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他根本就不在长安(1 / 1)
第一诱饵已至北地,静待君入瓮。
第二祭品,随时候命。
祭品之名:太子,刘据。
那张薄薄的纸条,在许辰的手中,却好比有千钧之重。
每一个字,都化作了最恶毒的诅咒,在他的血液里横冲直撞。
他的身体僵住了。
那是一种从骨髓深处,蔓延至四肢百骸的冰冷。
他猛然明白了。
所有的一切,他都明白了。
皇帝的放逐,不是保护。
是把他和太子,这两个最重要的棋子,亲手推入了敌人早已设好的棋盘。
卫不争。
那个藏在暗处的毒蛇。
他根本就不在长安。
他就在北地。
他抓走公孙贺,不是为了威胁,而是为了布下一个更大的,更恶毒的局。
一个以太子为祭品,以他许辰为目标的,必杀之局。
“大哥。”
刘据的声音在发抖。
他看着那张纸条,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他不是傻子。
他瞬间就明白了自己如今的处境。
他是祭品。
一个即将被献祭给某个未知邪神的,祭品。
“走。”
许辰的声音,沙哑得好比被砂纸打磨过。
“回长安。”
“现在,立刻,马上。”
他猛地调转马头,再也没有丝毫犹豫。
回去。
只有回到长安,回到那个权力的中心,他们才有一线生机。
在这里,在这片陌生的,属于敌人的土地上,他们只是待宰的羔羊。
然而。
他身后的阿云,那个皇帝派来的暗卫统领,却拦住了他。
“许大人。”
她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坚决。
“陛下的旨意,是让你们前往代郡。”
“没有陛下的新命令,谁也不能回去。”
“这是规矩。”
“滚开。”
许辰的眼中,第一次,对这个女人,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杀机。
“我的兄弟,命悬一线。”
“我的弟弟,即将成为祭品。”
“现在,你跟我谈规矩。”
阿云没有退缩。
她手按弓弦,冷冷地看着他。
“这是我的职责。”
“陛下要你们活着。”
“回到长安,你们只会死得更快。”
“你。”
许辰的牙,咬得咯咯作响。
他知道她说得对。
可他不能接受。
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刘据,走进那个为他准备好的屠宰场。
就在这时。
“大哥。”
刘据拉住了他的衣袖。
他摇了摇头。
他的脸上,虽然依旧苍白,但那份属于太子的,属于未来君主的镇定,却在绝境中,被逼了出来。
“阿云统领说得对。”
“我们现在回去,才是自投罗网。”
“父皇让我们来北地,一定有他的深意。”
“我们,不能辜负他。”
他的声音,竟然异常的平静。
许辰看着他。
这个一直以来,都需要自己保护的弟弟。
似乎在这一刻,真的长大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
许辰的声音,依旧干涩。
刘据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那个方向,是代郡。
也是,那个未知的,陷阱的中心。
“去。”
他只说了一个字。
“既然他们想让我们去。”
“那我们就去。”
“我倒要看看,他卫不争,究竟给我准备了怎样的祭坛。”
“我也想看看,我这个大汉的太子,究竟有没有资格,做他的祭品。”
他的话,掷地有声。
带着一股玉石俱焚的决绝。
也带着,一份属于皇室子孙的,宁死不屈的骄傲。
许辰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看着刘据,许久,才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我陪你。”
“就算是龙潭虎穴,十八层地狱。”
“我许辰,也陪你一起去闯。”
队伍,再次上路。
但气氛,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之前是迷茫,是压抑。
现在,却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走在一条,通往死亡的路上。
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两日后。
他们终于抵达了代郡的边境。
这里,早已是草木皆兵,一片肃杀。
北军的营寨,连绵十里。
到处都是巡逻的兵士,和高耸的箭塔。
显然,公孙贺被掳之事,已经传到了这里。
整个北疆的防线,都因此而绷紧了。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军营主寨的时候。
前方,一骑快马,卷着烟尘,从远处而来。
那人一身银甲,身形挺拔,即便隔着很远,也能感觉到一股逼人的锐气。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
单人,单骑。
却好比有千军万马之势。
许辰的瞳孔,微微一缩。
他认得那身银甲。
那是只有皇室宗亲中的将领,才有资格穿戴的,蟠龙银甲。
他也认得那匹马。
那是产自西域,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
整个大汉,能有如此气势,又如此装备的皇子,只有一个。
广陵王,刘胥。
那个自幼习武,弓马娴熟,曾经亲率大军,在西南边境,打过一场漂亮胜仗的,武王。
他怎么会在这里。
他的封地,在遥远的东南。
与这里,隔着千山万水。
许辰的心中,警铃大作。
一个卫不争,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
现在,又多了一个,深浅莫测的广陵王。
这北地的浑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刘胥很快便到了近前。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摘下头盔,露出一张轮廓分明,充满了阳刚之气的脸。
他的眉很浓,眼很亮。
与刘据的温润儒雅,截然不同。
他是一个天生的,武将。
“臣弟刘胥,参见太子殿下。”
他对着刘据,单膝下跪,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皇兄受惊了。”
“臣弟奉父皇密旨,在此地督办军务,不想竟听闻皇兄在此遇险,特来接应。”
“未能及时护驾,还望皇兄恕罪。”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真诚。
刘据连忙上前,将他扶起。
“王弟快快请起。”
“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多礼。”
“你能在此,孤心中,便安稳了许多。”
刘胥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许辰的身上。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想必这位,便是那个在长安城中,搅动风云,力挽狂澜的许辰,许大人吧。”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