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力战而亡(1 / 1)

加入書籤

“该死的,进攻,进攻!”

张邦奇咬着牙,拼命地喊着。

原本躲在车营后的南兵和家丁顿时冲锋起来,他们彼此保持着一些距离,以防止被大炮团灭。

虽然穿着沉重的盔甲,敌人又火力凶猛,但他们还是尽力冲向了贺悬的阵地。

眼看就要接近火帽枪的射程了。

“火帽枪队,放!”

作为队伍主力的火帽枪队伍,进行了一轮齐射,有许多士兵倒下了。

但这种由火绳枪改装来的火帽枪准头不行,仍然有不少士兵继续前进着。

士兵们不断装填着火药,准备发起第二轮的射击,他们会用齐射填补准头的不足,因此火力就稍微差一些。。

敌人很快就接近了,但贺悬有的,可不止是这些武器。

“手榴弹!”

勇敢的掷弹兵从偏厢车的车顶将手榴弹扔出,落在敌人冲锋的路上。

这些简易的手榴弹就像李云龙所说的那样,有的就炸成两半,有的压根就不响。

但面对这些16世纪的步兵,足够用了。

“是轰天雷,避开!”

明军虽然不认识手榴弹,但比较近似的轰天雷还是认识的,于是都想避开这些手榴弹。

不过他们都很奇怪。

因为轰天雷很巨大,沉重,但这些手榴弹却十分小巧。

虽然这样能扔的够远,不过威力呢?不是跟没有一样吗?

他们想错了。

轰!轰!轰!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响起,破坏着周围的一切。

这些装填了达纳炸药的手榴弹,威力远远超过黑火药的轰天雷,即便小巧,但威力绝对够用。

一轮手榴弹,几乎清空了所有敢于接近的敌军步兵,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来到了贺悬的车营面前。

但是他们迎来了第二轮的枪击。

即便有极少数幸运儿能接近车营,但他们什么也做不到。

因为在车营里守卫着的,还有身着全身包覆着板甲的近卫。

这是贺悬特意从欧洲米兰进口的,他还雇佣了一批板甲匠人,用来在澳岛修理板甲,或者想办法制造一些。

一千名进口板甲的近卫,虽然价钱不便宜,但对于奉行精兵政策的澳岛来说,这就是最合适的盔甲。

他们阻挡着敌人,让火枪手可以放心射击,消灭任何敢于进攻的敌人。

张邦奇的部队徒劳的进攻着,但无法撼动贺悬的防御,这是绝对坚实的铜墙铁壁,武器的绝对代差让任何敢于进攻的部队都会撞个头破血流。

南兵也溃散了,紧接着是张邦奇的家丁,再坚强的部队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他们转身开始逃跑,贺悬没有追击,因为没必要。

张邦奇在远处无奈地垂下了手。

就在刚刚,他还是统帅四万五千战兵的总兵。

可现在,他就只剩下身边的100亲随,别的都已经溃散。

离得远远的张邦奇自然不用担心贺悬的威胁,毕竟贺悬还不是进攻的一方,他很安全,但是,真的安全吗?

皇帝会砍了他的头,毫无疑问的。

“总兵,我们怎么办?”亲随们恐惧地看着他,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这种可怕的武器。

“上马,准备冲阵。”张邦奇说道。

“现在?可……我们就……”张邦奇的亲随看了看他们,他们就剩下这一点人了。

“我军败了,即使回到京城,也是砍头,吾宁愿于厮杀中染血,亦不愿屈辱于小吏之手,本镇不会活着回去的,至于你们,想逃的便逃命吧。”

张邦奇闭上了眼睛。

久久未睁开。

等他再睁开的时候,眼前的亲随已经只剩下三分之一。

“你们不跑?”他问着剩下数量极少的亲随?

“我等皆受总兵提拔,方得有今日,总兵有难,焉能弃之不顾?我等愿誓死追随总兵!”

剩下的亲随皆道。

“好!患难方见真情啊……好!既如此,我等便一起,与那贺悬决战!”

张邦奇咬着牙,上了马,拔出宝剑!亲随们侍立在他身侧。

“擂鼓!”

他命令最后一个鼓兵道。

战鼓,再一次敲响,隆隆的鼓声,在这已然沉寂下来的战场响起。

张邦奇和他最后三十三个亲随,一起骑着马,向着贺悬的战车冲锋而去。

然后,张邦奇从马上栽了下来。

他的胸口一颤,随即天旋地转,从飞驰的骏马上栽了下来。

贺悬手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看着战场。

刚才的那支小骑兵队,应该就是张邦奇最后的人马了,似乎没有再隐藏起来的士兵了。

“去带上所有马匹,全速前往京城!”贺悬兴奋地喊道。

他们没有打扫战场,因为不需要,都留着吧。

他们惟一需要的,就是南兵们留在营寨里的骏马,因为南兵都是骑马步兵,他们的马匹都好好的留在寨子里,正好便宜了贺悬。

留守营寨的士兵很快被打散,贺悬笑纳了这里的一切。

紧接着。换上膘肥骏马的军队,就绕过了通州,向着离得不远的京城全力飞奔而去…………

……

“陛下,陛下,总兵张邦奇他,他被贺匪大败,力战而亡,贺匪现已绕过了通州,径奔京城而来!”

上气不接下气的信使,向万历汇报了这一紧急军情。

军机处内,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如同遭了晴天霹雳一般。

“什么,你说什么?”万历立刻又问道。

“总兵张邦奇,力战而亡,贺匪现已绕过通州,径奔京城而来!”

探子又报道。

王崇古率先反应了过来。

“陛下,请立刻下旨,戒严全城,着总督郭大诚集合京营人马,准备迎敌。”

“准,准了。”万历声音颤抖地说道。

立刻,所有的城门都被封闭了起来,不许进也不许出,万历的信使骑着快马,立刻来到了城外,找到郭大诚的驻地,令他准备在京城布防,阻击敌人。

虽然糜烂,但是这也是紧急时刻唯一一支兵了。

十天中的第九天,贺悬再次看到了京城的城墙,但这次回来,他不是治病救人的贺大夫了。

“所有大炮进入阵地,准备轰击敌军,炸药包准备……我们要炸毁城墙。”

贺悬看着城下的军队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