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宣传干事(1 / 1)
“哎呀,霍书记,各位队长,欢迎欢迎!真是让我们这儿蓬荜生辉啊!”张泽安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才伸出去跟众人握手。
霍书记脸上带着笑意:“泽安,今天你们这恩是热闹哦,多远就听到你们这儿的动静了!”
“这两位是镇上来的宣传干事,陈干事和张干事。”霍书记介绍着两个年轻人,随后又介绍着张泽安:“这个就是六小队的队长,也是养猪合作社的社长,张泽安。”
介绍完之后霍书记目光扫过场地中央那杆巨大的磅秤,扫过赵老四手里厚厚的钞票,扫过社员们喜气洋洋的脸,眼神里满是赞许。
“霍书记,陈干事,张干事,你们看,这就是我们李家沟生产队搞的集体养猪场。”张泽安侧过身指了指身后的养猪场,“统一修圈,进猪仔儿,配料,和防疫。省心,省力,猪还长得快。”
这养猪场霍书记早就来过了,现在张泽安是故意说给那两个宣传干事听的。
称重还在继续,期间拿着相机的陈干事不时或对着称上的肥猪,或对着欢笑的人群按下快门。
称重结束,赵老四坐着最后一辆货车离开了。
张泽安带着霍书记向养猪场内走去。
那群队长和干事们也跟着鱼贯而入。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猪粪,消毒石灰水和饲料的浓烈气味就扑面而来。
平时养猪场内异味还是很少的,不过今天一直在忙着卖猪,还没时间打扫猪圈。
几个没来过的小队长下意识地皱了皱鼻子,拿手在鼻子前扇了扇。
“嚯!这味道……”二大队队长小声嘀咕了一句。
走在他旁边的五小队队长倒是深吸了一口:“你懂个铲铲!这是钱的味道,香得很!”
霍书记没理会后面的嘀咕,径直走到一排猪圈前。
水泥砌的食槽干干净净,猪栏里铺着干燥的稻草,肥猪们或躺或站,哼哼唧唧的,看着就精神。
“这猪圈,硬是搞得巴适!”霍书记感叹道。
“都是按建安儿的要求弄的,”张泽安立刻接话,指了指正走过来的王建安,“说是科学养猪,下水道坡度,通风口大小,食槽高度这些都有讲究。”
王建安也趁机走了过来:“霍书记,各位队长。”
霍书记用力拍了拍王建安的肩膀,“建安,干得不错!”
这时陈干事挤上前,对着猪圈和里面肥壮的猪只“咔嚓”、“咔嚓”接连按了好几下快门。
刺眼闪光灯地亮起,引得圈里的猪一阵骚动。
张干事则拿着笔记本,凑到霍书记和张泽安身边,开始问话。
“霍书记,张队长,你们李家沟这个集体养猪的模式,是在什么背景下搞起来的?效果看起来非常显著啊。”
霍书记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这个嘛,我们是响应上级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号召。
我们四大队一直在摸索适合的路子。
李家沟生产队,在队长张泽安和王建安同志的带领下,敢闯敢试,率先搞起了这个集体养猪场。
统一管理,科学饲养,现在看来,效果是立竿见影,今天这个卖猪现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说着,目光扫过身后那群神色各异的小队长。
有羡慕的,有惊叹的,但更多的是难以掩饰的懊悔和焦虑。
一小队队长忍不住插嘴,声音里满是苦涩:“我们队上也有几户搞了合作社,但都是各人在各人屋头养。
猪仔都不是统一买的,饲料也个人弄个人的。
结果猪长得慢不说,第一个月还遭了猪瘟!
哎,真的是要统一管理,科学养殖才得行。”
“就是就是!”四小队的队长也苦着脸接嘴道,“我们队上倒是想统一修圈,可修猪圈的时候扯皮,公共区域都不想出钱,意见又不统一,拖拖拉拉到现在,圈都没修起来!”
“泽安,建安,你们是怎么把社员团结到一块的?”三小队的队长也开口问道。
他队上也有几户想搞,但也是互相扯后腿,谁也不信谁,事情一直僵着。”
张泽安听着这些诉苦和追问,腰杆挺得更直了:“关键啊,是我们有个主心骨!”
说着他毫不犹豫地把身旁的王建安往前一推。
“全都是靠建安!
主意是他出的,技术是他教的,猪圈是他画的图,连最开始的猪仔的定金,都是他垫的。
他自家也养了几十头猪,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嘛,看到跟着他搞确实能挣钱,心自然就齐了!”
唰!所有的目光,包括那黑洞洞的相机镜头,瞬间都聚焦到王建安身上。
“咳~”王建安被这突然的夸奖和注视搞得有点猝不及防,“其实也没啥子,最开始我就是跟着书上学的,自己配饲料。
后来我发现成本还是有点高,就想着大家一起搞,买的东西多了就能讲价,平摊下来成本不就降低了嘛。
主要还是大家都相信我,愿意跟着我干。”
“咔嚓!”干事抓紧拍摄了一张王建安的特写。
张干事继续问道:“王建安同志,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你能具体说说集体养猪在防疫,饲料配比,日常管理上和散户相比,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吗?成本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对未来发展有什么规划?”
一连串问题问出来,其他人都听懵了。
不过王建安倒是胸有成竹,正当他准备开口时,霍书记哈哈一笑。
“张干事,你这问得太深了,建安是实干家,技术都在手上,在心里,让他搞个报告不如让他多养几头猪。
这样,建安,你就详细说说你怎么设计这养猪场的,还有怎么养这猪的。”
闻言王建安也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带着众人往猪舍深处走。
他指着墙角预留的斜坡排水沟:“粪尿从这沟直接流到外面的沼气池,冬天能点沼气灯,给猪圈增温,发酵之后的粪还能当肥料。”
接着又指着墙上开的通风口:“冬天用草帘子堵半边,夏天全开,空气对流,保持猪圈内空气流通。”
王建安一边指点,一边介绍着。
那些队长们听得极其认真,有人还掏出本子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
见王建安讲的差不多了,霍书记开口道:“现在大家都看到这个集体化,科学化养猪的好处了,这就是我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方向。”
顿了顿,他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激动或沉思的脸,抛出一个重磅消息:“镇上主管农业的周副镇长,非常关注我们四大队的发展,特别是李家沟这个成功的试点,周副镇长明确指示,要把我们整个四大队,打造成高龙乡,甚至是全镇的养猪专业大队!”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安静!听我说完!”霍书记压了压手,“为了支持这个目标,镇上和信用社已经协调好了,给我们四大队特殊的扶持政策!”
“有啥子扶持政策?”五小队队长问道。
霍书记拿出一个本子,看着上面的记录说道:
“第一,优先批地,凡是各生产队统一规划修建养猪场的用地申请,优先审批。
第二,贷款支持,信用社专门给我们大队划拨了低息贷款额度,用于修建猪圈,购买优质猪苗和饲料。
第三,技术服务保障,镇畜牧站会增派技术员,定点对口帮扶各生产队,定期指导防疫和饲养。
第四,统购统销协调,镇上会出面,跟大的屠宰场和像赵老四这样靠谱的猪贩子签订框架协议,争取更好的价格。”
“太好了,霍书记,这下有搞头了。”
“低息贷款,这下修圈的钱有着落了。”
……
霍书记看着群情振奋,满意地点点头:“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政策再好,也要靠大家真抓实干。
大家要多向李家沟学习,要涌现出更多像王建安同志这样的技术能手和带头人,把我们的养猪事业,做大做强。”
相机快门响个不停,记录着这热烈的一幕。
张干事则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写着:“政策落地,群情振奋,四大队养猪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逛完养猪霍书记又对王建安说道:“建安,听说你搞的大棚也不得了,带我们去见识见识?”
王建安刚应付完几个队长关于猪病预防的追问,闻言连忙点头:“要得,霍书记,就在下面不远。”
一行人跟着王建安出门下了山。
大河湾那片新包下的八亩多地,已经全部铺上了塑料薄膜,大的有一亩多,小的也有三、四分。
王建安指着眼前:“这一片的大棚,都是新修的,加上我家原来那两个,总共有十来亩地。
另外还有十二家社员也要搭建大棚,地都挖好了,就等着这几天材料买回来搭棚子了。
算下来的话我们村现在的大棚有20多亩了。”
“二十多亩?”几个小队长倒吸一口凉气,这手笔,比养猪场还吓人。
陈干事抱着他的相机“咔嚓咔嚓”对着这壮观的景象猛拍,嘴里还念叨着:“好素材,绝好的素材!科技兴农!立体农业!”
霍书记虽然早就听张泽安汇报过,但亲眼见到这规模,心头也是震撼。
他走到最近的一个新大棚边,伸手摸了摸厚实的土墙,又仰头看了看高耸的棚顶和透亮的薄膜:“投入不小吧?这薄膜不便宜。”
“嗯,是花了不少,”王建安回答道,“去年冬天卖菜攒了点,今年卖猪的钱,还有贷款的钱都搭进去了。”
“里面准备种些啥子?”霍书记又问道。
王建安又将他的种植计划简单讲述了一遍。
随后他带着众人走进到1号大棚,里面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堆满了竹子编制的育苗盘,里面已经埋下了黑籽南瓜的种子。
另一部分铺了一层的营养土,正等着埋下黄瓜种子。
棚内盘根错节的铺着一根根黑色的软管。
软管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孔,正有细微的水珠,缓慢地渗出来,浸润着下方的泥土。
“这是……”霍书记蹲下身,好奇地摸了摸那黑色的软管。
“滴灌带。”王建安解释道,语气带着点自豪,“从蓄水池引水出来,通过主管道,再分到这些带子上。
水就从这个细孔里一滴一滴渗出来,直接浇到苗的根上。
省水,省力,还不板结土壤,棚里湿度也好控制。”
“浇水都这么讲究?”五小队队长也学着霍书记的样子摸了摸那滴水的孔,啧啧称奇,“这得省多少挑水的功夫。”
“王建安同志,你这个滴灌系统,水源怎么解决的?压力够吗?怎么防止堵塞?”张干事突然发问,问题很专业。
他是农校毕业分到宣传科的,对农业技术本身也很关注。
王建安没想到宣传干事也懂这个,精神一振,详细解释道:“水源就是河边的水,我在山上修了蓄水池,就养猪场那座山上。
压力的话靠水这个高低差就够了,不需要电泵,当然我们这儿冬天经常停电,也用不了电泵。
主管道是硬塑料管,滴灌带是软管。
堵塞的问题,关键在过滤和水源干净。
我在蓄水池入水口加了细铁丝网过滤树叶泥沙,池子定期清理。
滴灌带上的孔是我自己用针扎的,目前用着还行。
不过后面也得经常清理,重新扎孔,要不然还是容易堵。”
张干事听得连连点头,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因地制宜,重力滴灌,简易过滤……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建安,”霍书记听完,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搞这个大棚,技术含量比养猪还高吧?
有没有想过把你这套大棚种菜的经验,也像养猪一样,在合适的队上推广一下?”
王建安点了点头:“当然想过的,不过这个得一步步来,先顾好眼下的,我先把我们小队的推广搞好再考虑其他生产队,毕竟这个投入比养猪场更大,风险也更高。”
“好!脚踏实地,不冒进!这个想法对头!”霍书记赞赏地拍了拍王建安的肩膀,“养猪,种菜,两手抓,四大队的未来就看你的了。”
他又转头对两位干事说道:“两位干事,李家沟这个养猪场和大棚,就麻烦两位好好宣传宣传。
特别是王建安同志这种懂技术,肯钻研,能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青年典型。”
“霍书记放心,素材太丰富了。”陈干事兴奋地调整着相机角度,对着规划整齐的大棚内部和王建安专注讲解的侧脸又是一阵猛拍。
日头开始偏西,霍书记一行人终于告辞离去,几个小队长围着王建安又问了半天,才依依不舍地跟着走了。
喧嚣了一天的养猪场彻底安静下来,社员们开始打扫空出来的猪圈并消毒,准备迎接下一批的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