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龙国也要发射卫星(1 / 1)
距离阿列克谢返回地球,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
短短的一个月内。
人类主要国家都因为这件事情,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变化。
首先。
白鹰国公开宣布,要将宇航员送到月球。
制定了代号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计划。
对此,各国反应平平。
白鹰国说过的豪言壮语不要太多。
那一次不是被毛熊打脸。
人造卫星如此。
将宇航员送到太空亦如此。
别说东方阵营不屑一顾,就连西方世界也是一副不信的态度。
太空技术落后毛熊这么多,白鹰国连怎么走路都没学会。
就要学毛熊长跑冲刺。
白鹰国教育落后东方也就罢了。
选了个四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当大统领。
白鹰国真的要国将不国了。
相比于饱受嘲讽的白鹰国,毛熊则是如日中天。
包括东方阵营在内,全球几十个有影响力国家,先后邀请阿列克谢访问该国。
阿列克谢成功抵达地球轨道的二十三天后,白鹰国终于将宇航员送到了宇宙。
此举非但没给白鹰国扳回一些脸面。
反而再度被打脸。
不论是飞行时间还是飞行高度,白鹰国都远远不如毛熊。
同阵营盟友不屑一顾,东方阵营的宣传媒体火力全开。
穗宗将白鹰国的这次载人发射。
讽刺为跳蚤似的一跃。
配合上毛熊首次发射人造卫星,送给白鹰国的那句话。
“作为负责任的超级大国,毛熊向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指导的责任。”
两句话,打得白鹰国士气跌入低谷。
受影响的除了白鹰国,西方,还有龙国。
度过了最开始的震惊,激动,共同喜悦。
小基地的技术专家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焦虑。
没错,焦虑。
和张君的拿出来的主战坦克,数控机床,半导体芯片相比。
毛熊的载人发射,更具划时代的意义。
其他国家还在忙着地球上的事情时,毛熊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太空技术。
白鹰国更是扬言,要将宇航员送到月球。
纵然是吹牛皮。
依旧表达出一个明确的意思。
白鹰国和毛熊,将要展开轰轰烈烈的太空竞赛。
龙国又该何去何从?
能被张君调到小基地的专家和技术员,不是当代的科技大佬,也一定是后世的科研骨干。
龙国10%的知识分子,集中在小基地。
相比于一般人。
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毛熊发射的东方一号,确实大大鼓舞了东方阵营的士气。
狠狠打击了西方阵营的傲慢和野心。
但是……
也加大了龙国自主发展的难度。
“同志们,毛熊能将宇航员送到太空,我们同样也能,太空竞赛只是刚开始。”
“你们信不信,五年之内,我们的宇航员能够超越白鹰国和毛熊,第一个完成登月?”
有鉴于基地内部人心躁动不安。
张君召开了一场,包括各类专家在内的千人会议。
会议在核基地大礼堂举办。
随着张君讲出要将宇航员送到月球,现场一片哗然。
见状,张君淡淡一笑道:“同志们,奇迹不是说出来的,是要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西方媒体称呼白鹰国的阿波罗计划,相当于是驾驶皮划艇,横渡四大洋。”
“对此,我只能说他们根本不了解白鹰国。”
“人一旦被逼急了,往往能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毛熊和我们懂得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白鹰国未尝不懂这个道理。”
话音落下,现场数百名各领域专家面面相觑。
难道张君收到了什么秘密消息。
张君淡淡一笑道:“毛熊和白鹰国先后将宇航员送到了宇宙,咱们001基地也不能闲着。”
“目前送不了人,送卫星,我看问题不是很大。”
“发射卫星!!!”
田教授,祝教授,秦教授等一大批熟悉张君的专家猛地站起来。
“张主任,你不会要告诉我们,小基地下一阶段,将要进行卫星研究吧?”
“老天爷啊!!!张主任,这……这真的可行吗?”
“如果能够成功,咱们龙国就将成为全世界,第三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
“张主任,国家同意了吗?”
谁都没想到,张君竟然要带大家研究卫星。
更没想到今年会这么热闹。
如果龙国真的能在今年完成卫星研究,并且发射出去。
1961年绝对是载入史册的太空年。
龙国也将在这段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幕。
“同志们,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001基地副主任,功勋科学家,钱院长的到来。”
下一刻,钱院长的身影出现在舞台。
“哗啦啦……”
会场掌声大作。
钱院长是什么人,白鹰国口中抵得上几个师的顶级科学家。
龙国科学领域泰斗一般的人物。
现场众人又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岂会不认识钱院长。
“同志们,张主任没有和大家开玩笑,国家将投入重点资金,争一保二。”
“争取在一年内,完成卫星发射的全部研究。”
“保证两年后,发射我们自己的卫星。”
钱院长跟着大伙一块鼓掌。
通过洲际导弹研究,张君证明了他在航天领域的能力。
东方一号上天的第二天,一份报告送到了中枢府。
以小基地为中心,展开新一轮的卫星发射研究。
针对这个问题。
长老团将张君叫到京城,与钱院长等一众航天专家展开座谈会。
1961年对于人类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
倒退回三年前的1958年。
对于龙国来说,同样是不平凡的一样。
这一年,龙国立项了一个重大项目。
581工程。
次年,596工程立项。
两大工程并称为龙国树立大国基础的擎天工程。
596工程负责研发龙国自己的核武器。
581工程研究的是项目,正是卫星!
后者又分为三个阶段,火箭研究,小型卫星发射,大型卫星发射。
如今。
火箭研究在张君的技术加持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完成最后的研发内容,马上就能进入到第二阶段。
小型卫星发射。
发射火箭和卫星,少不了优质的特殊钢材。
这个问题,张君也给解决了。
加工航天材料的数控机床,影响卫星的集成电路。
张君的各项研究汇总到一起。
通通能够用在卫星发射项目上。
钱院长自己都说不清楚。
这些内容到底是巧合,还是张君的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