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坦克带来的火力大升级(1 / 1)

加入書籤

感觉张君是妖孽的技术专家不在少数。

不是妖孽。

张君怎么懂得怎么多高端技术?

众人口中的妖孽,非但没有任何的贬义。

属于大家想到形容一个人多才多艺的最高形容词。

古人云,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意思是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完全不是人类能够拥有的。

懂军事,懂治国安邦。

经济,军事,生产建设,各项发明无所不通,无所不精。

除了不会生孩子,再没有第二项不会的东西。

诚然。

关于诸葛亮的传言,其中有不少水分。

可如果没这样近乎天人的本事,后人想编都编不出来。

张君的本事,则是实打实的牛。

还未进行系统研究,随随便便展示出部分细节,已经足以让众人为之疯狂。

旋转地板,超强的攻击力,附在炮管上的炮管热护套。

每一项放在国外,都是战略级的绝密技术。

“来来来,老田帮个忙。”

祝教授笑眯眯地用单手招呼田教授。

示意对方用后背给自己当桌子。

晃了晃自己的一只手,祝教授笑道:“老田,这堂课不能白听,来吧。”

“你呀,就知道欺负我。”

田教授摇头苦笑,转身弯腰给祝教授当桌子。

众人来到001基地已经快有两个月,相处得十分默契。

每到晚上,祝教授就会摆起龙门阵。

给外国回来的专家讲战争年代的事。

田教授这些留洋博士,会选一些西方的奇闻怪事充当谈资。

一来二去,不同领域,经历不同的土洋专家们打成一片。

关系好得不能再好。

见状,张君面带笑容等着众人准备好。

几分钟后,张君开始讲述炮管热护套的各种材料问题。

“众所周知,二战结束之前,各国坦克使用的炮弹只有一种,穿甲弹。”

“早期的穿甲弹犹如特大的子弹,通过自身穿透力破坏坦克装甲,达成内部破坏的作战效果。”

“后期,各国开始在坦克炮弹内部,添加炸药和引信。”

“为应对这种威力增强的穿甲弹,普鲁士搞出了动物园系列重型坦克。”

说完炮管热护套的材料问题,张君生动不失幽默地说起坦克炮弹的发展历史。

田教授回头问道:“老祝,啥是动物园系列坦克啊?”

“这个嘛……应该是虎式系列,豹式系列,鼠式坦克。”

“老师,还有狮式重型坦克。”

师国强补充道。

“对,狮式超重型坦克。”

祝教授接着说道:“这些坦克全部是重型坦克,防御力十分惊人,常规穿甲弹很难将他们击穿。”

“西方各国眼见普鲁士的坦克防御力越来越厚,马上动手研发新的坦克炮弹,最终诞生了破甲弹。”

“目前我们的反坦克火箭筒,还有一部分导弹,用的也是破甲弹原理。”

田教授接着说道:“换句话说,穿甲弹落伍了呗?”

“不能这么说,穿甲弹同样经过了升级,变成了套上轻金属套环的脱壳穿甲弹。”

祝教授正要继续往下讲,表情忽然为之一顿。

台上。

张君将炮弹和坦克装甲,描述成箭矢与盾牌。

脱壳穿甲弹犹如一支更加锋利的箭矢,融入了大量的力学原理和特殊材料。

攻击原理是通过爆炸产生的金属射流,可以做到轻松击穿几百毫米的坦克装甲。

无视了距离衰减带来的影响。

不论敌方坦克的位置在几百米,还是一两千米,脱壳穿甲弹通通能够击穿。

而想到做到这一点。

必须修改炮管。

想让脱壳穿甲弹变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旋转速度成了第一头拦路虎。

脱壳穿甲弹若要击穿一千米外的坦克,常规的线膛炮管,成为最大的阻碍。

为什么?

因为脱壳穿甲弹的旋转速度,已经线膛炮能够提供的速度极限。

换言之。

一旦使用线膛炮发射更高等级的脱壳穿甲弹,脱壳穿甲弹飞行轨迹就会受到限制。

究其原因。

线膛炮的内部膛线,本来是为了提高穿甲弹的打击精度和速度。

可是当它作用于高级脱壳穿甲弹,等于无形中为脱壳穿甲弹设置了限制。

同时。

另外一种破甲武器,高爆破甲弹,同样会受到线膛炮的影响。

常规的高爆破甲弹,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

而一旦破甲弹经过升级,产生了更强的离心力。

继续使用线膛炮发射,线膛炮内部膛线带来的旋转作用,将会直接抵消掉炮弹的射流。

“总结来说,线膛炮发射高级脱壳穿甲弹,问题集中在转速跟不上脱壳穿甲弹的本身转数。”

“后者的问题集中在相互抵消,炮弹射流被离心力抵消,还何谈破甲杀伤?”

张君摊开双手,看向台下众人。

“说得对!”

祝教授大声喊道:“我们认为线膛炮优于滑膛炮,是因为目前的炮弹问题。”

“可如果破甲弹和穿甲弹经过升级,线膛炮还能继续优秀下去吗?”

“纵观人类的战争史,不过是攻击武器和防御装备的争斗。”

“一攻一防不断地升级,十几年前的二战,普鲁士全面升级了坦克装甲,迫使人类研出了脱壳穿甲弹和高爆破甲弹。”

“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更好的破甲炮弹呢?”

“那个时候,线膛炮又能否继续发挥出本身的优势呢?”

一言惊醒梦中。

专家们此刻如梦方醒。

一直计较于线膛炮和滑膛炮的射击精度和普及程度。

忽略了炮弹升级这件事情。

张君笑了笑,说道:“祝教授说得很对,而除了这些外,滑膛炮还有一个好处,省钱。”

“线膛炮每发射一枚炮弹,内部的膛线就会受到一次磨损。”

“大约三十几发,膛线就会被磨平。”

“我想这一点,来自草原一厂和草原二厂的同志们,最有发言权。”

话音落下,两厂的技术专家立刻成为瞩目焦点。

众人苦笑着点头。

线膛炮的问题不仅是容易磨损,还会出现连续发射,精度连续下降。

火炮密封出现问题。

炮口初速度会越来越慢,维修起来的难度也是特别的慢。

对于几家坦克厂的新职工而言,最痛苦的工作莫过于维修线膛炮高管。

内部无数有待修补的膛线。

足以将年轻人逼疯。

即便是经过修修补补,线膛炮的寿命高不到哪去。

最多,一百发炮弹。

这么想来。

线膛炮好像到处都是问题。

如果线膛炮的成本比线膛炮更低。

线膛炮真的可以退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