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火药(1 / 1)

加入書籤

要是能从吐蕃获得战马,便能装配骑兵,若吐蕃的战马是良马,甚至可以考虑组建重甲骑兵。

形成规模的重甲骑兵,对于任何国度来讲都是一个可怕的噩梦。

吐蕃使者明显愣住了。

他们想用钱来换取粮食,可是大唐却让他们用战马,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战马关乎吐蕃国根基,此事可不是他一个使者能够左右的,所以吐蕃国使者选择了等待。

“大皇帝陛下,我国战马稀缺此事还得再商议。”

李世民对此满不在乎,他已经做好了打仗的准备。

更何况他已经从这使者的言行中发现了端倪,发现了吐蕃国并非强悍。

既然如此,那就更要趁着这个机会与吐蕃国开战。

反正要么给战马,要么就开战。

两个买卖,无论哪一个对李世民来讲都不亏。

“此事不用再商议了,我们只接受战马交易,至于其他的不要再谈了。”

说完便送客。

吐蕃国使者,只能无奈地退了出去。

……

结束了大朝会后,李凡开始闭关研制火药。

而制作火药要对付的便是高句丽,大唐的诸多敌人中,高句丽无疑是最强的。

这个国度已经强盛许久了,东汉时期,高句丽便与中原不对付,在之后的隋朝时更是强横一时。

隋文帝派兵讨伐,但是却因路途遥远,道路泥泞而被阻拦,而水路上风浪不止,所以损失惨重。

之后的继任者隋炀帝,再征高句丽,战绩实在是差强人意,即便是最好的战绩,也只不过是打平而已。

再之后,便是隋朝覆灭,唐朝初立,在这一时刻,李世民同样对高句丽发动了数次战争。

可终究没有在有生之年,灭掉高句丽,高沟里一直存在到李世民去世的十九年后,才被薛仁贵击败,彻底地纳入大唐的版图之中。

“这已经十日了,李凡怎么还不出来?”

祝无双在前宅反复踱步,长孙如意也是同样如此。

这消息也同样传到了朝廷上,市民对此忧心不已,多次下旨。

但是都被李凡堵了回来。

内宅后院中,李凡黑着一张脸,继续研制着炸药,这炸药最难搞的便是比例,再者便是火炮炮筒。

所以李凡是一边画着图纸,另外一边则是研究着比例。

试验足足试验到六百七十一次后,随着一声巨响,整个长安城都在战栗。

受波及最严重的莫过于皇宫,花园中的百兽都受到了惊吓,随后惊慌不止。

这爆炸声也吵到了李世民,皇宫中的玄武卫,神武卫瞬间紧张了,皇宫九门瞬间封锁。

“到底怎么回事?何来这晴天巨响?”

古人并不知道火药是什么,只知道这是打雷了。

派下去调查的人面露难色道:“陛下,好像是天策上将府出事,整个后院都被炸出了一个大窟窿。陛下,您快去看看吧。”

此话一出,李世民急了,也顾不得体面了,穿着龙袍便急匆匆地前往天策上将府。

天策上将府已经被神武卫封锁,不过,即便如此,天策上将府四周也围满了百姓。

这些百姓,此刻正好奇地看着天策上将府的后宅。

“到底怎么回事?刚才的巨响是怎么回事?”

步履匆匆的李世民来到了天策上将府,随后便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只见天策上将府的后院一整面墙被震塌,尤其是中间一处出现了黝黑的深坑。

空气中更是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这一幕看得李世民心胆俱颤。

他已经选定了太子,若是这个太子早夭,那就完了。

“愣着干什么?快去救太子。”

李世民都没意识到自己一时之间都嘴瓢了,这引得跟过来的长孙无忌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身旁的侍卫连忙拦住李世民开口劝道:“一下您乃万金之躯,不可以身涉险,我等去就行了。”

说完,便直冲进去,李世民当然不理会侍卫的劝告,也是一马当先地闯了进去。

随后,一行人便看到了一个浑身漆黑的人。

这一幕让李世民骇人旁边的侍卫更是举刀警惕道。

“你到底是何人?惊扰陛下可是死罪。”

浑身漆黑的人,立刻跪在地上,对着李世民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李凡虽然私下与李世民认亲了,但终究没有昭告天下,所以依旧以臣自称。

这声声音让李世民感到熟悉,随后惊喜地发现,眼前这漆黑的人,竟是李凡。

“你是凡儿,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了?”

面对李世民的关心问询,李凡嘿嘿一笑,随后手拿一张配方道:“陛下,我在研究实验火药配比,现在我已经研究成了,要不了多久便能批量造出,到那时刻,无论是高句丽还是吐蕃弹指可灭。”

为了使李世民相信,李凡又拿了一个东西出来,李世民对此颇为好奇,快步上前想看看这战争利器到底是何东西。

李凡在李世民的侧边不停地解释道。

“陛下,此物乃是火药,面乃是由硫磺木炭……,按照配比研制而成,这东西密封好后,一旦点燃,便可有轰天之效。”

“像坚硬的城墙,在此物面前如同豆腐一般。”

一句城墙能如同豆腐,让李世民瞬间激动了。

“真的吗?快来试上一试。我想知道此物威力如何?若真是可以,即日便可北伐。”

李凡点了点头,便要去试。

但李世民哪舍得让自己的宝贝儿子以身涉险,当即命令一个侍卫去做这件事情,侍卫对此物并没有什么认知,大大咧咧地便要去点燃,随即被李凡踹了屁股。

“你不要命了,准备引火之物,一定要保持距离,记住三十米内绝对不要有人。”

说完,又把后院中的亭子牺牲了出来,分析侍卫要在亭子上点燃。

侍卫不相信此物的威力,但还是在李凡的要求之下,选择了用引燃之物引燃。

随后火光摇曳,再接着便是一声轰天巨响,一阵烟尘过后,后院中的亭子彻底化为乌有。

只留下了破碎的地基,昭示着这曾经有个亭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