溢出星辉。
第三尊地仙,陨!
如此轻描淡写短短数招之内就击杀了三尊地仙,如此恐怖的一幕吓的剩余的四尊地仙肝胆俱裂。
姜仙洲衣袂飘飞如垂天云翼,足尖轻点摇光星位,霎时化作流光穿梭于剩余四人之间,既然敢来寻姜家的麻烦那就要有死的觉悟。
东天突然泛起鱼肚白,那是姜仙洲引动岁星之力强行破晓。
第四位地仙周身展开幽冥鬼蜮,完全怨魂凶魂来回穿梭把人间化作了地府一般,只是这幽冥鬼域在晨曦中却冰雪消融,万千怨魂触到角宿星光便烟消云散。
那地仙急掐法诀欲遁入虚空,岂料姜仙洲早已在虚危二宿布下星罗棋网,反手擒拿时带起银河倒卷碾碎了肉身和元神。
第四尊地仙,陨!
姜仙洲赫然转身看向剩余的三尊地仙,最后三位地仙相互对视一眼结成三才阵,这个时候不能退,退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姜仙洲朗笑震动天地,他双掌合抱如揽月,周天星斗竟同时明灭三次,当二十八宿全部归位那刻,万里苍穹化作浑天星盘,七杀、破军、贪狼三星当空绞杀,三尊地仙的法宝兵刃尽数碎裂成星屑纷扬。
待得尘烟散尽,姜仙洲负手立于参宿星位之上,衣不染尘,破碎的山河间星光如溪水流淌,每一道拳意残留都似银河落影。
七尊地仙陨落的地点或呈北斗阵型,或构成南斗星图,暗合了他方才施展的星辰轨迹。
“星辰拳意应当有这般伟力,如果没有这般伟力就白瞎了我这些年的修行了。”
姜仙洲收起星辰拳意满意的点了点头,背负着双手返回了姜家,这些年来他的音容样貌一直都没有变过只是鬓角处一缕黑发悄然发灰了。
仙界生灵入人间,其中抵挡抢夺仙山副地地仙的势力并非都如同姜仙洲这么砍瓜切菜摧枯拉朽的解决了战斗。
如姜仙洲这般战而胜之的才是少数,其中大多数都打不过仙界地仙。
当然其中并非没有能够抵抗仙界地仙的人间地仙,一些大势力还是有自己的底蕴在,就如同粱州外的人族圣地
书山。
书山早就已经没有人了,曾经文气冲天,络绎不绝的盛景早在人妖之战前就已经落下了帷幕,当人妖之战后书山更是没落到了极点。
最为艰苦的时候书山已经彻底的断绝了传承,这种情况还是旃夫子回到书山之后才得以改变。
但就算是有所改变也非常的有限,旃夫子仅仅只是在书山下立了一座石碑把自己的学说篆刻在上边供人参悟,她自己则是在学海旁边搭起了一座茅草屋整日里不是研究学说就是静心悟道。
书山很强,因为旃夫子自从证道地仙之后修为一骑绝尘把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在上京城外创办学院的那一段日子是她最为快乐也是修为进境最快的一段日子。
她传下心学,在师尊阳明先生不出的年代她就算是一道之祖,心学的源头之一,传下心学之后大量的书生学子潜心研究迸溅出的智慧火花最后都为返还到她那里。
这也是为什么那一段创办学院的时间她修为最快了。
因为旃夫子很强,所以现在的书山很强。
但旃夫子并没有收任何的弟子,因此现在的书山仅仅只有旃夫子一个人,所以说书山非常弱也没有问题。
人妖之战前书山就已经没落,人妖之战爆发后书山的全部力量都陨落在了冻土平原上落得个传承断绝的下场,若非旃夫子的话书山真的就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
这些年来旃夫子声名不显,因此书山被盯上了。
一尊强横至极距离天仙仅仅只差一线破境的地仙来到了书山山脚下,她一眼就看到了书山山脚下石碑上刻着的心学经意。
她在石碑前驻足许久,等她再次清醒过来之后已经过了三只之久,她抬脚一步走到书山顶的学海旁边对盘坐在学海边晒太阳的旃夫子说道:“心学,不差,若是心学传播开来你当为一派宗师,日后就算是在史书上也得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
旃夫子依旧是一身白色的儒袍,只是现在的儒袍并非是以前那样规规矩矩,衣襟凌乱显得非常的散漫,而且旃夫子还没有穿鞋子,玲珑有致白皙如玉的小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抬眼对这位闯上书山的地仙瞥了一眼,懒洋洋地说道:“心学乃家师开创,我可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