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蓄水池(1 / 1)
饭后王建安领着妻子娘家人参观自己的两个大棚。
众人都惊叹大棚里的温度如此暖和。
尹彬蹲下身,手指拨开根部的土捻了捻:“这土有点干啊。”
“是啊,”王建安眉头微皱,“棚里温度升得快,水分蒸发也厉害。
现在靠挑水浇,费时费力不说,水量还不好控制。”
尹彬直起身,看着这一大片番茄:“那咋整?总不能天天这么挑,你这还两个棚呢。”
“我琢磨着准备搞个滴灌系统。”
“滴灌?”尹彬没听过这词儿,一脸茫然。
“用专门的管子,埋土里或者铺地上,管子上开小孔,水就从小孔里慢慢渗出来,一滴一滴地直接送到蔬菜的根边上。
就像输液挂点滴一样。”
尹彬想象了一下:“哦,懂了懂了,所以你是想我帮你找东西?”
“对的,三哥,我需要几样东西,你帮我看看能不能买到。”
“你说,只要市面上有,我都能给你弄来。”
王建安拿出早就写好的清单,递给尹彬:
“塑料管子,要两种。
粗的,当主管道,从水池子通到棚里,起码得四分管那么粗,要厚一点,经用一些,不容易坏。
细的,当滴灌带,手指头粗细就行,我自己来扎洞。
数量,先按两亩地算,主管道300米,细管子1500米。”
尹彬看着清单点了点头。
“然后是阀门,三通的,还有大的总开关。
还有过滤网,放在蓄水池那儿,方便拆下来清洗的。”
尹彬听得认真,脑子飞快地转着:“应该都能找到,我回去看看,过几天你来找我嘛。”
“要的,三哥,谢谢你了哈。”
第二天一大早,王建安揣着包烟就去了张泽安家。
张泽安刚吃完早饭,正蹲在院坝边抽着烟。
“泽安舅舅,早啊。”王建安笑着打招呼。
“建安儿,吃了没?屋里还有稀饭。”张泽安抬头招呼。
“吃过了吃过了。”王建安掏出烟递过去一根,“找您商量个事。”
“啥事?坐下说。”张泽安接过烟,指了指旁边的小板凳。
王建安坐下,开门见山:“我想在我大棚那边挖个蓄水池。”
“挖水池?”张泽安有点意外,“你要水池子干啥?浇菜?挑水不就行了嘛,费那劲。”
“泽安舅舅,挑水太慢了。”王建安解释道,“我那两个大棚,加起来两亩多地。光靠肩膀挑,我们一家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我打算弄个滴灌系统,省水又省力。”
张泽安不知道什么是滴灌系统,但也没有细问:“那你看中哪块地了?”
“就是您家挨着大棚东头,靠近河沟上面那块柴坡。
地方不用太大,我算好了,长五米,宽四米,深两米就够用。”
张泽安眯着眼想了想那块地方。
那确实是他家的柴坡,不过位置比较偏,坡上的柴也不如别处厚实,平时砍柴都不太爱往那儿去。
张泽安爽快地一挥手:“那地方空着也是空着,你要用就拿去用。”
“谢谢泽安舅舅,但这地是您家的,我不能白占,这样,我一年给您五十块钱,就当是租金,您看行不?”
“五十块?”张泽安眼睛一瞪,“建安儿,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那块破柴坡,一年能打出五十块钱的柴火?
你带大家搞养猪场赚钱,我已经很高兴了,钱我不能要,你再提钱,我翻脸了啊!”
“舅舅,一码归一码,我这是为了赚钱,又不是为了过活,我用了就得给您补偿。
这是规矩,合作社要长远发展,也一样得讲规矩,不能光靠人情。
五十块不多,您就当支持我立这个规矩,成不?”
张泽安看着王建安认真的眼神,沉默了几秒钟。
随后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无奈又欣慰的笑容:“你小子啊……行,听你的。”
下午,王建安叫上爸爸和大哥,还有正好在家的张春城两兄弟,来到了张泽安家那块柴坡。
“爸,大哥,辛苦你们,按我画的线,先用石灰粉撒出池子的框框来。”
王建平看着弟弟画的图纸,又看看这片坡地:“建安儿,挖这么大个坑?”
王建安笑道:“先放线,把位置定好。只挖一半,有一半在地面上,用水泥和砖垒起来。”
王建平二人不再多说,拿起工具开始干起来。
“取水点就定在下边河沟那个小回水湾。”王建安带着张春城两人来到崖边,指着下方不远处的河岸,“那里水相对深点,也稳当,那里要修一座房子,放抽水机。
春城,麻烦你跑一趟,看看河面到这池子顶,高度差多少?”
张春城跑到河边,又跑回来:“我看着接近3丈。”
“10来米扬程……”王建安心里盘算着,“那还是整个大点的抽水机。”
王太平撒完最后一段石灰线,拍着手走过来:“线放好了,建安儿,费这么大功夫,就为了浇水?”
“对啊,我们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给大棚浇水施肥,太浪费人力了,有了这个东西之后,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闻言王建平双眼一亮,不只是大棚,还有养猪场也是一样,全靠大家担水上去:“那抽水机养猪场是不是也可以用?”
“那是当然,我本来也打算大家一起用。”
“那机器哪个买喃?”张春华问道,毕竟不是所有社员都在新养猪场,用合作社基金肯定不行。
而且大部分社员,要他们掏钱买机器,估计他们宁愿天天去挑水。
王建安直接说道:“机器我来买,养猪场要用的时候自己加油就行了。”
张春城开着玩笑道:“哎呦,那又占你的便宜了,这多不好……”
王建安:“那你给我钱嘛。”
“不用白不用,蓄水池就交给我们,明天我去找泽安说一下,再喊几个人来,免费给你修,就当抽水机的租金了。”
“要的,还有这儿。”说着王建安带着几人往山下走了一段距离,“这里还要修一个池子,装肥料用的。”
王建平挠挠头,疑惑道:“装肥料?”
“对啊,水从上面送到这里面,把肥料在这里面混合,再流到大棚里面,既节约了浇水时间,又节约了施肥的时间。”
“还能这样啊?”王建平喃喃道。
王建安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滴灌技术,至少在他上一世关于这个时代的记忆里,是没有相关的。
嫁接、滴灌……这些都是他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能领先其他大棚种植者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