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全新的液氧甲烷技术(1 / 1)
人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距离张君离开导弹研究院,满打满算也才半年时间。
钱院长万万没有想到。
张君竟然在596工程核项目基地内部,又搞出了一个小基地。
涉及领域比核工程还要庞大。
各路“英雄豪杰”汇聚于此,秘密进行着各项顶尖研究。
规模和能力,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几天后。
导弹研究院的科学家代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来到小基地报道。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我们火箭研究已经进行了三年,发射卫星的重要作用之类的内容,我们就不多做赘述了。”
“总之一句话,超级大国有的,我们龙国也要有。”
小基地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张君,钱院长位列首位。
其余专家分坐两旁。
人造卫星,核武器,弹道导弹,航天火箭。
几个项目并列为特级国防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一大批顶级科学家参与。
配合项目的部队,各类厂家,科研院所不计其数。
说完开场白。
张君吩咐警卫员,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技术图纸和方案,一一发放给与会专家。
“同志们,目前来说,我们的第一阶段工作即将告一段落。”
“大家面前的文件中,前面三十页是关于新型火箭燃料的相关技术和介绍。”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小型卫星上天方面的研究,也就完成了一大半。”
闻听此言,各位专家立刻打开面前的技术资料。
“液氧甲烷?这也能当火箭燃料?”
钱院长跟着大伙打开资料,随即双眼发直。
两种成分一个比一个危险。
稍有不慎就会爆炸。
其余专家纷纷用疑惑目光看向张君。
张君淡淡一笑,说道:“诸位,请大家继续往下看,后面的内容会告诉大家,为什么液氧甲烷能够充当火箭的新型材料,关于这类材料的特点和优势,上面也有详细的记载。”
见状,钱院长压抑住疑惑,继续往下看。
看着看着,钱院长大惊失色。
张君详细写出毛熊火箭的几种主要燃料。
包括常见的液氧煤油,以及毛熊宣称的新一代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
同时,又介绍了液氧甲烷和前两者相比的各种性能优点。
有理有据。
数据对比精确到,令人无法辩驳的程度。
液氧甲烷属于一种极度危险的燃料。
将液态氧与液态甲烷相互混合,形成用于火箭发射的燃料。
“天才的构思!如果按照张主任的想法进行测试,或许……或许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
“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我们甚至还能找出一条,属于我们的新型燃料研发之路!”
“张主任,你是怎么知道,毛熊火箭的液氧煤油,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
一名专家大声嚷嚷道。
论起整体性能,液氧煤油相比于液氧甲烷更好。
但同时。
成本也会高出不少。
张君在资料上详细介绍了两者的差距。
提出龙国目前论起财力,难以和毛熊比肩。
液氧甲烷成本低,适合用于龙国的火箭发射。
两者的成分材料都很容易找到。
不同的是,毛熊使用的液氧煤油需提纯制备。
单是这一项的成本,就比液氧甲烷高了无数倍。
“同志们,我是如何知道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液氧甲烷是最适合我们的火箭燃料。”
张君环顾四周,朗声说道:“和液氧煤油相比,液氧甲烷本身毒性较低,而且方储存,性能安全可靠。”
“只要大家按照我的技术内容去制备,我们的项目速度将会提升到最快。”
紧接着,张君给出了自己的总结。
液氧甲烷具有低成本,容易保存,易于操作,可以重复使用等主要特点。
张君的野心远不止让龙国的火箭将卫星飞到太空。
将宇航员送到月球,才是他的目的!
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弯道超车。
抢在白鹰国之前,将宇航员送到月球。
火箭发动机必须大改!
经过各项技术对比,张君从系统给出的各项技术中,选中了液氧发动机。
液氧甲烷发动机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让龙国弯道超车,成功将宇航员送到月球的设备。
通过今年的卫星发射,彻底液氧发动机的性能。
余下的几年。
众人积攒经验,熟悉各方面技术。
即便是登陆月球,也不过是张君庞大想法中的一部分。
龙国未来的征途,绝不只是月球。
而是整个星辰大海。
单靠一级火箭,很难满足张君的要求。
因此。
龙国需要提前掌握多级火箭技术!
既要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又要保证始终安全。
既要又要,更要注意节约成本。
众所周知。
火箭内部结构越复杂,成本将会呈几何倍数增加。
并且安全性也会降低。
“同志们,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再次利用能力。”
“是最符合我们现在国情的发动机。”
“能够极大地减少我们的发射成本,提高航天发射的可持续性。”
一番话说完,众人听得心潮彭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张君是不是忽悠大家。
图纸和资料给出了最完美的回答!
钱院长频频点头,说道:“按照图纸介绍,液氧发动机具备燃烧后,重新注入氧气和燃料的能力。”
“也就代表了还能够继续使用,确实极大地减少了发射成本。”
“毛熊和白鹰国是超级大国,家大业大不差钱。”
“按他们的方案走,我们没这么多钱拿来烧。”
各路专家拼了命地点头。
龙国的现在的经济情况,难以复制毛熊和白鹰国的发射方案。
即便强行复制,取得发射成本。
成本方面的问题,也难以支持后面的连续发射。
张君补充道:“液氧甲烷的技术核心,在于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甲烷和氧气燃料。”
“同志们,我会带领大家将这项技术搞出来。”
“不过想要尽快实现液氧发动机技术,仅靠我们这些人还不够。”
“我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助,除了导弹研究院技术骨干,我还需要整个581工程项目组的配合。”
“没问题,我立刻派人过去协调。”
钱院长难掩激动地说道:“老马,麻烦你走一趟,联系赵院士,让他尽快将人安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