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赐良缘(2)(1 / 1)

加入書籤

说书馆内,俊男靓女都屏气凝神,细细听那老者说书,那位姑娘,毫无架势地趴在桌上,也竖起耳朵。

她的旁边坐了一位男子,外形虽瘦弱,却一副儒雅书生的气质。

老者清嗓,开始有模有样地说起来。台下观众嗑起瓜子,边听边饮茶水。

“话说啊,这祝英台男扮女装去求学,后来啊,与那梁山伯朝夕相处,这一来二去啊,二人就相爱了,可是中间啊,却杀出来一个马文才,将两个人活活拆散,梁山伯去提亲时,才发现啊,已经被马文才抢先一步,回到乡里的梁山伯整日郁郁寡欢,不久便重病离世,祝英台啊,假意答应马文才,一身红衣路过墓前时,突然狂风大作,从墓里飞出一只蝴蝶,而祝英台,也化为蝴蝶,他们二人也终于比翼双飞。”

故事讲完,语音一落,台下哗然。

姑娘气愤地拍响桌子,站起来糯糯地道,“先生,你今日讲的不好,这梁祝二人好生可怜。”

一旁的男子扶好还在震动的桌子,刚打算劝说姑娘平复心情。老者一脸慈祥,丝毫没有动怒道,“哦?那姑娘认为,老夫我哪里讲得不好?”

台下四座皆将目光聚焦在姑娘身上,梁煜几人也饶有兴趣地听姑娘接下来的话。

姑娘客客气气道,“先生,梁祝二人,为何不能有个圆满结局?还有那个马文才,他为何这么坏?竟拆人姻缘,夺人所爱,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老者捧腹大笑,“那姑娘觉得,什么结局才算圆满?何人又算是君子?”

姑娘认真思考后,不顾身边众多诧异的目光,说起自己的见解,也吸引了说书馆外众多人驻足。

“本姑娘觉得,应该让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私奔,逍遥快活。至于君子吗,那就不用说,不夺人所爱喽。”

众人悄然无声,窃窃私语。身旁的男子听到私奔二字,眉头不展,对姑娘的好感转瞬即逝。

他紧接着道,“一个姑娘家,竟敢说出私奔二字,怕是不懂孝字如何写?”

姑娘嗅到男人身上的火药味,毫不畏惧,与他正眼相对。

“喂,你什么意思?”

男人慢条斯理地站起来,每个动作都在彰显他的温文尔雅。

“我说,一个姑娘,大庭广众之下,竟敢说出私奔二字,在我龙源城,当真是头一个。”

姑娘不甘示弱,小脸气得憋红,“不私奔,难道嫁给不爱之人?”

“姑娘可别忘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自是不能忤逆长辈,百善孝为先。”

“公子说得好,好一个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令梁煜动容,他当场夸赞男人。

男人看向梁煜,当真是一副好皮囊,他的脸上虽有些黝黑,却不失阳刚之气,他的走路稳重,目光深邃有神却又带着丝神秘,再加上,他的衣裳华而不赘,腰间配着把剑,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

男子并未拘礼,只是礼貌道,“公子不是龙源城人吧?”

“当然,今日听君一席话,令我动容,于是情不自禁,想与公子交个朋友。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男子还未回话,台下人开始有人站出来大喊。

“我认识他,各位,他就是我们龙源城的县令大人啊。”

此话一出,说书馆内,不论男女,皆都下跪高喊,“参见大人。”

姑娘才不信面前这个是大人,她走过去,细细打量男人,“你真是县令?可是这怎么看,都不是啊。”

男人拔掉假的胡须,露出英俊的脸庞,“那现在呢?各位不必多礼,赶紧起来吧。”

看着他将台下百姓扶起,梁煜却谦虚道,“大人可真是低调,恕小人眼拙,刚刚竟大言不惭,还说要与大人成为朋友,大人莫要放心上,小人收回刚刚的话。”

男人急忙打断梁煜,“公子言重了,县令本就是为百姓办事,而且在本官眼里,没有贵贱之分,还有,除公堂之上,你唤本官柳墨便好。”

梁煜对柳墨心生佩服,原来清正廉明的好官,大有人在。

柳墨看向梁煜身后站着的三人,礼貌道,“想必这几位,是随公子同来的吧?既已来到这龙源城,有何困难,直接来柳府找本官就是。”

梁煜微微一笑,“多谢柳兄,唤我梁煜就好,我后面这两位,一位是刘赢,一位是伶韫,还有一位,名唤宋清荷。我们四人闲游到此,被龙源城的美景吸引,便打算在此多留几日。”

“如此,本官与几位也相见如故,不如今日,本官尽尽这地主之谊,各位可愿随本官回柳府,尝尝本官家母亲手做的小菜?”

“如此,真是我们的荣幸了。”

几人随着柳墨离开说书馆,刚出门时却被姑娘拦住。

姑娘话中带刺,犹如一根带刺的玫瑰,虽美貌如仙,却浑身是刺,不敢令人接近。

“就算你是大人,也不能随意数落我一介百姓。”

柳墨整个人无语住,“姑娘,本官何时数落过你,我那只是在陈述事实。”

姑娘还想说什么,说书馆内跑进来一个丫鬟,气喘吁吁地拉着姑娘就走。

“小姐,您快别说了,老爷回来了,他没见到您,正发雷霆呢。您赶紧随我回府吧。”

“什么!我爹回来了?遭了遭了,我又要被骂了。”姑娘说着话还不忘往出跑。

临走前还瞪了一眼柳墨,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等着,本姑娘不会善罢甘休的。

柳墨并没放心上,将梁煜逢人迎回柳府。

柳府内,柳杨氏听到府外有细细碎碎的脚步声,忙放下手中的画像,将其卷起,跑出府。

“娘,孩儿回来了。”柳墨还未进府,就迫不及待地朝府内喊。

朝见多日未见的柳墨,柳杨氏的泪水打转。

她拉着柳墨左看右看,上下打量,“为娘看看,我儿消瘦不少。”

柳墨不好意思地红脸,低声道,“娘,孩儿让您惦念了,今日,孩儿还带回了几个朋友。”

柳杨氏好奇地看着面生的几人,“他们是谁啊?”

“娘,他们是我在说书馆内遇到的知己,我们很投缘,于是将他们带来柳府,让他们尝尝娘亲您最拿手的菜。”

梁煜等人向老妇道好,柳杨氏热情迎几人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