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以技术换市场(1 / 1)

加入書籤

林松轻声自语,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备注。那个价位的市场留给比亚迪和吉利去拼杀就好,华夏汽车只需做好芯片和电机供应,既能保持利润,又能避免陷入价格战——

这种“以技术换市场”的思路,早已被实践证明是明智之举。

正思索着产品矩阵,屏幕右下角弹出的产能报表让他皱了皱眉。

随着整车销量激增,华夏电池的产量也摸到了瓶颈。虽然新增了二十条生产线,最大产能达到500万组,但按今年180万辆的销售目标算,依旧是紧平衡。

“还得再规划十条生产线。”

他在备忘录里记下,目光投向窗外——这是在为五年后的全球布局铺路。

墙上的日历显示今天是2016年2月,离自己重生的年份越来越近了。

林松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鼠标,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紧张。重回到前世的节点,会不会遇到另一个自己?他摇了摇头,觉得这想法有些荒唐——

身边的人在前世都有各自的轨迹,却从未听说过“两个自己相遇”的事,想来不过是庸人自扰。

重新聚焦到蔚来GT5的设计图上,林松开始勾画上市节奏。

按目前的产能规划,未来两年确实腾不出生产线给中低端车型,但等京城工厂建成后就不一样了。那座年产能300万辆的基地,足以支撑起中低端车的放量。

虽然这类车利润率低,但庞大的销量能摊薄供应链成本,反而能反哺高端车型的研发——

这是汽车行业的通用法则,华夏汽车自然也不能例外。

“GT5除了电池系统不需要换电,其他技术都能直接复用现有平台。”

林松在设计图上标注出可复用的模块,正准备保存文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是“王义”,他随手接起,语气带着刚放下工作的轻松:“王义,春节好啊。”

王义如今在未来汽车可谓风生水起。当初他牵线拉来江叶投资10亿、惠川集团5亿,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堪称雪中送炭。

虽然后来两家都已套现离场,但正是这15亿的启动资金,让未来汽车有了讲故事的底气,后续才顺利融到更多资本。尤其是华夏电池在美股上市后,未来汽车也紧随其后登陆美股,虽然估值30亿美金远不及华夏电池的250亿(如今已涨到500亿),但能在短时间内冲到45亿,足以证明其潜力。

电话那头传来王义略显急促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林大老板,春节好!我老板李文武下周去省城,想顺路到江北拜访您,您看能不能抽出半天时间接见一下?”

听到“李文武”这个名字,林松愣了一下。他想起前世这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名人,靠着独特的营销理念一度风光无两。这样的人物主动来访,见见也好,或许能捕捉到一些行业动向。

“你跟不跟来?”林松笑着问。

“跟来跟来!”王义忙不迭地应声,声音里透着明显的雀跃。

“你要是来了,我再忙也得见。”林松靠在椅背上,语气轻松了些,“一上午时间怕是抽不出来,不过从十点开始,到中午一起吃顿便饭,还是没问题的。”

“那太好了!我这就去跟老板说!”

王义的声音瞬间拔高,没等林松再说什么,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忙音。

林松看着挂断的电话,忍不住笑了。他点开日历,在下周相应的时间标注上“接见未来汽车李总”,目光再次落回屏幕上的设计图——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忙了。

……

刚放下电话,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推开。在整个公司,能不打招呼直接进来的,只有叶晚、江晴晴和孙琳琳三人,就连父母过来,秘书也会提前通报。林松知道,孙琳琳这个时候来找他,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他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迎着孙琳琳走过去,自然地拉起她的手。孙琳琳今天穿了件浅灰色连帽卫衣,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低马尾,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衬得那双眼睛格外明亮。

“琳琳,出什么事了?”林松柔声问道。

再有几个月,孙琳琳的本硕博连读就要结束了。这半学期主要是做课题研究,一个月去学校汇报一两次就行,有了大把时间投入到芯片研发中,整个人看起来比之前更显专注。

孙琳琳脸上漾开灿烂的笑容,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跟你说个好消息,芯片算力提升到700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

林松拉着她在沙发上坐下,语气里难掩兴奋,“从600冲到700只用了三个月,照这个进度,今年年底说不定能冲到1000?”

孙琳琳嘟了嘟红唇,眼底闪过一丝严谨:

“算力提升是越往后越慢的。这段时间能提速,很大程度是因为新架构大家慢慢适应了,接下来会进入平缓期,只能一点点打磨。

不过700算力已经是重大突破,之前L2辅助驾驶在中低速市内跟车的场景,现在能完美实现了。

这个意义很大,可以先装在试驾车里测试,没问题的话,下半年就能用到新车上。”

林松眼睛一亮,拍了下手:“琳琳,这可真是及时雨!我正愁下半年新车的亮点不够突出,有了这个功能,肯定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是啊,现在电池和电机的突破遇到瓶颈,也就电控还有些想象力……”孙琳琳说着,眉头忽然微微蹙起,“对了松哥,那个人又来找我了,说想买房子,向我要100万。我觉得他越来越得寸进尺,你得敲打敲打他。”

“之前三万两万地要,一年下来也有几十万,这还不知足?”林松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悦。

“就是啊,现在直接要100万,要是不敲打,下次说不定就敢要一千万了。”孙琳琳轻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无奈。

“琳琳,这事交给我处理。”林松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来让人安心的力量,“你安心搞研发,别让他影响了心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