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关键要求是——耐操(1 / 1)

加入書籤

口水快流下来了!

看到老板双眼放光的小模样,马书彤嫌弃地后退一步,表示自己跟他真的不熟,丢人。

见一个爱一个。

唉,“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真理。

最初跟自己腻味在一起的那个大男孩,现在已经蜕变成了彻底的渣男……未来一片灰暗。

“这位索布恰科先生是三进制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也是我这次赶往莫斯科邀请的最重要的科学家。”

倪院士乐和和地介绍着副驾位置下车的个白发中年人,引得罗诚侧目。

三进制计算机?

这玩意儿也保留了传承?

太好了!

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的确需要三进制的支持。

他倒是不意外,热情地伸手跟眼前这位身形消瘦的白发男握手:“欢迎加盟太极科技公司,我个人和团队都对三进制计算机很感兴趣。”

“真的吗?”索布恰科有点受宠若惊,急忙握手回应:“感谢上帝,我终于找到可以发挥所学的地方了。”

研究三进制计算机有多苦逼?

靠着开出租车养家糊口的索布恰科对此最有发言权了。

——踏马的,压根找不到工作呀!

混混沌沌中半辈子混过去,还踏马的混了个食不果腹,要不是导师带着中国朋友登门邀请,他差点忘了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师。

更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重操旧业。

主要是工资待遇丰厚,几本工资居然是年薪十万软妹币,外加住房补贴和安排妻女工作。

这不比在苦寒之地苦哈哈的开出租车强?

真正见到只有十八岁的老板时,索布恰科心里打起鼓:这么年轻的老板能开的起年薪十万的高薪吗?

算逑。

无论怎样,人已经来了,先看看情况再说。

“卢雪,你先带两位贵客去吃饭,我跟倪院士聊点事。”

简单客套过后罗诚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吩咐新上任的秘书带着娜塔莎和索布恰科离开,吃饭只是借口而已。

当然也是事实。

马书彤头前领路,为他和倪院士带路,到二楼小会议室聊太极科技公司的相关规划:

“没想到您已经关注到三进制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应用价值,原本我还打算悄悄派人到莫斯科去搜集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呢,既然您已经把人请过来了,就可以专门设置个三进制计算机研究团队。”

“啊,你也看好三进制计算机?”

“二进制冯氏构架计算机有优点也有缺点,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缺点,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就不能用简单的二维答案来进行计算了。那样会出现机器幻觉,给出错误的答案。”

“哎哎哎,给我老头点面子,你才是个大一学生,不要表现的这么专业好吗?我还想着怎么说服你搞个专门研究三进制计算机的团队呢,现在看来之前是想多了。”

“倪院士,我这次弄到很多钱。”

“听说了你这次给字节跳动弄到一百亿美元的融资,可是,字节跳动的融资跟太极科技公司有什么关系?”

“一百亿美元融资之外,我还卖了部分股份弄了一百五十亿美元。”

“卧槽,这么多?”

“您是院士,要注意形象,不要轻易爆粗口。”

“去他奶奶的院士,我要是有这么多科研资金,早就不在乎什么院士不院士的事情了。”

“……”

放心了。

真放心了。

之前倪院士一直担心罗诚搞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撑不起国产芯片的设计、生产等环节投入。

所以设在京城的芯片研究中心专注于极简指令集构架开发,并没有打算涉足芯片生产环节。

按照倪院士的计划只要能设计就行。

用自己的指令集构架来设计各种通用和专用芯片,完全可以确保最核心的力量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生产可以找代工厂。

毕竟芯片构架开发和设计投入资金少,花个三五十亿就能出成果,出了成果就能换到资金,继续投入研发。

等赚到足够的钱再进入对资金和技术更加密集的生产环节,算是能打通整个芯片产业链路。

现在不一样。

一百五十亿美元,这么老大的一笔钱,完全可以砸进芯片设计和生产环节,打造出完全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

谁让国内的人工工资低呢。

即便太极科技公司的工资水平向字节跳动公司看齐,科研人员的工资也比国际巨头差了老大一节,节约的资金都可以投向生产环节。

没想到,倪院士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罗诚摇头否决:“您老的心思我明白,不过现在不适合进入芯片生产环节。”

“首先,芯片制程还在微米级别,没有大规模进入纳米时代。”

“我们要有耐心,等进入纳米时代。”

“按照我的预期要不了十年时间,芯片制程工艺就能进入22纳米级别,到时候我们提前布局抢占64纳米到22纳米级别的芯片生产工艺。”

“尤其是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芯片,最低要进入22纳米级别才能保证耗电量没那么夸张,一块电池可以使用七八个小时。”

“其次,主要目的是集中火力。”

“芯片构架和设计领域,要嘛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极简指令集有这个优势。”

“咱们有充足的资金把极简指令集构架优化到最完美的状态,然后对RAM构架和复杂指令集构架进行降维打击。”

“……”

聊起技术,罗诚头头是道。

不是他懂行。

而是他上辈子刷的长视频比较多,对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规律更熟。

微米级别的芯片制程工艺不值得他浪费宝贵的资金去生产。

进入65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才有那个价值。

即便是到了二十年后,65纳米制程工艺生产的芯片依然是先进生产力,大规模应用于军用芯片领域。

军品和民品不同。

民品芯片最在乎能耗,所以制程工艺越先进越好。

军品芯片最在乎可靠性,所以制程工艺不需先进,关键要求是——耐操!

需要扛得住折腾。

还要防得住辐射、过热等极端环境。

这也是他为太极科技集团设定的基本门槛。

后发优势嘛。

直接掌握先进制程工艺,不用在注定会过时的制程工艺花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