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提前结束的大明。(1 / 1)

加入書籤

说着,贺悬又让人在墙上贴上告示,告示的内容有两种,一是征兵,二是征民工。

民工的待遇,与当年太方医阁一样,京城百姓,鼠疫时候都知道。

士兵待遇,更比民工待遇好得多!

“好,他妈的,早看那帮狗官不顺眼,我们跟你干,贺大夫。”

“前两年就该这么干了!”

台下有人又喊道。

一如当年鼠疫时候,又有一大批人被动员了起来,足足超过两万人。

当然了,相比七十万人的京城,这数量不算很多。

来到处刑台看砍头的,本来就是贺悬的支持者。

毕竟,真要反攻倒算,恐怕连去看的都要倒楣。

绝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在观望,观望结果如何?谁会赢。

但他们观望着,就等于支持万历,因为他的力量,其实还是比贺悬大得多。

但是不要紧,只要贺悬继续胜利,愿意支持他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的。

作为基层的官员,有太方医阁之前的拣字工。

他们保留了一定的架构,并都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用来管理也是正好。

但是新的拣字员也在继续招募着。

因为贺悬还要印一批新的东西。

《社会契约论》

同样是连载的形式,在京城各处张贴着,传发着。

希望能改变一下,大明的思想。

要在京城立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贺悬的计划,是控制京城,通州、蓟镇,以及天津这几块地方,这样,他们有足够的粮食,物资,还有港口,可以从港口不断补充人力。

天津已经控制,通州孤立无援,也唾手可得。

蓟州,戚继光曾经在那干过很长时间的总兵,那里的军士对他还有些感情,应该可以利用。

但是,在做这些事之前,首要的问题,是打退大同、宣府、保定来的援兵。

这些都是当地的精锐部队,不像那些糜烂的京营一般容易对付。

而且,贺悬还有一个麻烦,他快没弹药了。

京城这边虽然有工匠,但他们都不会生产雷酸盐和无烟火药,也没有相关的设备,得教会他们才行。

黑火药倒是有的是,那样就只能用火绳枪了,可贺悬带来的枪都改造成了火帽枪,已经没法用火绳了。

京营的军械……又是几乎跟没有一样……

通州城外倒是有不少,贺悬在那里打败了蓟州军队,有不少军械散落战场。

但是经过两天,估计通州士兵和当地百姓早就把这些东西拾走了。

没办法,贺悬只能让人尽力整修城墙,希望,在此三镇援兵到来之前,能尽量撑住……而且不能损失太多人,不然,他就会丧失对京城的控制力,等同于失败。

第十二天,从通州而来的两万步骑混合部队,在京城外扎了营。

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进攻,想来是知道贺悬的人战斗力不低。

他们在等待大同和宣府的部队。

不单是万历之前抽调的,还有要去进攻广东的五万人。

总计十万联军,都在往京城的方向赶来。

而且,随着京城沦陷的消息传来,情况未明之时,暂时无人另立中央。

只是,只要贺悬还没杀掉万历,就仍会有更多的军队回京救驾。

“怎么样,贺大夫,要撤退吗?我们有足够的马匹,打开城门,还能快速返回天津,只是走之前要把大炮融掉。”

戚继光问道。

“别急,只要我们手上有万历,他们就不会轻举妄动。”贺悬说道,“最起码,他们也得等其他府的援兵到了,才能决定到底怎么样。”。

如果他们手上只有一个万历的话,外面的士兵压根不会有顾忌,叫门天子大明又不是没有。

但整个京城所有上层都在贺悬手上,那他们就得掂量一下子了。

京城内的工匠们,正在加急制造着黑火药,城墙上布置着大量的佛朗机,和贺悬的炮。

这些炮都是可以使用黑火药的大炮,但是,没有城外的物资,他们也难以制造很多,早晚会难以为继。

但没关系,只要有火药,红夷大炮就能使用,红夷大炮能用,敌人,除非比他们多十数倍,否则就赢不了。

第十五日,贺悬主动出击,宣府守军溃散,原本摇摆不定的京城居民,又有几千人加入了贺悬的队伍。

再加上贺悬有了武装一批士兵的武器,于是迅速进行了扩军。

之前贺悬说的,让士兵们都接受指挥训练,这样必要的时候能快速扩军的能力起到了作用,新增加的两万民兵被编入车营,整训如何远程作战,有一些原本就是军人,并且训练水平不弱的,则负责保卫车营的近战工作,车营的士兵,除了战斗以外,他们还要修理垮塌的城墙,半民半兵,以便生产和战斗都不耽误。

大同、宣府、保定的军队没再继续赶往京城,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单打独斗会被逐个击破,于是留在贺悬暂时触及不到的地方,不断集结更多援军,以及那原本要去攻打广州的军队,都集结了起来,准备与贺悬决战。

但这也给了贺悬发育的机会。

第二十日,贺悬包围通州,守军投降,所有的漕运归贺悬所有。

第三十日,贺悬完成了所有贪官污吏的整合,总计得银两千两百万两,按照之前的承诺,贺悬将其中的一半,一千一百万两散给了京城百姓。

经过统计,75万人口的京城,每个人都拿到了十四两半还多一点。

京城民心大振,有八万人当即决定加入贺悬的民工队伍,大学重新开办,工坊重新开始生产,原本停留在天津的船只,也满载着货物和银两返回,他们会回到广州,为贺悬带来更多的物资和人力。

第四十日,在戚继光的劝说下,见到京城势力之大,再加上蓟州守军也一月未得军饷,他们加入了贺悬的队伍,贺悬用带着佛朗机的士兵代替了原本蓟州的士兵,将能够野战的南兵调出,同时开始整训,继续扩军。

第六十日,在南京六部的指挥下,来自全国的联军,总计十六万人,拼命赶到了京城。

没有别的原因,他们已经缺粮了。

原本用来赈济的粮食都被这帮饥饿的士兵吃光,贺悬占据了通州,就是据住了他们的命脉。

他们被迫发起进攻,而此时,经过备战,贺悬在京城聚集了八万士兵,兵力比达到了惊人的二比一,真是贺悬打过的最充裕的一仗。

第六十五日,经过五日激战,大明最后的野战军溃散了。

南直隶的官员们放弃了拯救京城,他们拥立了璐王为帝,宣布南京为新的京城。

与此同时,大同不承认南明,打出匡军扶国的旗号自立,宣布要打进京城,但迟迟没有进兵的意思,反而一直在吞并附近的城镇。

保定、西安、川内、许许多多的地方,也纷纷做了类似的事。

在北疆,南疆,所有贺悬触角伸不到,南明的控制权也达不到的地方,

所有拥有兵权,或者军政两抓的人物,开始自立为王,或者拥立当地的大明宗室……彼此攻伐了起来。

“贺大夫,辽东的李成梁,吞并了当地的女真城市,自封辽东王。”

“除他以外,福州、桂林等地也都自立,彼此攻打起来了。”

“是吗?”贺悬看着地图。

大明,在自己的影响下,似乎提前进入了南明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