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防疫(1 / 1)
“遭了!1队那边遭瘟猪了!”张春城跑到养猪场喊道。
“瘟猪?”正在新猪场给自家猪仔添水的张春华手一抖,瓜瓢里的水泼了自己一裤脚。
张春城平复了一下气息:“陈老六那个龟儿子,贪便宜,买的瘟猪崽,带回来的拉稀瘟!霍兽医都去看了,说是遭了好几家了。”
“拉稀瘟?”张泽安正好从灶房那边过来。
“啥子拉稀瘟?”其他社员听到张春城的话也走了出来。
此时正是喂猪的时候,每户都有人在养猪场。
“狗日的陈老六!”不知谁咬牙切齿骂了一句。
“咋个办嘛?建安儿呢?”众人齐刷刷的看向张泽安,又下意识去找王建安。
这合作社是王建安牵头搞的,遇到这种要命的事,大家本能地就想找他拿主意。
张泽安心里也慌,但他毕竟是队长,又是社长:“不要慌,建安儿在他大棚那边,建平,快去喊你兄弟过来。
春城,你跟我好好说说,到底啥子情况?”
张春城把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这时,王建安跟着大哥快步赶了过来。
“建安儿,你听到了,一队那边……”张泽安赶紧把情况又快速说了一遍。
王建安静静听完:“大家不要慌,慌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拉稀瘟”应该就是猪流行性腹泻。
这个病是没得疫苗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搞好防疫,不要让病毒传到猪圈来。”
“建安,你直说,咋个弄?我们都听你的。”张春城第一个吼出来,他现在恨不得把一队那边用石灰粉整个埋了。
王建安说出方案:
“首先,从现在起,我们要尽量少的让人来养猪场,有哪些是这几天都没出去过的?这段时间就在留在养猪场照顾这些小猪。”
“我没出去过!”王建平立刻站了出来。
“我也没出去过!”
“还有我!”
……
最终有15个人这几天都在村里,选了6个男人留在养猪场。
“好,这200多头猪就靠你们了,等哈我再给你们详细说这段时间要注意些什么。”
王建安又转头对其他人说道:“其他人这段时间也不要乱跑,去赶场买东西回来之后,用肥皂洗澡,换下来的衣服用开水烫。最好安排几人专门负责买东西,其他人要买什么就告诉他们,这样能减少和外界的接触。”
“那要持续好久喃?”有人问道。
“最好21天。”王建安说道。
手册上说病毒最长能活14天,现在天气寒冷,能活的更久,21天最保险。
“这么久?”
王建安解释道:“没得办法,这是必须的。这次的这个病对于我们这些半大的猪,可能不致命。
但感染了的话,二天猪可不长肉,辛辛苦苦喂半年,最后只长得到100斤,这不是亏大了嘛。”
“要的,就听建安的。”
现在王建安在队上的威望,至少赚钱这块是难有人能出其左右。
特别是知道他年前大棚赚了很多钱后,众人更是无比佩服与羡慕。
当然也会有人嫉妒,不过,在王建安明确不带他们之前,这些人不会搞什么事:
毕竟养猪他都带着大家了,万一搞大棚也带着呢。
“泽安舅舅,等会儿你安排人跑一趟畜牧站,买些土霉素片这些预防肠胃炎的药备起,再多买点生石灰回来,这病毒怕碱。”
叮嘱完张泽安,王建安又对留下来的几人说道:“然后是猪场内的管理。
随时注意这些的猪仔,看它们吃食积不积极,精神好不好,有没有拉稀。
发现一点不对劲,马上就要报告,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
还有猪场里头,要勤通风,垫草要换勤一点,保持干燥,猪粪每天清理干净。”
王建安这番话,让原本慌乱的人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建安儿说得对,就按他说的办。”
人群迅速行动起来,带着一种临战般的紧张和有序。
随后王建安又和张泽安挨家挨户的走访了那些在自家养猪的社员,告诉了他们防疫的的必要性和重点。
“有必要搞这么麻烦嗦?”
“不就是拉个稀嘛。”
“就是,人还拉肚子呢,也没见死哪个。”
……
有几户人满不在意,在张泽安的劝说下,也算口头上答应了要防疫。
两天之后传来消息:陈老六家的猪死了两头。
这个消息瞬间在李家沟激起了千层浪。
特别是之前对防疫不太上心的那几户,听到消息,脸都白了。
当天下午就跑去合作社讨要生石灰,仔仔细细在他那破猪圈周围撒了一大圈白灰,嘴里还念念叨叨,生怕瘟神找上门。
21天,在焦灼的等待中,终于熬到了头。
这段时间李家沟没有一头猪出现感染生病的情况。
1队除了第一个星期陆续还出现了几头猪感染,后面也没有再出现新的猪仔死亡和感染病例。
王建安的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全靠那三年总结出来的经验,防疫理念大差不差。
也幸好现在社员们很信任自己,听从了他的建议。
几天后,王建安家的院子里外,坐满了宾客。
王建安朗声说道:“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儿子的满月宴,这段时间为了预防猪瘟,也是辛苦大家了,今天大家吃好喝好,千万不要客气。”
“全靠你提出的防疫办法。”
“哼,1队要不是学我们,估计全队都要遭。”
“来,我们敬建安一杯。”
欢呼声和祝贺声一一传来,王建安一家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今天王建安儿子满月宴,娘家那边的亲戚都过来了,三哥也从县城赶了回来。
席间,尹彬说道:“建安,上次你说的蔬菜批发公司的事,我和你三嫂商量了下,她不同意。
她的意思是科宏刚出生,还是以稳定为主,就算供销社在走下坡路,也是铁饭碗。
出来开公司风险太大了……”
王建安理解地点点头:“三嫂顾虑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三哥,这场改革开放的洪流,比你预想中的影响要大得多。
你供销社采销科待了这些年,门路,人脉都有。
等我这头蔬菜基地架子搭起来,往外铺货的渠道,非你莫属。
你再跟三嫂好好商量商量。”
“嗯,我再想哈回去怎么给她说。”
王建安靠近三哥小声说道:“你可以给她说我去年大棚赚到的钱,是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