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围炉夜话,困兽之斗(1 / 1)

加入書籤

谢远做出了“提前摊牌”的决断。

但他并没有立刻行动。

他站在密室的地图前,看着上面代表着各方势力的棋子,心中前所未有的冷静。

他知道,雷霆一击,必须建立在所有盟友都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基础之上。

而现在,他的盟友们,正处于巨大的恐慌之中。

他能感觉到,白河之会的凶险,和家人被押送进京的消息,像两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了唐宝和平乐公主的心头。

他们一个,对自己家族的财力产生了怀疑;另一个,则对自己的公主身份,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如果不先解决他们的“信心危机”,他所谓的“雷霆一击”,只会是一场分崩离析的闹剧。

他必须,先稳住自己的阵脚。

当晚,谢远让唐宝在风华书局最深的密室里,备下了一只小小的红泥火炉,和一壶温热的薄酒。

然后,他派人,将情绪低落的平乐公主,秘密地请到了这里。

一场决定他们所有人命运的“围-炉夜话”,就此开始。

密室里,炉火烧得正旺,发出“毕剥”的轻响,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但气氛,却比外面的夜色还要冰冷。

唐宝和平乐公主,都沉默地坐着,低着头,一言不发。

最终,是唐宝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满是颓丧。

“老师……”他垂着头,声音里满是挫败感,“我……我好像怕了。”

“我以前总觉得,天底下没有用钱摆不平的事。我总觉得,凭我唐家的财力,在这京城里,可以横着走。”

他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可现在我才发现,在真正的皇权面前,在三皇子那些不讲道理的手段面前,我们家……我们家那点钱,什么都不是。”

“他们想杀你,想抓你的家人,我们……我们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平乐公主的眼圈,也瞬间红了。

她看着谢远,声音哽咽,充满了深深的自责。

“谢远,都怪我……都怪我没用。”

“我空有一个公主的身份,却连自己看重的人都保护不了。”

“如果……如果我能更有力一些,能说服九门提督陈将军,彻底倒向我们,三皇-子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伯父伯母,也不会……”

她再也说不下去,只能用手帕,捂住了自己的脸。

谢远看着他们。

一个,是从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富家少爷,变成了一只认清了现实的困兽。

一个,是从那个骄傲尊贵的帝国公主,变成了一个深感无力的弱女子。

他们都陷入了共同的,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和对未来的恐惧之中。

谢远没有急着去安慰他们,也没有去说那些“一切有我”的空话。

他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为他们各自空了的酒杯,重新斟满了酒。

他端起自己的酒杯,看着他们,缓缓说道:

“你们说的,都对。”

这个出人意料的回应,让他们两个都愣住了,抬起头,不解地看着谢远。

谢远平静地继续说道:“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个人的力量,确实微不足道。唐家的财富,公主的身份,在明晃晃的刺刀面前,都显得很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他的话,像是在他们本已沮丧的心情上,又撒了一把盐。

唐宝和平乐公主闻言,神情更加黯然,刚刚抬起的头,又低了下去。

就在此时,谢远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但是。”

“你们忘了,我们最初,是为了什么,才站在一起的吗?”

“是为了权势吗?是为了打倒谁,再让自己成为新的人上人吗?”

他看着他们,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不是!”

“我们,是为了让像我家人那样的普通人,能不用担惊受怕,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我们,是为了让《天工开物》里的那些技术,能真正地走出书房,去造福万民!”

“我们,是为了开创一个,不靠血腥的屠戮和肮脏的阴谋,也能国泰民安,百姓安乐的,新时代!”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张巨大的大离王朝地图前,伸手指着上面那密密麻麻,代表着无数州府和村庄的墨点。

“我们的力量,从来不在京城,不在皇宫,不在那些王公贵族的府邸里!”

“我们的力量,在这里!在这些地方!在那些读着我们的报纸,用着我们的技术,期盼着一个好年成的,千千万万的民心里!”

这番话,如黄钟大吕,在小小的密室里回响,狠狠地,砸在了唐宝和平乐公主的心头!

他们两人,瞬间从那种个人的恐惧和自责中,被猛地惊醒了过来。

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名为“理想”和“信念”的光芒。

谢远转过身,看着他们,语气变得柔和,眼神也变得无比真挚。

“我承认,我也有怕的时候。”

他第一次,向他们剖白了自己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当我听到我家人被押送进京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恐惧。我甚至想过,放弃这一切,用那份遗诏,去换他们的平安。”

“但我不能。”

他看着他们,无比认真地说道:“因为我知道,我的身后,站着的,不只是我的家人。”

“还有你,唐宝。还有你,殿下。”

“还有唐太傅,还有张御史,还有天下间,无数个相信着我们,期盼着我们能成功的普通人。”

“我若退了,我们所有人的坚持,我们所有的努力,就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番话,让唐宝和平乐公主,深受触动。

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谢远的累赘,更不是无能的旁观者。

他们,是他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他在这场残酷斗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啪!”

唐宝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脸上的颓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豪迈。

“老师说得对!怕什么!”

“大不了,就是一死!可天底下,能有几个人,能像我们这样,为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去死?!”

他涨红了脸,大声喊道:“能跟老师您一起,做这番事业,我唐宝这辈子,值了!”

平乐公主也缓缓地站起身,她擦干了眼角的泪水,那双美丽的眸子里,重新绽放出了属于帝国公主的,骄傲与坚定。

“谢远,你放心。”

“我这就去见陈将军。这一次,我不是以平乐公主的身份去命令他,而是以先帝之女的身份,去请求他。”

“请求他,为了大离江山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做出一个军人,最正确的选择!”

谢远看着他们重燃斗志的模样,欣慰地笑了。

他举起酒杯。

“好!”

三人举杯,重重相碰。

杯中的薄酒,在这一刻,仿佛变成了滚烫的热血。

一个全新的,牢不可破的同盟,在这一刻,正式立下。

密室里的气氛,从先前的压抑颓废,变得热血激昂,充满了决战前夕的悲壮与豪情。

就在此时。

“咚咚咚。”

密室外,传来了心腹侍卫压低了声音的紧急通报。

“大人!外面……前首辅张敬府上的人,派人送来了一件东西,说是……您现在,一定用得上。”

谢远心中一动。

张敬?

他还能有什么东西?

他打开门,一个不起眼的下人,递上了一个沉甸甸的密匣。

谢远将密匣拿到密室,当着唐宝和平乐公主的面,缓缓打开。

里面,没有信件,没有金银。

只有一枚小小的,用青铜打造,雕刻着复杂猛虎花纹的兵符。

兵符的旁边,还附有一张字条。

上面,是张敬那苍劲而潦草的笔迹。

“京郊,西山大营,三千死士,皆为我门中故旧之后,只认此符,不认将令。”

“这是老夫,最后的底牌。”

“助你……”

“清君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