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侥幸(1 / 1)

加入書籤

七月清晨,菜农才出门,就迎来了阳光洗礼,心情雀跃着走向菜田。

热归热,但能尽情收菜也值得喜悦。

三轮车也已满载着塑料筐停在了菜田边,各小组的菜工找到自己的组长,领取各自的收菜任务。

菜心仍旧最受欢迎,量大,品质也好,收起来也爽快。

而像上海青、油麦菜、生菜、小白菜等等还要一刀刀的割,速度更慢。

但有菜收总比没菜收好,菜场的收入和有没有菜收可是严格挂钩。

就拿六月来说,有小部分人的月收入已接近两千元。

平均水平也达到了一千三四,高收入始终刺激着这群普通的农民。

而对小组长和称重的人员来说,还有严格把控品质的任务,这需要时刻在地里盯着。

“这茬追行情的菜长得还不错,估计也能搞六七百吨。”

易定干走在田埂上,陈家志和其并排走在一起,道:“要真能有六七百吨,这个月又得给你庆功了。”

“呵,快别画饼了。”易定干嘟囔道:“上个月的庆功还没办呢?”

陈家志笑着摇了摇头,“你看你那小气样,等食堂正式使用了,再给你补上。”

“那能一样吗?”易定干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结,转头问起了市场行情和价格。

谈起这个陈家志也来劲了,“最便宜的小白菜每斤都还能卖2元以上,如果十天内能出700吨菜,估计又能卖300万元!”

“300万呐!”易定干感慨道:“要放在去年,想都不敢想,比做梦还不可思议。”

陈家志也有同样的感触,“要学着去习惯,这也离我们做大做强的目标又更进了一步。”

“要做到多大才算大呢?”

“至少得在全国有上万亩基地,养活几千人,这才勉强能算是大。”

“还得是你敢想。”

“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靠近。”陈家志沉吟道:“我过几天会出去,你给我看好家。”

“交给我就是了。”

菜场生产和市场销售都进入了正轨,陈家志并不想一直在这耗着。

他打算去云南看看,也去沪市走走,还有深城也有必要去瞧一瞧。

只有实地去看了,才知道各个地方的情况。

这个时代很精彩,他有理由也有实力去领略不同地方的风景。

两人继续在田埂上走着,清晨还不算太过燥热,有少年在田埂和碎石道路上骑车,少年的父母则在菜田里躬身收菜~

“家志,易哥~”

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样出来散步的李秀,手中抱着豆豆,小家伙两只白白的小腿不停地扑腾,想下地爬。

陈家志把他接了过来,抱着在菜田里走来走去,逗得哈哈大笑。

李秀说道:“你看,豆豆多喜欢和你玩,你就是平时太少陪他了。”

陈家志抱着豆豆举高高,又放下来,“工作忙嘛,有空我会多和他玩的,你看,这几天我不就经常陪他玩呢!”

“嗯,陈老板,你该回去休息了,每天回来次次都是先往地里跑。”

最近几天市场不忙,李秀便没去,都呆在家里,对某人每日过家门而不入有很大意见。

“好,走喽,豆豆,回家睡觉喽~”

回家的路上又遇上了洪中,告知了他一个好消息:东升农场从友谊农资正式采购了薄膜、遮阳网和玻璃纤维杆。

根据他和东升的交流,不难推出一个原因:江心菜场短时间内再次出菜刺激到了东升。

最终促使这笔采购订单的达成。

无独有偶,当傍晚陈家志再来到菜场时,又从易定干那里得知东升来菜场求购一批种苗。

他们被淹的地都整理出来了,想栽苗早点出菜。

易定干还没同意。

陈家志诧异道:“能赚钱的事干嘛不同意?”

易定干答道:“我想着这是资敌,就没有同意。”

陈家志说:“东升什么时候成敌人了,种菜本身就没有门槛,谁都可以种,我们有多的苗自然可以卖给他。”

他知道育苗棚里还有多的穴盘苗,以往这种都浪费掉了。

“好,我知道了。”易定干想了想,又说:“那能不能专门开拓一下对外的种苗业务呢?”

陈家志沉吟道:“等钢架大棚建好可以考虑,到时市场部找人负责种苗的业务对接。”

市场部也是新成立的部门,目前招了两个人,主要负责与档口和同兴泰对接。

聊了下种苗,陈家志又向冷库走去,问起了今天的收菜情况。

“菜心收了有40吨,上海青、油麦菜和小白菜各10吨,一共70吨菜。”

“可以,安排得还很均衡。”

刚好一辆三轮拖着菜从眼前经过,乍眼一看,菜很漂亮。

陈家志又问:“亩产量如何?”

“比较一般。”易定干说起了各小组统计出的大概亩产量。

“最高的是上海青和小白菜,亩产约1.5吨,其次油麦菜也有约1.2吨,最低的是菜心,大约只有0.85吨~”

“追行情能有这产量已经不错了。”陈家志真心说道。

虽说叶菜生产周期短,但他们这也弄得太短了点。

不到20天出一茬菜,除了育苗移栽,可想而知中间省了多少功夫。

有些连地都没有耕整,想想就知道有多过分,这也省了不少成本。

产量其实也不算太低。

再加上如今的价格,可以说是睡着了都要笑醒。

陈家志到了冷库,冷库内外都聚集了大量的人。

搬运、翻箱、打包……妥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忘机,发了多少货走了?”

谭忘机便是菜场市场部新招进来的人之一,三十来岁,高中学历,原本在一家国企工厂里跑业务。

“还有两车,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往档口发了30吨,往香江发了40吨。”

陈家志从谭忘机手里接过今天的单子看了下,他的工作都挺简单。

发货量是固定的,供港的单价也是固定金额,只有档口是代销,但市场部另一个人长期呆在档口。

陈家志略微看了看,这两天他也打算去市场,验证下当前的管理效果。

如果合适,他跟着便会外出。

了解了发货情况,陈家志趁还没天黑,跟着就开车去了档口。

如同他预料,受暴雨影响,现在属于近郊叶菜的空窗期,市场供不应求。

江心菜场的出货时间恰好合适,赶上了行情尾巴。

李才刚接待完一位客人,笑道:“还是菜心卖得最好,价格也最高,90元/件。小白菜最便宜60元/件,上海青和油麦菜要好一些,能卖到70元/件。”

江心菜场和档口主打的都是菜心,这个价格就很美丽。

陈家志打趣道:“现在还急不急了,这行情该没错过吧?”

李才抽出两支烟,笑了笑:“还是急,菜不够卖啊,陈哥~”

“菜场这下出菜应该能稳住,后续应该能保证档口每天30吨菜以上。”

陈家志也点了烟,说:“过几天我还会带薛军去云南和上海,考察市场,顺便也找找货源。”

李才吐了团烟雾,叹道:“其实我也想出去,还没坐过飞机呢。”

“我也没坐过。”陈家志笑了笑,“以后坐飞机的机会多的是,你要想坐,下次回老家我出钱给你买机票回去。”

“哈哈哈,那可说好了!”

李才现在也不缺钱,单纯享受这种感觉。

两人也没聊几句档口就又上客了,市场部另一名员工丁乔也在档口,人手很充足。

陈家志便去市场走走转转,可以看到市场本地菜还是很少。

大多是外运过来的蔬菜。

他对铁路运输不熟,但也知道铁路运输灵活性不足,一般都要提前很久预定车次。

没有关系的人,即使知道信息差,也很难在短期内从外地发货。

现在市场上能走铁路调货的人,要么是能人,要么关系好。

另外,就是公路运输也多了起来。

停在一辆正在卸货的卡车前,陈家志想起了丁胜说的话,从云南通海到花城,大约需要55小时。

如果歇人不歇车,途中顺利,最快差不多两天多点时间就能到。

乍一看,这个运输时间完全满足叶菜的运输。

然而,还要考虑这时候的路况,从云南过广西,再到花城,途径众多地势险要之地,遇到下雨山洪等,一周内能抵达就算不错。

从云南发货的风险很高。

但从市场的情况来看,已经有很多先行者在走这一条路了。

走了一路,陈家志连着看到好几辆从云南运输叶菜过来的货车。

白菜居多,也有少量菜心。

按现在的行情,一车菜的净利润铁定有上万元,甚至两万元也有可能。

“陈老板,这才多久,你就又开始大量上菜了,你的菜场没受暴雨影响呀?”

张启仁从档口里杀出,给他点了支烟,陈家志笑道:“侥幸,老天爷赏饭吃。”

“哎,你运气是真好,我进货的地方,豇豆淹了水,雨才停两天连藤蔓都枯萎完了。”

“农业嘛,靠天吃饭。”

陈家志走进自家档口,就见李才瞪着眼睛看他,在家里时天天喊着逆天而行,对外就是侥幸了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