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种(1 / 1)
尹彬跳下路过李家沟的客车,客车开走,卷起大片的灰尘。
“咳咳。”尹彬捂着口鼻,扛起一个大袋子,快速跑下垭口。
尹彬到王建安家时,只有尹祥平一个人在家收拾东西,王刚正在睡觉。
“五妹。”尹彬走进院子喊道。
听到声音,尹祥平抬头:“哎,三哥!你怎么来了?”
尹彬:“我来找建安,给他送点好东西过来,他在哪儿喃?”
“哦,他在大河湾那边,这几天大棚在搭塑料薄膜了。”尹祥平转身倒了一碗凉白开,“三哥你坐一会儿,我去喊他回来。”
尹彬接过水,一口喝下:“不用了,我去找他。”
来到大河湾,王建安正站在墙上指挥着张春城等人拉薄膜。
“建安!”尹彬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王建安闻声抬起头,眯着眼朝看了看,惊喜地喊道:“三哥!你到那边阴凉处等一哈,我这儿马上弄完了。”
“你先忙。”尹彬走到树根下阴凉处坐了下来。
十多分钟后薄膜搭建完毕,王建安让大家也都休息。
自己快步跑向尹彬:“三哥,你怎么来了,是开公司出啥子问题了?”
“没有,没有,公司那边一切顺利,我前段时间去了趟山东找大姐,给你带了点好东西回来。
尹彬指了指地上的旅行袋,脸上带着得意。
王建安早就注意到了那个鼓囊囊的袋子上了,听尹彬这么一说,更是亮得惊人。
他蹲下身,迫不及待地拉开旅行袋的拉链,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全是用旧报纸,牛皮纸仔细包裹捆扎好的小包。
这个时期从山东带回来的,又能称为好东西的,他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三哥,快介绍介绍这些好货。”
尹彬也蹲了下来,解开捆扎的麻线,露出几个鼓鼓的牛皮纸袋,袋口还用细麻绳仔细封着。
他拿起其中一个,解开绳扣,将里面的东西倒在展开的报纸上。
“哗啦……”
一片饱满的深褐色种子被倒在了报纸上。
这些种子比本地常见的黄瓜籽要大上一圈,形状更规整,表皮光滑。
尹彬抓起几粒:“这是鲁黄瓜三号,姐夫他们那边的最新品种,抗病,结瓜多,产量比我们本地的高一大截。”
王建安捻起几粒种子,放在掌心仔细端详。
指腹传来的饱满坚实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阵滚烫。
作为一个重生者,他太清楚良种对产量意味着什么了。
他脑子里那些先进的大棚管理技术,是他能领先这个时代其他大棚种植者的最大依仗。
但也只有搭配上这些经过农科人员多年选育,适应大棚环境的优良种子,才能让他那些嫁接、温控、滴灌的手段,发挥出最大威力。
“真是好东西。”王建安小心地把种子拢回纸袋,又问道,“三哥,其他的呢?”
尹彬见他识货,兴致更高,又拿出一个纸包打开:“喏,这是早丰番茄,耐寒性好,挂果早,坐果率高,果子大小均匀,关键是皮实,耐储运。
还有这个,湘研一号辣椒种子,比一般的辣椒早成熟,关键是耐寒性有提升。”
听到尹彬说出辣椒种子,王建安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要论蜀省什么菜最紧俏,那必然是辣椒了,不过现在本地的辣椒不好种,耐寒性太低了,沼气灯又不能全天候的供暖。
有了这新的辣椒种子,可以尝试种一种了。
最后尹彬又拿出两个分量明显更重些的纸包,倒出来的种子乌黑发亮:“建安,这是黑籽南瓜,两包够不够?”
“够!太够了!这都能搞到!”王建安看着那两堆黑珍珠似的种子,心里又是一阵激动。
去年剩下的黑籽南瓜种子今年才种下,而这种子收获之后还要等一年才能发芽。
“三哥,姐夫那边的大棚,你看了感觉咋样?有啥子新鲜招没?”王建安这才想起问技术细节,不过语气里明显少了刚才看种子时的那种热切。
他脑子里装着的后世大棚种植体系,从立体栽培到智能温控,从无土栽培到生物防治,随便拎出一点都够震撼这个年代的。
他问,更多是出于礼貌和对现世实际情况的参考。
尹彬没察觉到王建安细微的心态变化,一听问这个,立刻来了精神:“哎呀,建安,你是没看到那场面,人家那才叫成气候!
一个村子望过去,全是塑料棚子,那棚子搭得也比我们这儿的高,墙厚实,里面空间更大……”
尹彬说得口干舌燥,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王建安听着,脸上带着笑,不时点头应和:“嗯,好,这个法子省力……通风确实关键……”
但尹彬说的这些,对他来说都属于基础操作,甚至有些地方在他看来还有优化空间。
比如王建安自己搞的带控水阀的分区滴灌系统,就已经超越这个时代。
至于温度管理,他脑子里也有更科学的积温模型和预警方案。
尹彬终于说得差不多了,看着王建安:“怎么样?建安,人家那边有些法子我们也能学学吧?”
王建安点了点头:“三哥,这趟辛苦你了,确实学到不少实在东西,对我们肯定有启发,特别是你带回来的这些种子。”
他指了指收好的那些纸包:“这有了它们,我对这季大棚底气更足了。”
尹彬听王建安肯定他带回来的种子价值,心里也高兴,至于那些技术细节王建安能吸收多少,他倒没细想。
“对了,建安,”尹彬想起另一件重要事,“公司那边,甜城和雁县的市场摸底,有点初步消息了。赵强和李兵还在蓉城跑,我让他们尽量多打听点路子。”
“好,这个回头再详细说。你先帮我参谋参谋。”王建安起身指着远处已经搭好框架的几个新大棚雏形。
“三哥你看,这片大河湾地,连上我原来包的地,总共小十亩。我规划了几个种植区域,你帮我看看合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