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都当官了谁还干活呀(1 / 1)

加入書籤

小吏啪啪抽了自己几个嘴巴,恭恭敬敬的带着江峰进入刑部大院。

看到内堂里面的办公环境,真正官员的‘工作方式’,江峰彻底明白官和吏的区别了。

看看这些‘官’老爷们,在公廨里喝茶的,聊天的,下棋的。

再看看外院那些吏员们,埋头书写的,来回跑腿的,在外巡视的。

这就是正式编和外包人员,临时工的关系啊。

可以理解,都当官了,不再是民了,最基本的区别就是不用干活了。

可活总要有人干……

小吏拿着公文,一路畅通的来到了右侍郎的办公室,不过却被告之,侍郎大人进宫去给三皇子殿下授课讲《大华律》去了。

一听三皇子,江峰脑瓜子嗡得一下。

那吉祥观邪恶教派疑似是他扶持的,那翠云就是他的人,暗杀巡河御史,是因为他们毁掉了堤坝,人为制造天灾,进而污蔑开笔礼的太子德不配位,天降灾厄。

这简直就是不择手段的畜生,不过,这三皇子是皇帝和宫女一时兴起所生的,毫无背景关系,没有根基,想要上位必然要采用非常手段。

“但是……老子毁了吉祥观,干掉了翠云,揭开了御史被杀的真相,那么精妙的杀人诡计都被自己揭开了,对幕后黑手来说,肯定是,此子段不可留啊!”

现在这位右侍郎直接去给三皇子讲课,关系肯定不一般。

给自己来个破格提拔,又叫来京师报道,这是让自己离开熟悉的底盘,然后再做掉吗?

不管是什么,江峰都不会毛线,他拉着小吏说:“殿下的课业最重要,我的报道是否已经完成了?”

“完成了,完成了。”小吏连忙说道。

江峰松了口气,只要完成了明面上的流程,他们就没法用规章制度对付自己了。

“我先去驿馆等候,侍郎大人若有召见,我随叫随到。”

江峰说完,转身就走,片刻也不想停留。

不过他也没有真的去驿馆,也没急着离开京师,避免对方不讲武德,直接下杀手。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哪里人多往哪去,谁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做恶事。

他刚离开刑部没多远,就看到了很多人,全都是穿着长衫的文人士子,看起来很兴奋的朝着同一个方向感。

江峰毫不犹豫的脱了官服,融入到人群中,看起来也像是青年才俊的样子。

到了目的地才发现,竟然是‘太学’。

今日正值一年一度的“文华盛会”,此地人声鼎沸,冠盖云集。

各地赶考的举子们身着儒衫,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或于诗棚前凝神苦吟,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茶香与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意气。

除此之外,还有太学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甚至翰林院的学士都亲自来了,要为举子们讲解经诗要义,指点迷津。

江峰正好趁机混进人群,避免有心人寻找自己。

只是听着一波又一波所谓的举子文绉绉的掉书袋,说着不着四六的策论,让他昏昏欲睡。

忽然身边一阵拥挤,一个彪形大汉,硬生生将他挤开,紧接着,一个脸色蜡黄的五六十岁的老男人站在了他的位置。

老者身着半旧藏青绸衫,身形略显佝偻,不时发出压抑的低咳,面色带着久病的灰败,然而那双偶尔抬起的眼眸却深邃如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雍容气度,与周遭的喧闹学子截然不同。

他牵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男孩粉雕玉琢,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江峰只当是哪家致仕的清贵老臣带着体弱的孙儿出来散心,并未多想。

主要是给他们抢位置的彪形大汉太壮了。

这时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原来是太学的老夫子上台了,这位可不得了,是当今皇帝的启蒙老师——孔孟常。

这位老夫子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动作矫健,声音更是洪亮。

“诸位学子,你们都是我大华的国之栋梁,待来年高中,都将在朝为官,为国效力,辅佐陛下治理国家。

老夫要问,尔等可知,如何治国?”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自然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准。

等了一会,声音渐渐止住,老夫子伸出三根手指,道:“其实很简单,就三个条件,无外乎是,足食、足兵、民信之。”

台下瞬间鸦雀无声,都在捉摸着这简单的三个条件,很快就悟了,这就是大道至简。

慢慢的掌声,欢呼声响了起来。

只有江峰在欢呼声中不屑的嘟囔一句:“袖手空谈。”

他声音很小,可不想找麻烦,但身边的老者和小童却都听到了,纷纷斜睨了他一眼。

这时候,老夫子反而起了谈性,高谈阔论起来。

“治国之道,唯‘仁’而已!”孔孟常挥着玉麈,银丝长须随激昂语调轻颤:“可如今大华,因为陛下身体不适,常年修养,政务被某些人所把持,再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令老夫痛心!”

他猛然提高声调:“其一,穷兵黩武!西羌北宁犯境,朝廷不思怀柔,只知兴兵!大军一动,万金如流水,百姓脂膏全填了沟壑!

边将为求军功,屡屡挑起争端,让无数生灵惨遭涂炭!这哪里是仁政?分明是暴政!

以礼乐感化蛮夷鄙人,这才是圣贤之道!我们应以德报怨,彰显天朝上国气度!”

其二,与民争利!为筹军饷,赋税越征越重,盐铁专卖、市舶榷场,名义上是互通有无,实则盘剥商贾、搜刮民财!

如此重税,百姓如何承受?朝廷当行无为之政,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话锋一转,孔孟常神色陡然严厉:“但对外施仁德,对内必须严刑峻法!如今恶民滋事、商贾奢靡,皆是教化不足、法度松弛!

作奸犯科者,必用重典!尤其是逐利忘义的商贾,更要严格管束,从衣食住行到经营买卖,都得守规矩!让百姓心生敬畏,才能走上正道!这便是‘外施王道,内行霸道’,刚柔并济,才是治国正途!”

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却引得台下学子频频点头,甚至有人高声附和:“孔师高见!正本清源之论!”

人群中的江峰却无比的愤怒,咬牙低吼:“酸腐书生,假仁假义,欺软怕硬,满嘴放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